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诗经里的主要表现手法

首页

诗经里的主要表现手法

"赋,比,兴"
这三个都是什么东西啊??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9-25 22:07:18
    赋,陈述、描写。
    比,比拟、比喻。
    兴,先说其他的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铺陈。
    

    q***

    2005-09-25 22:07:18

其他答案

    2005-09-27 15:35:06
  •   《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曾为汉乐府民歌、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直至宋元明清的一代又一代诗人所发扬光大。
    特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并为李白、李贺、苏轼、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优秀诗人继承并发扬光大。
       特征:善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情。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西周初(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儒家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即指当时15个王国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是《诗经》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部分;“雅”是朝廷乐曲,有“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曲,有“周颂”、“鲁颂”、“商颂”。
      “雅”和“颂”,都是统治阶级在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 《诗经》形式多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常以重章叠句加强抒情效果。它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描写他种事物以引起下面的正题。
       。

    f***

    2005-09-27 15:35:06

  • 2005-09-25 10:37:14
  •     关于赋、比、兴,与风、雅、颂一起,在《周礼》中被称为“六诗”,在《诗大序》中被称为“六义”,古今不少学者对其本义进行了探讨,解释很多。到宋代,朱熹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我***

    2005-09-25 10:37:1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