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仲裁和其他代替诉讼的关系

首页

仲裁和其他代替诉讼的关系

有详细解答吗? 高手在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3-13 21:56:36
      解决一个纠纷通常有:诉讼、仲裁、调解三种做法。
    诉讼通常是到法院起诉,由法官组成法庭来审理,作出判决书,在上诉期过了后,判决书立即生效。如果败诉方不执行该判决书,则胜诉方可以凭此判决申请执行。
    诉讼适用于各种法律纠纷。
    仲裁则是到专业的仲裁庭或仲裁委员会进行。
      我国主要是劳动人事纠纷和商事纠纷。在劳动仲裁中,仲裁程序是必经的程序,也就是说当事人必须先到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仲裁决定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都没有不服,则该仲裁决议生效,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对仲裁决议不服,则当事人可以起诉到法院再申请诉讼。
      如果劳动纠纷没有经过仲裁程序的话,法院不会受理劳动案件。在商事仲裁中,与劳动仲裁不同的是,当事人可以选择直接起诉或直接仲裁,仲裁不是起诉的前提。而且仲裁的选择必须双方都认可的。通常是由当事人双方各选一名仲裁员,再加上另一名仲裁员,构成仲裁庭。
      仲裁员通常是在委员会提供的一些专家中选择。属于民间性质。但是一旦仲裁决议生效,则具有强制力,一方当事人不执行仲裁决议,则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调解有私下调解和法庭调解。私下调解没有效力,可以反悔。法庭调解或仲裁庭调解则是具有法律效力,二者都是在诉讼或仲裁的过程中进行。
      在调解书作出后,若当事人不履行,则可申请强制执行。

    y***

    2006-03-13 21:56:36

其他答案

    2006-03-13 22:27:45
  • 仲裁是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所达成的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方进行裁判的争议解决制度和方式。
    仲裁是一种解决财产权益纠纷的民间性裁判制度,不同于司法、行政途径,也不同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和当事人的自行和解。
    其具有自身的特点:自愿性、专业性、灵活性、保密性、快捷性、经济性、独立性。尤其应当注意:仲裁是一裁终局制、协议仲裁制、或裁或审制。
    但是,我国法律规定有两种纠纷,施行仲裁前置程序:劳动纠纷(向各地、市、区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1***

    2006-03-13 22:27:45

  • 2006-03-13 21:47:54
  • 仲裁是一种民事、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它是一种依据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而产生的纠纷解决形式,但它有一个前提:纠纷的双方必须是平等的主体,如两个企业之间,个人之间等等。此外仲裁具有排除诉讼的特征,即提请仲裁的纠纷不得通过诉讼去解决,且仲裁是具有一裁终局的特点。而诉讼只是一种通过法律的裁判解决终端的办法,诉讼实行二审终审的制度。

    海***

    2006-03-13 21:47:5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