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潜艇的水下航速为什么比水面航速快?

首页

潜艇的水下航速为什么比水面航速快?

例如一艘潜艇水下航速25节,水面航速18节,或20节,为什么水面航速低呢?空气阻力不是小么?小菜鸟求教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3-10 14:41:18
      对于一艘潜艇来说,用同样的功率航行,水面航速和水下航速的快慢,主要取决于潜艇外形(即形状阻力)。
    1。为何常规形状的潜艇水下航速小于水面?
    早期的常规潜艇在水面航行的时候多,艇体的形状接近水面舰船,它的头部比较尖,主要是为了减小冲浪时的面积,克服前进中的波浪阻力(即兴波阻力),另外它还有水下部分的摩擦阻力、形状阻力和附属体阻力。
      (注意:水上部分的空气阻力与其它阻力相比很小,可忽略)。这种艇型一旦到了水下,尽管没有了兴波阻力和空气阻力,但其它阻力特别是形状阻力剧增,其效果大大超过原来的水面各种阻力。所以在同样的功率下,虽然水下阻力种类减少,但水下航速反而小于水面。 2。
      为何现代潜艇水下航速高于水面? 由于现代潜艇在水下逗留的时间往往比水面长,战场基本在水下,所以必须提高水下航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现代潜艇的外形一般都做成“水滴型”,特别是核潜艇大部分都是水滴型。水滴型物体的流线型好,在介质(如空气、水)中的运行速度最快,形状阻力最小(雨滴都是这种形状)。
      但它一旦到了水面,波浪的阻力又占了上风(主导地位),所以水滴型潜艇在水面开不起来。 3。折衷的潜艇 目前大部分常规潜艇的艇型折衷了上两种艇型,即:在潜艇的水线以上部分做成稍尖的形状,而在水线以下部分做成水滴型(俗称大鼻子),这样在水面航行时,水下部分的阻力最小,水面部分的阻力也最小,提高了水面航速;而在水下航行时,由于有一部分艇形是水滴型,所以减少了一部分水下阻力。
      这种折衷的潜艇,其水下航速仍然比水面低。

    隐***

    2019-03-10 14:41:18

其他答案

    2019-03-10 15:31:53
  • 由于水体表面的不稳定性(洄流、紊流等)以及兴波阻力等因素的作用,水面航行阻力大,水下航行阻力反而小。所以……

    J***

    2019-03-10 15:31:53

  • 2019-03-10 14:39:28
  • XXI以後的事了

    安***

    2019-03-10 14:39:2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