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训诂学的著作有哪些种类?

首页

训诂学的著作有哪些种类?

训诂学的著作有哪些种类?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22-04-26 23:45:19
  •   王念孙
    《广雅疏证》
    王念孙(1755—1823)清经学家、训诂学家。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嘉庆进士,官户部郎中。长于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于《尔雅》用力最久。撰《尔雅义疏》、《山海经笺疏》,援引各书,考释名物,订正讹谬。
      另有《易说》、《书说》、《郑氏礼记笺》、《春秋说略》、《竹书纪年校正》等。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1735—1815
    )清金坛(今江苏省金坛县)人。字若膺,号茂堂。
      师事戴震。段氏在清顾炎武、江水古音学基础上,分古韵17部,以序数标目,如果用一般的韵目,就是:一之,二萧,三尤,四侯,五鱼,六蒸,七侵,八覃,九东,十阳,十一庚,十二真,十三文,十四元,十五脂,十六支,十七歌。段氏古韵分部独见有三:一,支、脂、之三分;二,真、文分立;三,侯部独立。
      此外段氏于古韵研究有三个特点。一是在韵部次第上,他第一个变更《广韵》之序,而依声音的远近定17部顺序。二是主“合韵”之说,即称声音相近的异部相押为“合韵”。三是既从顾氏以入声配阴声,同时又主“异平同入”说,即以声音相近的韵部同入。段氏对古四声也有独见:认为古四声不同今韵;认为古无去声,古平上一类,去入一类。
      段氏继承顾、江二氏以谐声偏旁求古音的方法,提出“同声必同部”的理论。段氏研究古音有一个目的,即由古音之明进而通古经传假借、转注,把古音作为研究文字训诂的工具。段氏在古音研究上的不足之处,首先是古韵分部仍有疏漏。他晚年已知分部未密,对清孔广森的东冬分立,清江有诰的侯部有入声,戴震、王念孙的祭部独立,都能相从。
      其次,第七部侵、第八部覃、第十二部真有入声,与他的入声配阴声之主张不一致。第三,“异平同入”中有不当者,一是元音相近的韵部同入;二是收音不同的韵部同入。前者如之、萧同入,后者如真、耕同入。段氏古音学著作主要有《六书音均表》5篇。《清史稿》有传。
      
    郝懿行
    《尔雅义疏》
    (1755—1823)清经学家、训诂学家。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嘉庆进士,官户部郎中。长于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于《尔雅》用力最久。撰《尔雅义疏》、《山海经笺疏》,援引各书,考释名物,订正讹谬。
      另有《易说》、《书说》、《郑氏礼记笺》、《春秋说略》、《竹书纪年校正》等。
    其它可以参看李建国《汉语训诂学史》的第五章:《训诂学的复兴——清代》,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高***

    2022-04-26 23:45:19

  • 2017-09-05 21:30:16
  • 训诂学的著作大体有两类:一类专门解释某部著作,如《毛诗传疏》《论语注疏》《春秋左传集解》《韩非子集解》;一类是搜集词语分类编排,进行解释的词典,如《尔雅》《方言》《释名》《广雅》。

    嫒***

    2017-09-05 21:30:1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