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反坦克炮有着怎样的发展历史?

首页

反坦克炮有着怎样的发展历史?

反坦克炮有着怎样的发展历史?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7-29 19:19:07
  •   
    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了专门对付坦克的反坦克炮。不过,这些口径多为20毫米的反坦克炮威力都较小,难以与坦克相对抗。于是,在1933年就相继出现了多种不同的37毫米反坦克炮,其中的典型代表是瑞典博福斯的37毫米反坦克炮和德国的35/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
      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反坦克武器的多样化,特别是反坦克导弹的迅猛发展,许多西方国家认为反坦克炮已经过时,大量裁减牵引式反坦克炮。而只有原苏联仍十分重视反坦克炮的发展,先后研制和装备了 57、85、100毫米等多种口径、多种型号的反坦克炮。
       1965年,原苏联研制成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与此同时,原西德也装备使用了 90毫米自行和牵引反坦克炮。到了 20世纪70年代末,原苏联又率先制成了 125毫米滑膛反坦克炮,成为口径最大的滑膛炮。上述这些反坦克炮大多是由坦克炮改装而成的,而且配用的弹药也和坦克炮相同。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主战坦克开始采用大倾角钢甲和现代复合装甲,线膛炮发射的旋转稳定脱壳穿甲弹已难以对付。前苏联火炮和弹药专家通力协作,再创新绩,研制出了第三代反坦克穿甲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它外形似箭,合金钢式高密度钨合金材料制成,初速可达1300〜1800米/秒。
      弹头出炮口后不旋转,是靠尾翼稳定飞行的,因此穿甲威力很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主战坦克造价昂贵,加上坦克炮的主要任务并不是用于反装甲,所以许多国家纷纷研制新型反坦克炮,如美国的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德国的105毫米高膛压低后坐力反坦克炮和125毫米滑膛反坦克炮等,使反坦克炮的性能和威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韩***

    2016-07-29 19:19:0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