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花中四君子"指的是哪些花?为什么?

首页

"花中四君子"指的是哪些花?为什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2-17 16:24:21
      梅 兰 竹 菊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四君子赋》 
    四君子者,梅兰竹菊也。华夏园艺绵延数千载,物种繁茂,风采纷呈,而文人雅士尤好梅兰竹菊,其因何在?盖此四物虽生于自然,而究其各自秉性,却别具君子之风。
       梅,傲而不俗。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蜡,香气浓郁,虽自成科属,其风韵却与梅有异曲同工之妙。梅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明代李渔曾论赏梅之无奈:“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
      吾以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哉! 兰,幽而不病。处深山,厌都市喧嚣,不以境寂而色逊;居幽谷,喜明月清风,不因谷空而貌衰。艺兰之人,跋涉林壑之间,寻采野生之兰,驯其野性,育其良种,配山石衬其隽秀,置曲房显其香幽;兰叶,如挑破凡障睿剑,兰花,如指点群迷佛手,闻其香,瞻其容,如入禅境矣。
      兰香如檀,置兰之室不宜久坐,久坐而不闻其香,故痴迷呆滞者,实难见识兰之雅趣。 竹,轻而不佻。其茎有方圆之别,其色有青紫之分;竹无心性随和,山野路旁,庭院庙堂,随遇而安,四季茂然;栉疾风扬其劲节,沐春雨耸其玉笋,披月辉露其窈窕,偎峭石显其轻灵;傍窗而植,赏月投之秀姿;临池而栽,顾波泛之倩影。
      宋代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爱竹之情,由此可见一斑矣。 菊,丽而不娇。傲然临霜,怒放于群芳凋零之际;不畏肃杀,尽展其万方娇媚之态。园艺之菊与野生之菊不同矣,野菊婆娑,点缀村舍疏篱,随处而生,毋须人工;而园艺之菊,从春之下种至秋之绽放,其间治地酿土,防燥虑湿,摘头掐叶,接枝捕虫,防雨避霜,使艺菊之人难得闲暇。
      从古到今,历代艺菊之人倾心培育,使其种类纷繁,姿态万千。是谓:菊之美,三分出自天工,七分来自人力,艺菊之人终年辛劳,以人力助天工,菊之美,实臻天人合一之境也。 。

    端***

    2018-02-17 16:24:21

其他答案

    2018-02-17 19:24:21
  •       "花中四君子"指的是中国画中的梅、兰、竹、菊,中国古代绘画,特别是花鸟画中,有相当多的作品是以它们为题村的,它们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因此,素有“君子”之称。 
        因为梅花较耐寒,花开特别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它与松、竹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人们画梅,主要是表现它那种不畏严寒、经霜傲雪的独特个性。
      那么,梅花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入画的呢?据画史记载,南北朝已经有人画梅花,到了北宋,画梅就成了一种风气,最有名的是仲仁和尚,他创墨梅,画梅全不用颜色,只用水墨深浅来加以表现。据说他有一次,看到月光把梅花映照在窗纸上的影子,从中得到了启发,便创作出用浓谈相间的水墨晕染而成的墨梅。
      此后,另一画家杨补之在这种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画法。创造出一种双勾法来画梅花,使梅花纯洁高雅,野趣盎然。元明以来,用梅花作画更多。元代最大的画梅大师应该首推王冕,他自号梅花屋主,他的水墨梅画一变宋人稀疏冷倚之习,而为繁花密蕊,给人以热烈蓬勃向上之感。
      王冕的存世名作,是他的一幅《墨梅图》他用单纯的水墨和清淡野逸的笔致,生动地传达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托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怀。明清画梅者举不胜举,如刘世儒、石涛、金农、汪士慎等,从风格来看,他们大体继承了宋人的疏冷和元人的繁密两种画风。但是,要画好梅花,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画梅人还必须有画梅人的品格,有人称之为“梅气骨”,一种高尚的情操和洁身自好的品格,正所谓:“画梅须有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 兰花,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人们画兰花,一般都寄托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如楚国诗人屈原就以“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这样的诗句来咏兰。但兰花入画则比梅花晚,大概始于唐代。到了宋朝,画兰花的人便多了起来,据说苏轼就曾画过兰花,而且花中还夹杂有荆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
      南宋初,人们常以画兰花来表示一种宋邦沦覆之后不随世浮沉的气节,当时的赵孟坚和郑思肖,被同称为墨兰大家。元代以郑所南画兰花最为著名,寓意也最为明确。据说他坐必向南,以示怀念先朝,耻作元朝贰臣;他画的兰花,从不画根,就像飘浮在空中的一样,人间其原因,他回答说:“国土已被番人夺去,我岂肯着地?”因此,欣赏绘画,也是必须了解历史背景的。
      而清人画兰,则以“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最为著名的了。郑板桥是一个注重师法自然的人,他画过盆兰。但尤嗜好画“乱如蓬”的山中野兰,为此,他曾自种兰花数十盆,并常在三春之后将其移植到野石山阴之处,使其于来年发箭成长,观其挺然直上之状态,闻其浓郁纯正之香味,因而得山中兰“叶暖花酣气候浓”的贞美实质。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它入画,大略和兰花相当,也始于唐代。唐代的皇帝唐玄宗、画家王维、吴道子等都喜画竹。据说到了五代,李夫人还创墨竹法,传说她常夜坐床头、见竹影婆娑映于窗纸上、乃循窗纸摹写而创此法。到宋代,苏轼发展了画竹的方法,放弃了以前的画家们的双勾着色法,而把枝干、叶均用水墨来画,深墨为叶面,淡墨为叶背。
      以后的元明清时代,画竹名家辈出,只要是山水或花鸟画家,没有不画竹的,而且开始强调竹的整体气势。不过,在众多的画家中,郑板桥的画竹也堪称为一绝。 对于画竹,郑板桥曾写下了自己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此机也。独画云乎哉!”因此,从竹子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启示,激发情感,经过“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挥洒成“手中之竹”即“画中之竹”。
      郑板桥的作品,存世较多,流传也广,自清代以来,被世人行家所叹眼,成为“人争宝之”的珍品。 菊花凌霜自行,不趋炎势,它入画则稍晚,大略始于五代,比起梅兰竹来说,表现菊花的作品则相对要少得多。根据画史来看,五代徐熙、黄筌都画过菊,宋人画菊者极少。
      元代苏明远、柯九思也有菊的作品。明清两代画菊的也不多。现有明代吴门画派中最享盛名的画家陈淳的一幅《菊石图》藏于首都博物愤,这是本来就较少的菊花作品中的珍品。 梅兰竹菊入画,丰富了美术题材,扩大了审美领域,它们不但本身富有形式美感,而且可以令人联想起人类的品格,所以它既便于文人们充分发挥笔墨情趣,又便于文人们借物寓意,抒发情感,因此,描写“四君子”之风至今不衰。
       。

    1***

    2018-02-17 19:24:21

  • 2018-02-17 19:24:21
  • 梅 蘭 竹 菊

    k***

    2018-02-17 19:24:21

  • 2018-02-17 19:24:21
  • 梅  兰  竹  菊

    无***

    2018-02-17 19:24:21

  • 2018-02-17 19:24:21
  • 梅、兰、竹、菊

    哎***

    2018-02-17 19:24:21

  • 2018-02-17 19:24:21
  • 梅
    兰
    竹
    菊
    在"国粹"麻将中便是将之运用自如了

    分***

    2018-02-17 19:24:21

  • 2018-02-17 19:24:21
  • 不错,就是“梅、兰、竹、菊”

    开***

    2018-02-17 19:24:21

  • 2018-02-17 19:24:21
  • 梅 兰 竹 菊

    知***

    2018-02-17 19:24:21

  • 2018-02-17 19:24:21
  • 梅 兰 竹 菊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w***

    2018-02-17 19:24:21

  • 2018-02-17 19:24:21
  • 梅、兰、竹、菊 
    

    t***

    2018-02-17 19:24:21

  • 2018-02-17 18:24:21
  • 梅花 兰花 竹花  菊花

    h***

    2018-02-17 18:24:21

  • 2018-02-17 18:24:21
  • 以上都??哈哈.
    梅兰竹菊

    小***

    2018-02-17 18:24:21

  • 2018-02-17 18:24:21
  • 端木一方:讲的好!
    花中四君子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勇***

    2018-02-17 18:24:21

  • 2018-02-17 17:24:21
  • 梅、兰、竹、菊! 
    

    ~***

    2018-02-17 17:24:21

  • 2018-02-17 17:24:21
  • 端木一方:回答的真好,了不起!

    爱***

    2018-02-17 17:24:21

  • 2018-02-17 17:24:21
  • 可竹并不是花啊各位

    2018-02-17 17:24:21

  • 2018-02-17 17:24:21
  • 梅、兰、竹、菊 
    

    a***

    2018-02-17 17:24:21

  • 2018-02-17 17:24:21
  • 梅、兰、竹、菊,号称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合而观之,有一共同点,都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彼***

    2018-02-17 17:24:21

  • 2018-02-17 16:24:21
  • 梅、兰、竹、菊!

    1***

    2018-02-17 16:24:21

  • 2018-02-17 16:24:21
  • 竹是一生只开一次花,花开了竹子就死了.
    

    大***

    2018-02-17 16:24:21

  • 2018-02-17 16:24:21
  • 梅 兰 竹 菊.

    当***

    2018-02-17 16:24:21

  • 2018-02-17 16:24:21
  •   花中四君子
    号称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梅,傲而不俗。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蜡,香气浓郁,虽自成科属,其风韵却与梅有异曲同工之妙。
      梅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明代李渔曾论赏梅之无奈:“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吾以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哉! 兰,幽而不病。
      处深山,厌都市喧嚣,不以境寂而色逊;居幽谷,喜明月清风,不因谷空而貌衰。艺兰之人,跋涉林壑之间,寻采野生之兰,驯其野性,育其良种,配山石衬其隽秀,置曲房显其香幽;兰叶,如挑破凡障睿剑,兰花,如指点群迷佛手,闻其香,瞻其容,如入禅境矣。兰香如檀,置兰之室不宜久坐,久坐而不闻其香,故痴迷呆滞者,实难见识兰之雅趣。
       竹,轻而不佻。其茎有方圆之别,其色有青紫之分;竹无心性随和,山野路旁,庭院庙堂,随遇而安,四季茂然;栉疾风扬其劲节,沐春雨耸其玉笋,披月辉露其窈窕,偎峭石显其轻灵;傍窗而植,赏月投之秀姿;临池而栽,顾波泛之倩影。宋代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古人爱竹之情,由此可见一斑矣。 菊,丽而不娇。傲然临霜,怒放于群芳凋零之际;不畏肃杀,尽展其万方娇媚之态。园艺之菊与野生之菊不同矣,野菊婆娑,点缀村舍疏篱,随处而生,毋须人工;而园艺之菊,从春之下种至秋之绽放,其间治地酿土,防燥虑湿,摘头掐叶,接枝捕虫,防雨避霜,使艺菊之人难得闲暇。
      从古到今,历代艺菊之人倾心培育,使其种类纷繁,姿态万千。是谓:菊之美,三分出自天工,七分来自人力,艺菊之人终年辛劳,以人力助天工,菊之美,实臻天人合一之境也。 赞美梅花的诗词: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带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赞美菊花的诗词: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赞美竹子的诗词: 竹石(郑爕)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国***

    2018-02-17 16:24:21

  • 2018-02-17 15:24:21
  • 梅 兰 竹 菊 
    

    秋***

    2018-02-17 15:24:21

  • 2018-02-17 15:24:21
  • 花中四君子者,梅兰竹菊也。其因何在?盖此四物虽生于自然,而究其各自秉性,却别具君子之风。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无***

    2018-02-17 15:24:21

  • 2018-02-17 15:24:21
  • 梅 兰 竹 菊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向大家学习了!

    爱***

    2018-02-17 15:24:21

  • 2018-02-17 15:24:21
  • 梅 兰 竹 菊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l***

    2018-02-17 15:24:21

  • 2018-02-17 14:24:21
  • 梅、兰、竹、菊
    号称花中四君子

    l***

    2018-02-17 14:24:21

  • 2018-02-17 14:24:21
  • 梅 兰 竹 菊

    d***

    2018-02-17 14:24:21

  • 2018-02-17 14:24:21
  • 梅、兰、竹、菊

    h***

    2018-02-17 14:24:21

  • 2018-02-17 14:24:21
  • 喜欢,收藏!

    紫***

    2018-02-17 14:24:21

  • 2018-02-17 14:24:21
  • 这我知道呢梅兰竹菊挖

    妖***

    2018-02-17 14:24:21

  • 2018-02-17 14:24:21
  • 梅,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
    竹,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

    威***

    2018-02-17 14:24:21

  • 2018-02-17 14:24:21
  •     花中四君子是"梅、兰、竹、菊。”因为它们都有君子的风格呀。你可以好好理解一下。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l***

    2018-02-17 14:24:21

  • 2018-02-17 14:24:21
  • 梅---兰----竹----菊。

    z***

    2018-02-17 14:24:21

  • 2018-02-17 14:24:21
  • 楼主问题错了,“四君子”是真的,但决不是“花中”

    永***

    2018-02-17 14:24:21

  • 2018-02-17 14:24:21
  • 梅 兰 竹 菊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星***

    2018-02-17 14:24:21

  • 2018-02-17 14:24:21
  • 梅、兰、竹、菊!

    罗***

    2018-02-17 14:24:21

  • 2018-02-17 13:24:21
  •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

    1***

    2018-02-17 13:24:21

  • 2018-02-17 13:24:21
  • 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竹、兰、菊。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天***

    2018-02-17 13:24:21

  • 2018-02-17 13:24:21
  •   
    级别:学弟
    8月26日 23:17  梅 兰 竹 菊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四君子赋》 
    四君子者,梅兰竹菊也。华夏园艺绵延数千载,物种繁茂,风采纷呈,而文人雅士尤好梅兰竹菊,其因何在?盖此四物虽生于自然,而究其各自秉性,却别具君子之风。
       梅,傲而不俗。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蜡,香气浓郁,虽自成科属,其风韵却与梅有异曲同工之妙。梅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明代李渔曾论赏梅之无奈:“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
      吾以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哉! 兰,幽而不病。处深山,厌都市喧嚣,不以境寂而色逊;居幽谷,喜明月清风,不因谷空而貌衰。艺兰之人,跋涉林壑之间,寻采野生之兰,驯其野性,育其良种,配山石衬其隽秀,置曲房显其香幽;兰叶,如挑破凡障睿剑,兰花,如指点群迷佛手,闻其香,瞻其容,如入禅境矣。
      兰香如檀,置兰之室不宜久坐,久坐而不闻其香,故痴迷呆滞者,实难见识兰之雅趣。 竹,轻而不佻。其茎有方圆之别,其色有青紫之分;竹无心性随和,山野路旁,庭院庙堂,随遇而安,四季茂然;栉疾风扬其劲节,沐春雨耸其玉笋,披月辉露其窈窕,偎峭石显其轻灵;傍窗而植,赏月投之秀姿;临池而栽,顾波泛之倩影。
      宋代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爱竹之情,由此可见一斑矣。 菊,丽而不娇。傲然临霜,怒放于群芳凋零之际;不畏肃杀,尽展其万方娇媚之态。园艺之菊与野生之菊不同矣,野菊婆娑,点缀村舍疏篱,随处而生,毋须人工;而园艺之菊,从春之下种至秋之绽放,其间治地酿土,防燥虑湿,摘头掐叶,接枝捕虫,防雨避霜,使艺菊之人难得闲暇。
      从古到今,历代艺菊之人倾心培育,使其种类纷繁,姿态万千。是谓:菊之美,三分出自天工,七分来自人力,艺菊之人终年辛劳,以人力助天工,菊之美,实臻天人合一之境也。 。

    酪***

    2018-02-17 13:24:21

  • 2018-02-17 13:24:21
  • 梅 兰 竹 菊 
    

    l***

    2018-02-17 13:24:21

  • 2018-02-17 13:24:21
  •   梅兰竹菊四君子,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种品格。 
    梅兰竹菊,四君子 
    (一)梅 
    雪舞长天彻地寒,千山素裹看冬残。 
    梅枝一碧迎风绽,俏若仙葩竞艳欢。 
    (二)兰 
    群山涧壑自生来,撷取天灵紫气开。 
    质洁馨纯芳净雅,清芬一世落尘埃。
       (三)菊 九月东篱三径露,黄葩蕴秀叶枝稠。 无心竟与春风识,笑傲寒临叙暮秋。 (四)竹 直视苍天傲暑寒,青枝绿叶簇高竿。 阳春破土身坚节,到朽身残节不残。 中国人对于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的称赞由来已久,自是达成共识。
      其幽芳逸致,风骨清高,不做媚世之态;涤人之秽肠而澄滢其神骨,致人胸襟风度品格趣味于高尚之品性,深博世人爱意。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据传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而兰之幽香我没有领略过,想必其香气自然是沁人心脾的美事。然其孤芳自赏的风喻,应是贤人逸士的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
       而竹,我小时常见。虽处北方凛冽酷寒之地,却也是几株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至于竹香竹笑之属,我实不大了解。就是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倒让我深谙了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
       说到傲霜的菊花,当然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其乐。然而,我想陶渊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钱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罢了;淡泊清华,凌霜自得,自蕴情致而已,自然是现代的赏菊家所不屑于顾的。 对于剪雪裁冰、耐寒傲冷的梅,我只见过一株。
      深黄的,磬口的,近乎晶莹剔透的,于老干嫩枝之间,开些小花;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煞是清韵高洁,让人有脱俗之念,生妻梅之心。此中情趣,自非是追名逐利之人所可深味,更不是那种不甘寂寞者所能领悟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
      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1***

    2018-02-17 13:24:21

  • 2018-02-17 13:24:21
  • 梅 兰 竹 菊 

    ⒈***

    2018-02-17 13:24:21

  • 2018-02-17 13:24:21
  • 级别:学弟
    8月26日 23:17  梅 兰 竹 菊 
     

    千***

    2018-02-17 13:24:21

  • 2018-02-17 13:24:21
  • 梅、兰、竹、菊

    a***

    2018-02-17 13:24:21

  • 2018-02-17 13:24:21
  • 无聊啊写那么多相关资料,你们真以为LZ会看???

    盹***

    2018-02-17 13:24:21

  • 2018-02-17 13:24:21
  • 不错,就是“梅、兰、竹、菊”

    曾***

    2018-02-17 13:24:21

  • 2018-02-17 13:24:21
  • 梅---兰----竹----菊。 
    

    l***

    2018-02-17 13:24:21

  • 2018-02-17 12:24:21
  • 梅 、兰、竹、菊.

    无***

    2018-02-17 12:24:21

  • 2018-02-17 12:24:21
  • 君子兰,仙人球,文竹,汗三齐

    f***

    2018-02-17 12:24:21

  • 2018-02-17 12:24:21
  • 梅 兰 竹 菊

    q***

    2018-02-17 12:24:21

  • 2018-02-17 12:24:21
  • 梅 兰 竹 菊 

    哈***

    2018-02-17 12:24:21

  • 2018-02-17 12:24:21
  • 梅 兰 竹 菊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学哈子,
    但不知道花中有四小人没有?

    c***

    2018-02-17 12:24:21

  • 2018-02-17 11:24:21
  • 梅.兰.菊.竹!!

    天***

    2018-02-17 11:24:21

  • 2018-02-17 11:24:21
  • 梅、兰、竹、菊

    墨***

    2018-02-17 11:24:21

  • 2018-02-17 11:24:21
  • 梅\兰\竹\菊

    靖***

    2018-02-17 11:24:21

  • 2018-02-17 11:24:21
  • 梅花、兰花、竹花、菊花

    吃***

    2018-02-17 11:24:21

  • 2018-02-17 11:24:21
  • 梅、兰、竹、菊是“花中四君子”

    丝***

    2018-02-17 11:24:21

  • 2018-02-17 11:24:21
  • 梅 兰 竹 菊

    莫***

    2018-02-17 11:24:21

  • 2018-02-17 11:24:21
  • 梅、兰、竹、菊!

    龙***

    2018-02-17 11:24:21

  • 2018-02-17 11:24:21
  •   四君子”是指中国画中的梅、兰、竹、菊,中国古代绘画,特别是花鸟画中,有相当多的作品是以它们为题村的,它们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因此,素有“君子”之称。 
    我们先说梅。我们知道,梅花较耐寒,花开特别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与松、竹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人们画梅,主要是表现它那种不畏严寒、经霜傲雪的独特个性。
      那么,梅花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入画的呢? 据画史记载,南北朝已经有人画梅花,到了北宋,画梅就成了一种风气,最有名的是仲仁和尚,他创墨梅,画梅全不用颜色,只用水墨深浅来加以表现。据说他有一次,看到月光把梅花映照在窗纸上的影子,从中得到了启发,便创作出用浓谈相间的水墨晕染而成的墨梅。
      此后,另一画家杨补之在这种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画法。创造出一种双勾法来画梅花,使梅花纯洁高雅,野趣盎然。元明以来,用梅花作画更多。元代最大的画梅大师应该首推王冕,他自号梅花屋主,他的水墨梅画一变宋人稀疏冷倚之习,而为繁花密蕊,给人以热烈蓬勃向上之感。
      王冕的存世名作,是他的一幅《墨梅图》他用单纯的水墨和清淡野逸的笔致,生动地传达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托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怀。 明清的画梅者举不胜举,如刘世儒、石涛、金农、汪士慎等,从风格来看,他们大体继承了宋人的疏冷和元人的繁密两种画风。
       但是,要画好梅花,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画梅人还必须有画梅人的品格,有人称之为“梅气骨”,一种高尚的情操和洁身自好的品格,正所谓:“画梅须有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再看兰花。人们画兰花,一般都寄托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 如楚国诗人屈原就以“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这样的诗句来咏兰。
      但兰花入画则比梅花晚,大概始于唐代。到了宋朝,画兰花的人便多了起来,据说苏轼就曾画过兰花,而且花中还夹杂有荆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南宋初,人们常以画兰花来表示一种宋邦沦覆之后不随世浮沉的气节,当时的赵孟坚和郑思肖,被同称为墨兰大家。 元代以郑所南画兰花最为著名,寓意也最为明确。
      据说他坐必向南,以示怀念先朝,耻作元朝贰臣;他画的兰花,从不画根,就像飘浮在空中的一样,人间其原因,他回答说:“国土已被番人夺去,我岂肯着地?”因此,欣赏绘画,也是必须了解历史背景的。而清人画兰,则以“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最为著名的了。郑板桥是一个注重师法自然的人,他画过盆兰。
      但尤嗜好画“乱如蓬”的山中野兰,为此,他曾自种兰花数十盆,并常在三春之后将其移植到野石山阴之处,使其于来年发箭成长,观其挺然直上之状态,闻其浓郁纯正之香味,因而得山中兰“叶暖花酣气候浓”的贞美实质。 竹入画,大略和兰花相当,也始于唐代。唐代的皇帝唐玄宗、画家王维、吴道子等都喜画竹。
      据说到了五代,李夫人还创墨竹法,传说她常夜坐床头、见竹影婆娑映于窗纸上、乃循窗纸摹写而创此法。到宋代,苏轼发展了画竹的方法,放弃了以前的画家们的双勾着色法,而把枝干、叶均用水墨来画,深墨为叶面,淡墨为叶背。以后的元明清时代,画竹名家辈出,只要是山水或花鸟画家,没有不画竹的,而且开始强调竹的整体气势。
      不过,在众多的画家中,郑板桥的画竹也堪称为一绝。 对于画竹,郑板桥曾写下了自己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此机也。独画云乎哉!”因此,从竹子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启示,激发情感,经过“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挥洒成“手中之竹”即“画中之竹”。郑板桥的作品,存世较多,流传也广,自清代以来,被世人行家所叹眼,成为“人争宝之”的珍品。
       菊花入画则稍晚,大略始于五代,比起梅兰竹来说,表现菊花的作品则相对要少得多。根据画史来看,五代徐熙、黄筌都画过菊,宋人画菊者极少。元代苏明远、柯九思也有菊的作品。明清两代画菊的也不多。现有明代吴门画派中最享盛名的画家陈淳的一幅《菊石图》藏于首都博物愤,这是本来就较少的菊花作品中的珍品。
       梅兰竹菊入画,丰富了美术题材,扩大了审美领域,它们不但本身富有形式美感,而且可以令人联想起人类的品格,所以它既便于文人们充分发挥笔墨情趣,又便于文人们借物寓意,抒发情感,因此,描写“四君子”之风至今不衰。

    繪***

    2018-02-17 11:24:21

  • 2018-02-17 10:24:21
  • 梅 兰 竹 菊 
    

    1***

    2018-02-17 10:24:21

  • 2018-02-17 10:24:21
  •     梅、兰、竹、菊,号称花中四君。它们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因此,素有“君子”之称。中国人对于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的称赞由来已久,自是达成共识。其幽芳逸致,风骨清高,不做媚世之态;涤人之秽肠而澄滢其神骨,致人胸襟风度品格趣味于高尚之品性,深博世人爱意。
         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能够表达一种在严酷的环境条件下坚守信念的顽强精神。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煞是清韵高洁,让人有脱俗之念,生妻梅之心。此中情趣,自非是追名逐利之人所可深味,更不是那种不甘寂寞者所能领悟的。 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能够表达不求闻达,在隐居中独守情操的高雅精神。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据传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其孤芳自赏的风喻,应是贤人逸士的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   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淡泊清华,凌霜自得;于深秋百花凋落时,还可以傲霜雪而开放,即使枯干残败犹有抱霜枝,能够表达士人在困难来临时的勇敢精神。
      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竹,坚劲挺拔,气势冲霄,未曾出土先有节,至凌云处尚虚心,宁折不弯,能够表达士人行为上的品质、操守,谦虚而刚毅的精神。很具节操和傲岸,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

    孤***

    2018-02-17 10:24:21

  • 2018-02-17 10:24:21
  • 楼主问得有些问题,导致有些朋友认为一定是花!
    四君子,指的是“梅、兰、竹、菊”,一般多指它们的气节高尚!

    蓝***

    2018-02-17 10:24:21

  • 2018-02-17 10:24:21
  •   花中四君子
     号称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梅兰竹菊(一) 
    林翁爱梅 
    孤傲的梅花/用生命的力量/冲破矜持和羞涩/用美丽的花瓣/向我们报告春天快到了! 
    朽木爱兰 
    花如白玉/冰肌玉骨/宛如翩翩起舞的仙女/淡淡馨香/绵绵情意/让多少脚步不愿离去! 
    坡翁爱竹 
    虽然/在你的身边匆匆而过/但/你那生机勃勃的竹茎/你那婀娜多姿的叶子/却深深留在我的心中! 
    陶翁爱菊 
    喜欢/不是你的色彩/而是/你那风中飘逸的姿态/你那不畏寒霜的风采 
    梅兰竹菊(二) 
    《四君子赋》 
    四君子者,梅兰竹菊也。
      华夏园艺绵延数千载,物种繁茂,风采纷呈,而文人雅士尤好梅兰竹菊,其因何在?盖此四物虽生于自然,而究其各自秉性,却别具君子之风。 梅,傲而不俗。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蜡,香气浓郁,虽自成科属,其风韵却与梅有异曲同工之妙。梅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
      明代李渔曾论赏梅之无奈:“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吾以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哉! 兰,幽而不病。处深山,厌都市喧嚣,不以境寂而色逊;居幽谷,喜明月清风,不因谷空而貌衰。
      艺兰之人,跋涉林壑之间,寻采野生之兰,驯其野性,育其良种,配山石衬其隽秀,置曲房显其香幽;兰叶,如挑破凡障睿剑,兰花,如指点群迷佛手,闻其香,瞻其容,如入禅境矣。兰香如檀,置兰之室不宜久坐,久坐而不闻其香,故痴迷呆滞者,实难见识兰之雅趣。 竹,轻而不佻。
      其茎有方圆之别,其色有青紫之分;竹无心性随和,山野路旁,庭院庙堂,随遇而安,四季茂然;栉疾风扬其劲节,沐春雨耸其玉笋,披月辉露其窈窕,偎峭石显其轻灵;傍窗而植,赏月投之秀姿;临池而栽,顾波泛之倩影。宋代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爱竹之情,由此可见一斑矣。
       菊,丽而不娇。傲然临霜,怒放于群芳凋零之际;不畏肃杀,尽展其万方娇媚之态。园艺之菊与野生之菊不同矣,野菊婆娑,点缀村舍疏篱,随处而生,毋须人工;而园艺之菊,从春之下种至秋之绽放,其间治地酿土,防燥虑湿,摘头掐叶,接枝捕虫,防雨避霜,使艺菊之人难得闲暇。
      从古到今,历代艺菊之人倾心培育,使其种类纷繁,姿态万千。是谓:菊之美,三分出自天工,七分来自人力,艺菊之人终年辛劳,以人力助天工,菊之美,实臻天人合一之境也。 梅兰竹菊(三) 陆游原词《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咏兰 蒋 兹 曲奏当年明月夜, 美人心事水潺潺。 如何芳草迷归路, 洒落香痕满世间。 咏竹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 乐哉! 玩物宜情。
      益哉!赏物养性也。人物类异,其性同也,然人堕尘世苦厄无奈,而物随造化却乐天任性。是故,千古文人之所以倾心梅兰竹菊者,无他,皆因由物思己,惺惺相惜也。而园艺之事又与君子立身治业何异哉?园艺者,举四季勤劳而砺其身心,唯持之以恒而用心良苦者,方使草木荣茂,焕天然之神采。
      君子安身立命,建功立业,唯以修心持恒,倾其心智,方臻化境。此外,别无捷径矣! 编辑词条 开放分类: 传统文化 贡献者: ftsos、蔓慈、月明人不静 。

    f***

    2018-02-17 10:24:21

  • 2018-02-17 10:24:21
  • 梅、兰、竹、菊,号称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杰***

    2018-02-17 10:24:21

  • 2018-02-17 10:24:21
  • 梅、兰、竹、菊.

    h***

    2018-02-17 10:24:21

  • 2018-02-17 10:24:21
  • 梅、兰、竹、菊

    追***

    2018-02-17 10:24:21

  • 2018-02-17 09:24:21
  • 我想说的你们都说了,我也就不用说了,
    顶

    倚***

    2018-02-17 09:24:21

  • 2018-02-17 09:24:21
  • 梅 兰 竹 菊 

    芊***

    2018-02-17 09:24:21

  • 2018-02-17 09:24:21
  • 梅、兰、竹、菊 
    

    z***

    2018-02-17 09:24:21

  • 2018-02-17 09:24:21
  • 梅 兰 竹 菊

    娃***

    2018-02-17 09:24:21

  • 2018-02-17 09:24:21
  • 梅、兰、竹、菊,号称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y***

    2018-02-17 09:24:21

  • 2018-02-17 09:24:21
  • 级别:学弟
    8月26日 23:17  梅 兰 竹 菊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 

    w***

    2018-02-17 09:24:21

  • 2018-02-17 09:24:21
  • 梅 兰 竹 菊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

    博***

    2018-02-17 09:24:21

  • 2018-02-17 09:24:21
  • 竹是∈"花中"???
    建议换成莲

    落***

    2018-02-17 09:24:21

  • 2018-02-17 09:24:21
  • 梅、兰、竹、菊

    建***

    2018-02-17 09:24:2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