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得了强迫怎么办

强迫症

我总是强迫想着过去尴尬的事,丢脸的事。怎么办啊?
k*** | 2011-01-08 18:38:35

好评回答

2011-01-08 19:41:56
1*** |2011-01-08 19:41:56 274 155 评论
转的,我觉得不错~~


有句话很经典“生命只能背负必须得东西,背负太多就无法飞翔”不能太追求完美。


(转)我七年的强迫思维痛不欲生。
但我凭自己的毅力自己克服了!
以下是心得,希望对所有强迫症的朋友有所帮助。

首先推荐一句话是——在乱成一团的时候要让自己静下来,不能继续敷衍,要找到自己的心,找到问题的源头,强迫症其实就

是你有心结没有解开,以致又产生了其他心结,强...

查看全部>>

转的,我觉得不错~~


有句话很经典“生命只能背负必须得东西,背负太多就无法飞翔”不能太追求完美。


(转)我七年的强迫思维痛不欲生。
但我凭自己的毅力自己克服了!
以下是心得,希望对所有强迫症的朋友有所帮助。

首先推荐一句话是——在乱成一团的时候要让自己静下来,不能继续敷衍,要找到自己的心,找到问题的源头,强迫症其实就

是你有心结没有解开,以致又产生了其他心结,强迫症逃避苟且都不行,必须解开,这个最重要。平时多闭上眼睛感受这个世

界,听听身边的风吹,鸟鸣,看看自己的心灵有没有丢失。想想自己的心,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善恶,都是自己支配,没有谁

强迫你,没有谁惩罚你,更没有什么虚无的东西。一切都是自己在和自己过不去,找到最初的美好,找到自己丢失的,按自想

要的生活去生活,看看简单的世界让自己变成了多么复杂的地狱,想想自己为什在和自己过不去,为什么不放过自己,不要惩

罚自己,要让自己心灵宁静,自己的生活要自己做主,靠自己的毅力什么都可以。

我最大的问题是希望所有人都好,每天想对别人的说教没完没了,不知善与恶的度,和自己应做的助人的度。
我的方法是:

第一步:不要老想,首先对自己所有想要说教的冲动不加理睬,带着这些学习、生活。又要想的念头就尽量转移注意力,要多

想想自己的理想,责任,让一些美好的东西引诱着自己,有了重要和值得欣喜的事情去做就不会专进牛角尖出不来了,另外要

想想摆脱后的轻松,为何惩罚自己,放过自己前途世界都是光明的。只要心情平静,不去多想,就没事。苟且的安宁也是安宁

。所有的痛苦都是我把它们看的太大,越想越迷茫,陷得就越深,想把一切处理妥当是自找痛苦。只要不放在心里,就没什么

可以伤害我,人要放过自己,除了自己没人可以伤害得了自己,我也要放过自己。

如果第一步不行,摆脱不了强迫,就说明自己被一个思想控制的很深,就必须要用第二步:

一定要从本质上问自己为什么要强迫,不是单个的症状,而是诱发这一切的根本原因,从最根本处掐断一切痛苦的源头。其实

一切都很简单,强迫患者纠结的通常是自己的想法会不会发生,比如强迫洗手,他们真正放不下的不是自己的手不干净会引发

什么问题,他们是陷在想尽办法说服自己所担心的不会发生,但他们总会找到那万分之一的可能说明所担心的问题会发生,所

以他们的强迫就在于专进了自己假想的问题会不会发生的牛角尖里了。其实只要他们走出来看看问题的源头就会发现自己的担

心没有意义,饭前洗手吃饭就行,大家都是这样,没人会因此而死掉,既是会因为偶尔的失误生病了,又怎样?总比让强迫症

折磨得自己舍命不如死的好吧。解决强迫症的通常就是简单的一句话,是很简单而公认的道理,如果需要太复杂的方式来说服

自己,那通常都不能解决问题,通常是自己又限进了理性的怪圈。正常人的生活方式常常是强迫的同志要用来说服自己的真理

。比如我真正痛苦的不是自己无休止想帮助人的冲动,而是自己的想法做了之后会不会对别人产生好处,我是在想尽办法告诉

自己没必要做这些,如此就陷入了痛苦的怪圈。其实我只要想一下自己彻底摆脱这种想法又会如何,想好最坏的打算,并接受

它,这是最根本的环节。比如我就告诉自己为何做老好人,我不做了,怎么着吧!正常人的生活没有我这么痛苦,我只是很渺

小的在历史长河中一人,我坳不过规律,大家的法则才是顺应历史的才是正确的选则。过正常人的生活才快乐,让所有人去尝

自己的因果,只要我不惩罚自己就没人来惩罚我,世界原本就有佼佼者一说,原本就有三六九等之分,原本就各有分工,什么

样的人都有用。我就是没有放过自己而已,我只是子不停的和自己过不去而已,我自己要让自己支配,我是自己主人,我不惩

罚自己,谁还管我,我干嘛不让自己快乐呢,什么好的坏的,我心灵宁静就行。这就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不要掉进逃避问题

想尽办法告诉自己问题不会发生的怪圈里。每个人都最了解自己,找到自己问题的源头就可以了,这个只能靠自己。

其实平时要多做放松自己的事,比如我就上上网,看看电视,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觉得自己脑子乱的没能力交流,要多参加集

体活动,多和别人聊天,可以去ktv等地方放松自己。多融入集体,一起happy是一剂良药。

平时别想自已经失去的,强迫的痛苦还让自己变得深刻了呢,想想摆脱强迫后的畅快,世界的美好,用毅力让自己成功,相信

自己可以的,不再要求完美,接受有缺点的自己,不再让自己的思维伤害自己,自己的大脑自己做主。

有句话很经典“生命只能背负必须得东西,背负太多就无法飞翔”不能太追求完美。

强迫的同学其实爱反复确认,明明说了没必要,之后还是不放心,再去想,其实这个时候就要克制住,在第一次确定没必要时

就告诉自己以后不再去想,已经确定了没必要,不然又掉尽圈里,越想越不明白。不过实在痛苦的不行,就因情况而定。这些

其实都说明自己的强迫还没好,要找源头的问题,找到说服自己源头心结的答案。


其实找个自己信任,尊敬的人,告诉他你的痛苦,让他把你应该做的写在纸上,迷茫时就看一看也不错,自己的思维太专牛角

尖,看看正确的做法,不用多想去做就行。另外之所以要写在纸上是因为谈话容易淡忘。这个方法第我很有效。
另外建议多听听积极的歌,放松心情挺不错。

总的来说就是找到自己的心,找到问题的根源,不要陷进逃避问题的怪圈里,多感受一下简单宁静的世界,这才是真实的。按

照自己的心去生活,是自己在强迫自己,只要你不想,就可以不痛苦。然后想想我为什么要这么痛苦,谁要求我这么痛苦了,

我现在的思维是错的,不要为了万分之一的可能,毁了自己一生。有百分之五十一的可能性告诉自己是对的,就应该去做。要

想除了自己没人可以伤害自己,我要做正常人,大家是快乐的,大家是对的,我没能力去搞特殊。我可以的,我的路我自己走

,我有毅力。
我希望自己的经验可以帮到大家,虽然大家的问题不尽相同,但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事情一通百通。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11-01-08 19:21:22
  • 这个可简单了
    出去干活,累着,困着,睡了,就没心思想了哟
    1*** | 2011-01-08 19:21:22 238 163 评论
    0/300
  • 2011-01-08 18:50:42
  • 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很多患有强迫症的朋友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得到及时的系统的完整的治疗。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心理医生和经济原因。为了能真正帮助这样的朋友,我结合自己成功的治疗经验,花了一定时间,整理出了下面的自救手册。如果它能给强迫症朋友一点实际帮助,也可以减轻由于我无法帮助更多的朋友所带来的自责和内疚了。 
    几乎所有的强迫症朋友都有大量的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历史,很多人对治疗已经失去了信心。但你应...

    查看全部>>

    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很多患有强迫症的朋友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得到及时的系统的完整的治疗。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心理医生和经济原因。为了能真正帮助这样的朋友,我结合自己成功的治疗经验,花了一定时间,整理出了下面的自救手册。如果它能给强迫症朋友一点实际帮助,也可以减轻由于我无法帮助更多的朋友所带来的自责和内疚了。 
    几乎所有的强迫症朋友都有大量的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历史,很多人对治疗已经失去了信心。但你应该知道:过去不等于未来,以前治疗不成功并不意味着将来的治疗也是无效的,下面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经过全世界验证的治疗强迫症的有效疗法,当然自己操作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也只能靠各位朋友自己的决心,意志力与领悟力了。 
    
    ◆ 强迫症形成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当某一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与自身的焦虑、痛苦或恐惧同时出现时,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就与自身的焦虑、痛苦或恐惧联系在一起了,通过条件反射,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就具备了使人焦虑、痛苦或恐惧的能力。当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具有闯入性,就是不可预知的无法控制的闯入我们的大脑时,就形成了强迫思维。 
    
    第二阶段 
    
    为了缓解这种焦虑、痛苦或恐惧回避和逃避行为就产生了,而且如果回避和逃避行为成功的缓解了这种焦虑、痛苦和恐惧,这些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一直保持下来。如上面所说,强迫思维往往具有闯入性质,所以很多引发强迫思维的情境难以真正回避,这时就会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方式,比如仪式行为,来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这些仪式行为也因为能够暂时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而持续存在,我们就会认为这些仪式行为是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的唯一的有效方法。最终形成强迫行为。 
    
    在实施了强迫行为之后虽然焦虑、痛苦或恐惧得到暂时缓解,但我们马上就会后悔与自责,这使焦虑、痛苦或恐惧再次提高。由于后悔和自责,在下一次要实施强迫行为之前,我们就会极力控制和阻止,但最终失败还是实施了强迫行为,就再次陷入了后悔与自责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激烈的内心冲突就是强迫症朋友的最大痛苦来源。 
    
    ◆ 自救步骤 
    
    一、确定自己的恐惧线索 
    
    1、 外在线索 
    大多数强迫症朋友恐惧他周围环境中的某个事物,比如某物体、人或者情境。如某一强迫洗澡的朋友,经过分析其实自己恐惧的是爱滋病病毒,害怕自己携带这种病毒并传染给家人。所以每次从外面回来必须长时间的洗澡。这里,爱滋病病毒就是他外在的恐惧线索。 
    
    2、 内在线索 
    一些让人感觉羞耻或者厌恶的内在想象、冲动或者是一些抽象的想法,也能引起人的焦虑和痛苦。这一类就是内在的恐惧线索。比如,想伤害自己或亲人的冲动,开车时想撞人的冲动,不反复的去做某一动作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发生等等。 
    
    外在线索和内在线索并不一定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有些人只有外在线索,有些人只有内在线索。 
    
    二、确定自己的回避行为 
    
    强迫症朋友为了降低自己的痛苦和焦虑,对于可以引发自己恐惧的情境或事物往往采取回避行为,这一点和恐惧症朋友一样。自己要找到自己的所有回避行为。 
    
    三、 确定自己的仪式行为 
    
    仪式行为是为了减轻由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和痛苦而采取的一种仪式性的行为。仪式行为可以分为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外显仪式行为比较好识别,如反复洗手,反复洗澡,反复检查等等;内隐遗失行为识别起来相对困难,如某人没有外显的反复检查锁门的行为,但每次锁门后他都不放心,这时就会在头脑里数1、2、3、4、5,数3遍以后就认为好了,门已经锁好了。这种在头脑里数数的思维就是他内隐的仪式行为。 
    
    四、确定恐惧等级 
    
    面对一个情境或事物一点都不恐惧,记0分,极度恐惧记100分。把第一步所确定的恐惧线索依次打分,然后把恐惧线索按得分高低进行排序,每十分一个等级。 
    
    五、进行系统脱敏 
    
    使自己反复地长时间暴露于恐惧的想法和情境中,这样会给自己提供丰富的信息,打破原来的错误连接,矫正一直持有的负性评价,最终促进自己对先前的威胁性刺激形成习惯化。使自己体验到并相信你所恐惧的东西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可怕,后果也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最终建立正常的行为反应模式。 
    
    系统脱敏要从恐惧内容中等的情境开始,然后逐渐提高情境的难度,最后面对最恐惧最痛苦的情境。这个过程最好有治疗师一起参与,或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进行。整个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认知调整。暴露的频率要足够多,每次暴露的时间要足够长,否则达不到效果。 
    
    六、阻止回避行为 
    
    通常情况使人暴露在其恐惧的情境中,会让人感觉到焦虑和痛苦,所以极力回避这种环境。这时必须靠自己的意志力或其他人的帮助来阻止回避行为的发生,只要在恐惧的情境中暴露的时间足够长,这种焦虑和痛苦就会缓解。经过反复大量的脱敏并阻止回避行为的发生,最终对这类情境就不再恐惧,建立正常的行为模式。 
    
    七、严格控制仪式行为的发生 
    
    强迫思维让人产生痛苦,仪式行为则能减少这种痛苦。如强迫洗手和反复检查的朋友,其痛苦和焦虑在实施了仪式行为之后获得缓解,结果就认为这种仪式行为是缓解焦虑和痛苦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从而使仪式行为得以固着和发展。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打破这种仪式行为与缓解痛苦之间的错误连接,使人体验到并相信不实施这种仪式行为其痛苦和焦虑也能得到缓解。 
    
    处在焦虑和痛苦的情境中,你会想通过仪式行为来缓解这种焦虑和痛苦。这时要靠自己的意志力或他人的帮助来阻止仪式行为的发生,这样反复练习你会发现,其实不进行仪式行为焦虑和痛苦也会缓解。最终使仪式行为不再出现。 
    
    八、避免新的仪式行为的产生 
    
    由于阻止仪式行为你会焦虑和痛苦,所以很多时候你会不由自主的出现新的仪式行为。如,控制住了自己不去反复洗手,这时你会不知不觉的进行反复搓手来缓解焦虑和痛苦。要及时发现这些新的仪式行为并进行阻止。 
    
    
    注: 
    1、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治疗的是强迫症的不同方面,所以这两步都必须进行。 
    2、暴露的频率要足够多,每次暴露的时间要足够长,最好有其他人的参与。 
    3、整个过程中的认知调整是防复发和保持长期疗效的关键。 
    4、由于这种疗法短期内会使人更加焦虑和痛苦,所以必须有足够高的治疗动机和改变的决心,要作好“忍受暂时的痛苦,带来长久的解放”的思想准备。 
    5、有酒精依赖或物质滥用的朋友、有严重错觉和妄想的朋友、以及有严重抑郁症的朋友不适合以上疗法。
    沉*** | 2011-01-08 18:50:42 266 157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精神心理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