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肾内科

想问一下肾小球肾炎怎样才能治好啊?

我是肾小球肾炎患者,目前尿潜血3个加号,蛋白质2个加号,想问一下肾小球肾炎怎样才能治好啊?
图*** | 2018-04-04 03:53:54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8-04-04 06:22:22
  • 请您参考下文,也许用得上:
    急性肾小球肾炎在50年代基本上也是以传统的认识进行辨证治疗的。一般认为本病近似于中医学的“风水”,以发汗、利小便为治疗大法。从6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通过实践观察,在传统方法之外,针对急性肾炎湿热瘀阻的病理,改用清热解毒、利湿活血的方法为主,疗效有所进步,有效率约为90%。代表处方如王永均氏的复方益肾合剂(半枝莲、半边莲、生茜草、生蒲黄、丹参、黄芪),陆鸿滨氏的芳化清利汤...

    查看全部>>

    请您参考下文,也许用得上:
    急性肾小球肾炎在50年代基本上也是以传统的认识进行辨证治疗的。一般认为本病近似于中医学的“风水”,以发汗、利小便为治疗大法。从6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通过实践观察,在传统方法之外,针对急性肾炎湿热瘀阻的病理,改用清热解毒、利湿活血的方法为主,疗效有所进步,有效率约为90%。代表处方如王永均氏的复方益肾合剂(半枝莲、半边莲、生茜草、生蒲黄、丹参、黄芪),陆鸿滨氏的芳化清利汤(佩兰、连翘、黄芩、苡仁、木通、茅根、石韦、益母草)。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近20年来也有不少进展。一般认为多属正虚邪实,正虚主要责之于脾肾,但有阳虚、阴虚之异;邪实多为湿热、瘀血、滞气滞兼见,故以扶正法祛邪为治疗大法。以正虚为主者,常用健脾益气的防己黄芪汤、六君子汤、玉屏风散;脾虚湿盛者常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实脾饮;肾阳不足者常用金匮肾气丸或济生肾气丸;肾阴虚者常用杞菊地黄丸、天麻钩藤饮、左归丸。邪实为主者,除古方五苓散、五皮饮、疏凿饮子之类利尿逐水方外,山西中医研究所的益肾汤(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丁、板蓝根、白茅根、丹参、益母草、银花),山西晋东南医院的利肾汤(当归、生地、桃仁、红茶、赤芍、丹参、益母草、茅根、连翘、清半夏、大青叶、夏枯草、车前仁)等方,亦皆具巧思。经长期实践证明,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治法,对消除水肿、蛋白尿、血尿,其疗效均在传统古方之上。在单味药方面,则以新发现的中草药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及其制剂的疗效,在近20年来最为突出。
    关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中医和中西结合的观察报道逐年增多。急性肾功能衰竭多为严重感染,大出血、严重腹水、休克、循环衰竭所致,其中最为重急的是本病少尿期阶段。周仲瑛等报道,用泻下通瘀合剂(大黄、芒硝、桃仁、生地、木通等)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150例,病死率为4%。叶传蕙氏报道中药结肠灌注液Ⅰ号(大黄、黄芪、芫花等)治疗急性肾衰97例,治愈率81例,病死率9.3%。此外,还有报道用川芎治疗严重创伤所致急性肾衰收到良好效果的。慢性肾衰病死率极高,40年来,中医药和中西结合的治疗水平有所提高。50年代末,南京中医学院率先报道了用大黄清解血分热毒,降低血氮的经验。60年代上海中医学院用大黄牡蛎煎剂灌肠以及温脾汤内服。长期推广运用的结果表明,在尿毒症早期使用大黄确有疗效。时振声氏著文强调了调理脾胃在
    尿毒症治疗
    中的重要意义,早、中期运用得法,常可明显地改善症状。中、晚期多为气阴两虚,据时振声氏报道,用方药中氏的参芪麦味地黄汤(党参、黄芪、麦冬、五味子、生地、木瓜、苍白术、丹皮、茯苓、泽泻、益母草、白茅根、车前草、怀牛膝等)有一定疗效。此外还有用活血药当归、丹参、川芎、桃仁、红花组成复方或单味药冬虫夏草(或人工虫草菌丝)治疗慢性肾衰,以及中医药配合肠透、血透取得成功的报道。 详见“爱问知识人-共享资料”上的《现代中医内科学-何绍奇》。
    乜*** | 2018-04-04 06:22:22 53 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