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优选7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优选7篇)

冯*** 23-07-15 初中课件教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开展探究性学习,发展学习能力.

二、重、难点与关键

(一).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会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难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关键:抓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叙述等式的两条性质.

解方程:4(·- )

解法1:根据等式性质2,两边同除以4,得:

·- =

两边都加 ,得·= .

解法2:利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得:

4·- =2

两边同加 ,得4·=

两边同除以4,得·= .

(二)、新授

公元825年左右,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先讨论下面内容,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

问题1:某校三年级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分析: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台计算机,已知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那么去年购买2·台,又知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则今年购买了22·(即4·)台.

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为: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即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

列方程:·+2·+4·=140

如何解这个方程呢?

2·表示2·,4·表示4·,·表示1·.

根据分配律,·+2·+4·=(1+2+4)·=7·.

这样就可以把含·的项合并为一项,合并时要注意·的系数是1,不是

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2·+4·=140

合并

7·=140

系数化为1

·=20

由上可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

上面解方程中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转化为a·=b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数.

例:某班学生共60分,外出参加种树活动,根据任何的不同,要分成三个小组且使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求各小组人数.

分析:这里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就是说把总数60人分成10份,甲组人数占2份,乙组人数占3份,丙组人数占5份,如果知道每一份是多少,那么甲、乙、丙各组人数都可以求得,所以本题应设每一份为·人.

问:本题中相等关系是什么?

答:甲组人数+乙组人数+丙组人数

解:设每一份为·人,则甲组人数为2·人,乙组人数为3·人,丙组为5·人,列方程:

2·+3·+5·=60

合并,得10·=60

系数化为1,得·=6

所以2·=12,3·=18,5·=30

答:甲组12人,乙组18人,丙组30人.

请同学们检验一下,答案是否合理,即这三组人数的比是否是2:3:5,且这三组人数之和是否等于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89页练习.

(1)·

(2)可以先合并,也可以先把方程两边同乘以

具体解法如下:

解法1:合并,得( + )·=7

即 2·=7

系数化为1,得·=

解法2:两边同乘以2,得·+3·=14

合并,得 4·=14

系数化为1,得 ·=

(3)合并,得·=10

系数化为1,得·=-4

补充练习.

(1)足球的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的数目比为3:5,一个足球的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

(2)某学生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多2页,第二天读了全书的少1页,还剩23页没读,问全书共有多少页?(设未知数,列方程,不求解)

解:(1)设每份为·个,则黑色皮块有3·个,白色皮块有5·个.

列方程 3·+2·=32

合并,得 8·=32

系数化为1,得 ·=4

黑色皮块为43=12(个),白色皮块有54=20(个).

(2)设全书共有·页,那么第一天读了( ·+2)页,第二天读了( ·-1)页.

本问题的相等关系是:第一天读的量+第二天读的量+还剩23页=全书页数.

列方程: ·+2+ ·-1+23=·.

四、课堂小结

初学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感到不习惯,但一定要克服困难,掌握这种方法,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其中找等量关系是关键也是难点,本节课的两个问题的相等关系都是:总量=各部分量的和.这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

合并就是把类型相同的项系数相加合并为一项,也就是逆用乘法分配律,合并时,注意·或-·的系数分别是1,-1,而不是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93页习题第1、3(1)、(2)、4、5题.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合并同类项习题课(第2课时)

一、解方程.

(1)3·+3-2·=7; (2) ·+ ·=3;

(3)5·-2-7·=8; (4) y-3-5y= ;

(5) - =5; (6)·- ·

二、解答题.

育红小学现有学生320人,比1995年学生人数的 少150人,问育红小学1995年学生人数是多少?

甲、乙两地相距460千米,A、B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开出,A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B车每小时行驶48千米.

(1)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2)两车相向而行,A车提前半小时出发,则在B车出发后多少小时两车相遇?相遇地点距离甲地多远?

甲、乙二人从A地去B地,甲步行每小时走4千米,乙骑车每小时比甲多走8千米,甲出发半小时后乙出发,恰好二人同时到达B地,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练习骑自行车,平均每分钟行驶550米;乙练习长跑,平均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少时间,两人首次相遇?

答案:

一、(1)·=4 (2)·=4 (3)·=-5 (4)·=- (5)·=30 (6)·=11

二、人,设育红小学1995年学生人数为·人,列方程320= ·

(1)4 小时,设出发后·小时相遇,列方程60·+48·

(2)3 小时,设B车开出后·小时两车相遇,列方程60 +60·+48·

千米,设A、B两地间的距离为·千米, - = .

分钟,设经过·分钟两人首次相遇,列方程550·-250·

解一元一次方程

──移项(第3课时)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89页至第91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移项法,并知道移项法的依据,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展思维策略,体会方程的应用价值.

三、重、难点与关键

(一).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方程的各项应包括前面的符号

(二).难点:对立相等关系.

(三).关键:理解移项法则的依据,以及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解方程: +

(二)、新授

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分析:设这个班有·名学生,根据第一种分法,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关系.

每人分3本,那么共分出多少本?(3·本)

共分出3·本和剩余的20本,可知道什么?

答:这批书共有(3·+20)本.

根据第二种分法,分析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每人分4本,那么需要分出多少本?(4·本)

需要分出4·本和还缺少25本那么这批书共有多少本?

答:这批书共有(4·-25)本.

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以作为列方程的依据?

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不变量)表示它的两个式子应相等.

根据这一相等关系,列方程:

3·+20=4·-25

本题还可以画示意图,帮助我们分析:

从示意图中容易得到这批书的总数与分出书、剩下书的关系是:

这批书的总数=3·+30

这批书的总数与需要分出的书的数量、还缺少书的数量关系是:

这批书的总数=4·-25

根据两种分法,这批书的总数是相等的.

所以,列方程3·+20=4·

注意变化中的不变量,寻找隐含的相等关系,从本题列方程的过程,可以发现: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式子相等.

思考:方程3·+20=4·-25的两边都含有·的项(3·与4·),也都含有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怎样才能使它转化为·=a(常数)的形式呢?

要使方程右边不含·的项,根据等式性质1,两边都减去4·,同样,把方程两边都减去20,方程左边就不含常数项20,即

3·+20 -4·-20 =4·-25 -4·-20

即 3·-4·=-25-20

将它与原来方程比较,相当于把原方程左边的+20变为-20后移到方程右边,把原方程右边的4·变为-4·后移到左边.

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方程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在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即可以把方程等号右边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等号的左边,也可以把方程左边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方程的右边,注意要先变号后移项,别忘了变号.

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3·+20=4·-25

移项

3·-4·=-25-20

合并

-·=-45

系数化为1

·=46

由此可知这个班共有45个学生.

思考:上面解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答:移项使方程中含·的项归到方程的同一边(左边),不含·的项即常数项归到方程的另一边(右边),这样就可以通过合并把方程转化为·=a形式.

在解方程时,要弄清什么时候要移项,移哪些项,目的是什么?

解方程时经常要合并和移项,前面提到的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原,指的就是合并和移项.

如果把上面的问题2的条件不变,这个班有多少学生改为这批书有多少本?你会解吗?试试看.

解法1:从原问题的解答中,已求的这个班有45个学生,只要把·=45代入3·+20(或4·-25)就可以求得这批书的总数为:

345+20=135+20=155(本)

解法2:如果不先求学生数,直接设这批书共有·本,又如何布列方程?这时该用哪个相等关系列方程呢?

这批书共有·本,余下20本,共分出(·-20)本,每人分3本,可以分给 人,即这个班共有 人.

这批书有·本,每人分4本,还缺少25本,共需要(·+25)本,可以分给 人,即这个班共有 人.

这个班的人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式子应相等,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方程.

= (你会解这个方程吗?)

即 - = +

移项,得 - = +

合并,得 =

系数化为1,得·

答:这批书共有155本.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91页练习.

(1)解:移项,得6·-4·=-5+7

合并,得 2·=2

系数化为1,得·=1

(2)解:移项,得 ·- ·=6

合并,得- ·=6

系数化为1,得·=-24

补充练习.

下列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当怎样改正?

(1)从3·+6=0得3·=6;

(2)从2·=·-1得到2·-·=1;

(3)从2+·-3=2·+1得到2-3-1=2·-·.

解:(1)错,移项忘了要变号,应改为3·

(2)错.原方程中的-1仍然在方程右边,并没有移项,所以不要变号,应改为2·-·

(3)正确.

四、课堂小结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审题、读懂题意和找相等关系,今天解决的这个问题的相等关系不明显,隐含在问题中,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式子是相等.这个相等关系可以作列方程的依据.

正确理解移项法则,移项中常犯的错误是忘记变号,还要注意移项与在方程的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有本质区别,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在方程的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是根据交换律.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93页至第94页习题第2、3(3)(4)、6、7、8题.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移项习题课(第4课时)

一、填空题.

在方程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项,相当于把原方程中的项______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移项要注意

在方程的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______改变项的符号,而移项______改变符号.

解方程·+21=36得·=________;由10·-3=9得·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移项就是把方程中的某一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 )

从6·=1,移项,得·=1-6,· ( )

由方程-4+·=7移项得· ( )

三、解方程.

(1)8=7-2y; (2) = - ;

(3)5·-2=7·+8; (4)1- ·=3·+ ;

(5)2·- =- +2; (6)- ·+6=4·+1;

(7) -··

四、解答题.

设m=3·-2,n=-2·+3,当·为何值时m=n?

甲粮仓存粮1000吨,乙粮仓存粮798吨,现要从两个粮仓中运走212吨粮食,使两仓库剩余的粮食数量相等,那么应从这两个粮仓各运出多少吨?

答案:

一、合并 移项 合并同类项 变号 不 要

二、

三、(1)y=- (2)·= (3)·=-5 (4)·=-

(5)·=1 (6)·= (7)·=3

四、·=1 ,5,设从甲粮仓运出·吨,1000-·=798-(212-·)


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2)

教材分析: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会了有理数运算,掌握了单项式、多项式的有关概念及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和等式性质,进一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方程中。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是解方程的基础,解方程它的移项根据是等式性质1、系数化为1它的根据是等式性质2,解方程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不可缺少的知识。因而,解方程是初中数学中必须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设计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情况,教学设计中采用了探究发现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利用课件,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学生动手练习,动脑思考,完成教学任务。其基本程序设计为:

复习回顾、设问题导入 探索规律、形成解法 例题讲解、熟练运算

巩固练习、内化升华 回顾反思、进行小结 达标测试、反馈情况

作业布置、反馈情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2)、掌握移项方法,学会解“a·+b=c·+d”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形如“a·+b=c·+d”形式的方程,体验数学的建模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b=c·+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预习要求:要求学生自学教材第88——89页的课文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问题2及例2;并试着进行尝试练习。找出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课堂学习中解决。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1、知识回顾:

(1)、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2)、解下列方程:

① -3·-2·=10 ②

2、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人?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导学阶段:

(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建模思想和方法;

2、掌握移项方法,学会解“a·+b=c·+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分析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问题: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人?

分析: 设这个班有·名学生.

每人分3本,共分出___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____________本.

每人分4本,需要______本,减去缺的25本,这批书共____________本.

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

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式子应相等,

即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

根据这一相等关系列得方程:

方程的两边都有含·的项(3·和4·)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怎样才能使它向 ·=a(常数)的形式转化呢?

方法过程:

2、总结移项的概念。

像上面这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 “移项” .

3、思考:上面解方程中“移项”起到了什么作用?

4、例题学习

运用移项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三、课堂练习:

运用移项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困惑?

五、达标测试:

运用移项的方法解下列方程:(25′×4=100′)

六、预习作业:

1、预习作业:自学课本第90页的课文内容及例4,完成第90页练习2题;

2、课后作业:(1)


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2、通过分析“顺逆水”和“配套”问题,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

重点难点

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和列方程是重点;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是难点。

教学方法

指导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资源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现在我们来解两道题:

(1)2(·+3)(·-3);(2)2×1200·=20XX(22-·)

怎样运用这样的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二、例题

例1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分析:顺流行驶的速度、逆流行驶的速度、水流的速度、静水中的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顺流的速度=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逆流的速度=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顺水行驶的路程=逆水行驶的路程。[来源:学科网Z··K]

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千米/时,那么顺流的速度是什么?逆流的速度是什么?

顺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逆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

由些可得方程

2(·+3)(·-3)

由前面的解答,知·=27

所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27千米/时。

注意:要牢牢记住顺流的速度=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逆流的速度=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例2 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XX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

分析:当问题中的量比较多,关系比较复杂时,我们可以把量分成两类列表,从而使条件条理化,设未知数。

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螺母的数量=2×螺钉的数量。

由此,可列方程

2×1200·=20XX(22-·)

由前面的解答可知·=10

22-·=22-10=12

所以应分配10名工人生产螺钉,12名工人生产螺母。

注意:列表法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注意学习。

三、五分钟测试

1、在一次美化校园活动中,先安排31人去拔草,18人去植树,后又是增派20人去支援他们,结果拔草的人数是植树人数的2倍,问支援拔草和植树的人分别有多少人?

(2、解下列方程:

(1)·=1/5 ·-3; (2)2(·-1)-3(·+1)=-6。

四、课堂小结

通过前面的学习讨论,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建立方程中的相等关系;同时知道所列方程的解不一定就是问题的答案,必须检验之后才能确定,这是一个要注意的问题。

作业:

课本98面4、5。


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4)

【第一部分】知识点分布

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重点)

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难点)

3、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考点)

【第二部分】关于一元一次方程

一、一元一次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5)求出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二、等式的性质

(1)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

(3)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第一部分】知识点分布

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重点)

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难点)

3、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考点)

【第二部分】关于一元一次方程

一、一元一次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5)求出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二、等式的性质

(1)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

(3)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且c≠0,那么

(4)运用等式的性质时要注意三点:

①等式两边都要参加运算,并且是作同一种运算;

②等式两边加或减,乘或除以的数一定是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

③等式两边不能都除以0,即0不能作除数或分母。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1)合并同类项的依据: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的作用:是一种恒等变形,起到“化简”的作用,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 ·=a(a 常数)的形式。

(2)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3)移项依据:等式的性质移项的作用:通过移项,使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a(a是常数) 的形式。

2、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

(1)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方程不在含有分母,这样的变形叫做去分母。

(2)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3)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4)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

四、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1)售价指商品卖出去时的的实际售价。

(2)进价指的是商家从批发部或厂家批发来的价格。进价指商品的买入价,也称成本价。

(3)标价指的是商家所标出的每件物品的原价。它与售价不同,它指的是原价。

(4)打折指的是原价乘以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则称将标价打了几折。

(5)盈亏问题:利润=售价-成本; 售价=进价+利润;售价=进价+进价×利润率;

(6)产油量=油菜籽亩产量×含油率×种植面积。

(7)应用:行程问题:路程=时间×速度;

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

储蓄利润问题: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本息和=本金+利息。

(4)运用等式的性质时要注意三点:

①等式两边都要参加运算,并且是作同一种运算;

②等式两边加或减,乘或除以的数一定是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

③等式两边不能都除以0,即0不能作除数或分母。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1)合并同类项的依据: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的作用:是一种恒等变形,起到“化简”的作用,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 ·=a(a 常数)的形式。

(2)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3)移项依据:等式的性质移项的作用:通过移项,使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a(a是常数) 的形式。

2、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

(1)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方程不在含有分母,这样的变形叫做去分母。

(2)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3)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4)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

四、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1)售价指商品卖出去时的的实际售价。

(2)进价指的是商家从批发部或厂家批发来的价格。进价指商品的买入价,也称成本价。

(3)标价指的是商家所标出的每件物品的原价。它与售价不同,它指的是原价。

(4)打折指的是原价乘以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则称将标价打了几折。

(5)盈亏问题:利润=售价-成本; 售价=进价+利润;售价=进价+进价×利润率;

(6)产油量=油菜籽亩产量×含油率×种植面积。

(7)应用:行程问题:路程=时间×速度;

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

储蓄利润问题: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本息和=本金+利息。


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开展探究性学习,发展学习能力.

二、重、难点与关键

(一).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会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难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关键:抓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叙述等式的两条性质.

解方程:4(·- )

解法1:根据等式性质2,两边同除以4,得:

·- =

两边都加 ,得·= .

解法2:利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得:

4·- =2

两边同加 ,得4·=

两边同除以4,得·= .

(二)、新授

公元825年左右,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先讨论下面内容,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

问题1:某校三年级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分析: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台计算机,已知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那么去年购买2·台,又知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则今年购买了22·(即4·)台.

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为: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即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

列方程:·+2·+4·=140

如何解这个方程呢?

2·表示2·,4·表示4·,·表示1·.

根据分配律,·+2·+4·=(1+2+4)·=7·.

这样就可以把含·的项合并为一项,合并时要注意·的系数是1,不是

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2·+4·=140

合并

7·=140

系数化为1

·=20

由上可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

上面解方程中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转化为a·=b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数.

例:某班学生共60分,外出参加种树活动,根据任何的不同,要分成三个小组且使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求各小组人数.

分析:这里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就是说把总数60人分成10份,甲组人数占2份,乙组人数占3份,丙组人数占5份,如果知道每一份是多少,那么甲、乙、丙各组人数都可以求得,所以本题应设每一份为·人.

问:本题中相等关系是什么?

答:甲组人数+乙组人数+丙组人数

解:设每一份为·人,则甲组人数为2·人,乙组人数为3·人,丙组为5·人,列方程:

2·+3·+5·=60

合并,得10·=60

系数化为1,得·=6

所以2·=12,3·=18,5·=30

答:甲组12人,乙组18人,丙组30人.

请同学们检验一下,答案是否合理,即这三组人数的比是否是2:3:5,且这三组人数之和是否等于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89页练习.

(1)·

(2)可以先合并,也可以先把方程两边同乘以

具体解法如下:

解法1:合并,得( + )·=7

即 2·=7

系数化为1,得·=

解法2:两边同乘以2,得·+3·=14

合并,得 4·=14

系数化为1,得 ·=

(3)合并,得·=10

系数化为1,得·=-4

补充练习.

(1)足球的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的数目比为3:5,一个足球的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

(2)某学生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多2页,第二天读了全书的少1页,还剩23页没读,问全书共有多少页?(设未知数,列方程,不求解)

解:(1)设每份为·个,则黑色皮块有3·个,白色皮块有5·个.

列方程 3·+2·=32

合并,得 8·=32

系数化为1,得 ·=4

黑色皮块为43=12(个),白色皮块有54=20(个).

(2)设全书共有·页,那么第一天读了( ·+2)页,第二天读了( ·-1)页.

本问题的相等关系是:第一天读的量+第二天读的量+还剩23页=全书页数.

列方程: ·+2+ ·-1+23=·.

四、课堂小结

初学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感到不习惯,但一定要克服困难,掌握这种方法,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其中找等量关系是关键也是难点,本节课的两个问题的相等关系都是:总量=各部分量的和.这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

合并就是把类型相同的项系数相加合并为一项,也就是逆用乘法分配律,合并时,注意·或-·的系数分别是1,-1,而不是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93页习题第1、3(1)、(2)、4、5题.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合并同类项习题课(第2课时)

一、解方程.

(1)3·+3-2·=7; (2) ·+ ·=3;

(3)5·-2-7·=8; (4) y-3-5y= ;

(5) - =5; (6)·- ·

二、解答题.

育红小学现有学生320人,比1995年学生人数的 少150人,问育红小学1995年学生人数是多少?

甲、乙两地相距460千米,A、B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开出,A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B车每小时行驶48千米.

(1)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2)两车相向而行,A车提前半小时出发,则在B车出发后多少小时两车相遇?相遇地点距离甲地多远?

甲、乙二人从A地去B地,甲步行每小时走4千米,乙骑车每小时比甲多走8千米,甲出发半小时后乙出发,恰好二人同时到达B地,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练习骑自行车,平均每分钟行驶550米;乙练习长跑,平均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少时间,两人首次相遇?

答案:

一、(1)·=4 (2)·=4 (3)·=-5 (4)·=- (5)·=30 (6)·=11

二、人,设育红小学1995年学生人数为·人,列方程320= ·

(1)4 小时,设出发后·小时相遇,列方程60·+48·

(2)3 小时,设B车开出后·小时两车相遇,列方程60 +60·+48·

千米,设A、B两地间的距离为·千米, - = .

分钟,设经过·分钟两人首次相遇,列方程550·-250·

解一元一次方程

──移项(第3课时)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89页至第91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移项法,并知道移项法的依据,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展思维策略,体会方程的应用价值.

三、重、难点与关键

(一).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方程的各项应包括前面的符号

(二).难点:对立相等关系.

(三).关键:理解移项法则的依据,以及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解方程: +

(二)、新授

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分析:设这个班有·名学生,根据第一种分法,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关系.

每人分3本,那么共分出多少本?(3·本)

共分出3·本和剩余的20本,可知道什么?

答:这批书共有(3·+20)本.

根据第二种分法,分析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每人分4本,那么需要分出多少本?(4·本)

需要分出4·本和还缺少25本那么这批书共有多少本?

答:这批书共有(4·-25)本.

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以作为列方程的依据?

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不变量)表示它的两个式子应相等.

根据这一相等关系,列方程:

3·+20=4·-25

本题还可以画示意图,帮助我们分析:

从示意图中容易得到这批书的总数与分出书、剩下书的关系是:

这批书的总数=3·+30

这批书的总数与需要分出的书的数量、还缺少书的数量关系是:

这批书的总数=4·-25

根据两种分法,这批书的总数是相等的.

所以,列方程3·+20=4·

注意变化中的不变量,寻找隐含的相等关系,从本题列方程的过程,可以发现: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式子相等.

思考:方程3·+20=4·-25的两边都含有·的项(3·与4·),也都含有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怎样才能使它转化为·=a(常数)的形式呢?

要使方程右边不含·的项,根据等式性质1,两边都减去4·,同样,把方程两边都减去20,方程左边就不含常数项20,即

3·+20 -4·-20 =4·-25 -4·-20

即 3·-4·=-25-20

将它与原来方程比较,相当于把原方程左边的+20变为-20后移到方程右边,把原方程右边的4·变为-4·后移到左边.

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方程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在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即可以把方程等号右边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等号的左边,也可以把方程左边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方程的右边,注意要先变号后移项,别忘了变号.

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3·+20=4·-25

移项

3·-4·=-25-20

合并

-·=-45

系数化为1

·=46

由此可知这个班共有45个学生.

思考:上面解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答:移项使方程中含·的项归到方程的同一边(左边),不含·的项即常数项归到方程的另一边(右边),这样就可以通过合并把方程转化为·=a形式.

在解方程时,要弄清什么时候要移项,移哪些项,目的是什么?

解方程时经常要合并和移项,前面提到的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原,指的就是合并和移项.

如果把上面的问题2的条件不变,这个班有多少学生改为这批书有多少本?你会解吗?试试看.

解法1:从原问题的解答中,已求的这个班有45个学生,只要把·=45代入3·+20(或4·-25)就可以求得这批书的总数为:

345+20=135+20=155(本)

解法2:如果不先求学生数,直接设这批书共有·本,又如何布列方程?这时该用哪个相等关系列方程呢?

这批书共有·本,余下20本,共分出(·-20)本,每人分3本,可以分给 人,即这个班共有 人.

这批书有·本,每人分4本,还缺少25本,共需要(·+25)本,可以分给 人,即这个班共有 人.

这个班的人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式子应相等,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方程.

= (你会解这个方程吗?)

即 - = +

移项,得 - = +

合并,得 =

系数化为1,得·

答:这批书共有155本.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91页练习.

(1)解:移项,得6·-4·=-5+7

合并,得 2·=2

系数化为1,得·=1

(2)解:移项,得 ·- ·=6

合并,得- ·=6

系数化为1,得·=-24

补充练习.

下列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当怎样改正?

(1)从3·+6=0得3·=6;

(2)从2·=·-1得到2·-·=1;

(3)从2+·-3=2·+1得到2-3-1=2·-·.

解:(1)错,移项忘了要变号,应改为3·

(2)错.原方程中的-1仍然在方程右边,并没有移项,所以不要变号,应改为2·-·

(3)正确.

四、课堂小结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审题、读懂题意和找相等关系,今天解决的这个问题的相等关系不明显,隐含在问题中,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式子是相等.这个相等关系可以作列方程的依据.

正确理解移项法则,移项中常犯的错误是忘记变号,还要注意移项与在方程的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有本质区别,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在方程的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是根据交换律.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93页至第94页习题第2、3(3)(4)、6、7、8题.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移项习题课(第4课时)

一、填空题.

在方程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项,相当于把原方程中的项______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移项要注意

在方程的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______改变项的符号,而移项______改变符号.

解方程·+21=36得·=________;由10·-3=9得·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移项就是把方程中的某一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 )

从6·=1,移项,得·=1-6,· ( )

由方程-4+·=7移项得· ( )

三、解方程.

(1)8=7-2y; (2) = - ;

(3)5·-2=7·+8; (4)1- ·=3·+ ;

(5)2·- =- +2; (6)- ·+6=4·+1;

(7) -··

四、解答题.

设m=3·-2,n=-2·+3,当·为何值时m=n?

甲粮仓存粮1000吨,乙粮仓存粮798吨,现要从两个粮仓中运走212吨粮食,使两仓库剩余的粮食数量相等,那么应从这两个粮仓各运出多少吨?

答案:

一、合并 移项 合并同类项 变号 不 要

二、

三、(1)y=- (2)·= (3)·=-5 (4)·=-

(5)·=1 (6)·= (7)·=3

四、·=1 ,5,设从甲粮仓运出·吨,1000-·=798-(212-·)


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6)

资料列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1 从算式到方程 点击上述标题即可进入网站速课数学网下载相关七年级数学资料,无所注册即可免费下载所有七年级数学上册资料,强烈推荐。


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7)

资料列表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复习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8 教育储蓄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7 能追上小明吗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6 希望工程义演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4 我变胖了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3 日历中的方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2 解方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1 你今年几岁了 点击上述标题即可进入网站速课数学网下载相关七年级数学资料,无所注册即可免费下载所有七年级数学上册资料,强烈推荐。

相关推荐

阅读草房子的读书笔记范文

读书笔记
《草房子》这本书讲的是油麻地小学的校长桑乔,校长的儿子桑桑和他的一群同学的故事。桑桑的爸爸桑乔在油麻地小学当校长,他非常看重荣誉,每次检查都能给油麻地小学得到一个小红旗。直到桑桑生病,桑乔才不再看重荣
展开详情

播音专业实践心得体会

实践心得
12月2日,我和两位同事有幸参加20xx年度陕西省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艺术骨干教师培训。第一次参加培训,我很激动,发自肺腑的感谢领导对我的培养。带着虔诚学习的态度走进培训班,看着满满的课程安排,感觉似乎
展开详情

2022届高三数学复习课定位

高三数学
高三已经进入了复习阶段,考生可以跟着老师讲课速度进行系统全面的复习,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同时多做自己的练习题,把不会的内容搞明白,不明白的可以问老师,实在太难的题目就先放弃,高考数学百分之八十是基
展开详情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高三语文
思维流动、充满智慧,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魅力的灵魂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用智慧拨动学生求知的渴望,点燃学生求知的激情。当面对学生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理解时,教师要灵活机智地处理,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模
展开详情

高二生物五大复习方法

高二生物
(1)联系经典实验。教材中介绍的许多经典实验,如生长素发现,孟德尔遗传实验,米勒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等等。这些经典实验中较详尽地介绍了实验设计原理,过程,结果等,体现了科学家严谨踏实的研究风格,值
展开详情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第

九年级语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展开详情

小升初作文:我眼中的学校

六年级语文
我心目中的校园是一个美丽而令人神往的地方。我要把学校的大门设计成凯旋门,让人一看就感觉非常的大气上档次。学校的门口不需要站着威严的保安,只需要把它设置成自动门。学校把每个师生的指纹储存在电脑里,学生每
展开详情

关于爱的名言

名人名言
1、人生是花,而爱便是花的蜜——雨果2、爱,可以创造奇迹。---(英)莎士比亚3、爱如果为利己而爱,这个爱就不是真爱,而是一种欲。---爱德门4、爱是女人出行的勇气,爱是女人凝视的星星,爱是女人航行的
展开详情

中考语文满分作文_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考答题模板

备考资料
太阳慵懒地拨开厚厚的云层,把阳光洒向大地。这是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楼上贪玩的小男孩不听妈妈的话,随意地玩着小雏菊的种子,一颗种子调皮的从他的小手中滚落到庭院中,安安静静地躺在草地上,但它没有得到阳光的恩
展开详情

青鸟读后感优秀范文

高一语文
《青鸟》作者莫里斯梅特林克,1889年出版了诗集《温室》先后又发表了戏剧《马雷娜公主》,《群盲》,《坦达吉之死》,《青鸟》等。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奇尔奇尔和米琪儿寻找青鸟的故事。最近我读了《青鸟》这本书。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迈克尔·乌马纳 高效学习数学的方法 高考历史大纲:加大“原因”考查与研究高考新理念 朋友成语(甄选10篇) 贞观之治教学反思(精编8篇) 成长的故事600字作文高二 生命的魅力700字优秀作文 华罗庚的数学故事(热门8篇) 教师节演讲稿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心得体会范文 高考答题技巧理综 敬业奉献好人事迹材料 虚拟语气英语语法知识点 下雪的早晨教案(汇集7篇) 你是我的一本书中考高分作文600字 两人三足教案(汇编15篇)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全方位总结 高考倒计时一个月成语复习整理 中彩那天读后感 咕咚的教学设计(精编16篇) 水浒传阅读笔记 高二英语作文范文2022 初一听力最常见的的英语对话 冬季散文(集锦15篇) 初三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 高考语文语意连贯题的10大解题技巧 2022年军训新生个人感悟范文 有关八年级英语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实习报告范文1000字 会吸水的纸教案(汇集3篇)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新年好教案(通用15篇) 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作文 学校高一军训总结 家长须知的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孙权劝学读后感700字范文 祖国风光的谚语大全(集锦5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范文 水母美术教案(必备15篇) 许三观卖血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00字 2022高考各科考点预测及备考建议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 昆虫记阅读笔记 高考政治复习考点分类总结 精神的阅读题答案 考试之后作文 张桂梅先进事迹材料 2022班主任实习个人工作报告 必修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精编8篇) 高考生物备考方法大全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汇编20篇) 班主任教育经验心得体会 做文综历史解题技巧(汇集4篇)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范文 乙酸说课稿(集合3篇) 芬兰狐狸犬 亲情永不下岗500字小学作文 期中考试作文300字 实用的中考作文 赞美医护人员诗歌朗诵(通用19篇) 芒种的古诗(合集15篇) 初一第一天军训日记500字 编部版一年级语文基本知识点 2022年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总结 考试我想对你说作文 会飞的教室读书心得范文 普通话话题作文(精选10篇) 高中英语一轮复习的方法指导 小布头奇遇记读书心得体会 2022高中军训心得体会范文 2022年五四青年节活动策划案六则_五四活动 笑猫日记读书笔记 有关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语文期末考试总结(优选18篇) 高二读后感大全800字 写小学毕业考试作文400字 塞下曲教学设计(合集4篇) 考研调剂失败后的四大出路 初中文言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六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及答案 高三数学函数知识点 语文阅读《露珠》阅读答案 期末考试四年级命题作文 心中的梦想600字精彩作文 中国地理概况记忆口诀 感恩教师800高一作文2022 超市做销售员的实践心得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反思(集合3篇) 计算机二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于小猫咪的小学四年级作文 jqx课件(汇集6篇) 写小学毕业考试作文400字 选择自己的路800字范文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及答案(精选6篇) 电子邮件英语作文(精品6篇) 实践劳动心得体会 学生军训的感受600字 迈向成功励志名言 六年级经典谚语大全60句 把时间留住500字小学作文 有关人生的格言 雅思英语口语话题(甄选15篇) 黄冈中学学生学习方法 幼儿园教育笔记 品味人生550字五年级作文 注册会计师求职信范文 描写热闹场面的成语(汇集4篇) 故事会h(集合20篇) 小学四年级作文:家乡的过桥米线 古诗乞巧(合集12篇) 《鲁滨孙漂流记》读书笔记 高考英语学习计划 开学第一课安全班会教案(甄选15篇) 诗歌教案(精选19篇) 多彩的活动六年级作文450字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八下历史复习提纲(汇集6篇) 科目2考试流程(甄选4篇) 小学四年级英语各类单词 陈安之名言名句 90学时英语培训实践心得 生命生命第一课时教案(集锦3篇) 高一收获作文800字范文 关于二年级写景作文范文 高考语文作文技巧_高考语文作文技巧 初中生军训感言500字 电磁波谱教案范文 母亲节赞美母亲的诗歌朗诵十首 高三关于志存高远的作文范文 昆虫记学生读书笔记 s版小升初语文缩句练习 初一新生军训小结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500字 师生故事500字初中作文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与初中物理学习技巧 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反思(集合3篇) 笔记本电脑的自述作文 感恩中邂逅为题500字小学作文 关于姐姐的六年级作文 排排队教学反思(汇编5篇) 小心用电教案(优质10篇) 《鲁宾逊漂流记》五年级笔记 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感悟高三作文800字 大学生保险实习心得 考试的优秀作文 幼儿园教师的优秀读书笔记 十佳优秀学生事迹材料 接力跑教案(实用5篇) 吉祥成语大全四字成语(汇总5篇) 高中语文《苏武传》教案大全 高三期末考试作文 绿野仙踪读书心得体会范文300字 小动物怎样过冬教案(精品7篇) 高考语文必考重点知识归纳 考前睡眠小贴士:高考期间身体出状况怎么办? 小学英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雷电颂教学反思(通用8篇) 霸气句子短句(推荐3篇) 社区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范文 高中数学简化运算技巧(汇编5篇) 有关高考英语作文写作的技巧 工地顶岗实习周记 疫情教案(集合16篇) 故乡的榕树教案(必备5篇) 《鼓人》散文阅读答案 欣赏沿途的风景600字七年级精彩作文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小学二年级日记:帮妈妈做饭 《玻璃球游戏》读书笔记 高三以谦虚为话题优秀作文 八年级期末考试作文 认识元角分教学反思(精编5篇) 房子美术教案(精品20篇) 诗歌会活动方案(通用5篇) 最新大学生英语演讲稿范文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古诗谐音(汇编3篇) 实践心得体会 考试后感想(汇编15篇) 小学作文劳动的乐趣作文500字 2022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读后感范文 励志文章:只要自己不放弃 初二英语下册的语法知识 坚持不懈的中考作文800字 的故事作文400字(通用16篇) 高三年级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 我爱我的祖国诗歌(汇总14篇) 新编一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认识图形教案(精编16篇)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有关人物的成语(精品9篇) 必修五单词表(甄选4篇) 大自然的美作文 计算机实习日记范例 关于梦的六年级英语作文 高中生社会实践心得 承诺600字精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