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吕克贝松拍过那几部电影

首页

吕克贝松拍过那几部电影

列一下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6-08-05 14:39:07
  • 《倒数第二》Avantdernier,L`1981《最后决战》Derniercombat,Le1983《地下铁》Subway1985《碧海蓝天》Grandbleu,Le1988《妮基塔》Nikita1990《亚特兰蒂斯》Atlantis1991《这个杀手不太冷》Leno1994《第五元素》TheFifthElement1997《圣女贞德》The 《天使A》Angel-A2005《亚瑟》2006,12月31日在法国上映以上是吕克贝松作为导演拍摄的其他宣传上以吕克贝松为卖点的电影,他只是监制或制片的身份,不算做他的电影,他在法国有自己的制片公司,叫欧罗巴电影公司。这些他以监制或制片的身份拍摄的电影,基本是他的公司投资拍摄的。

    1***

    2006-08-05 14:39:07

  • 2006-07-25 15:18:30
  • 最近还有一部《天使A》

    b***

    2006-07-25 15:18:30

  • 2006-07-24 20:29:31
  • 《第五元素》《圣女贞德》《杀手里昂》《碧海蓝天》《尼基塔》《出租汽车》《大西洋人》《地铁》《最后的战斗》《霹雳煞》
    

    为***

    2006-07-24 20:29:31

  • 2006-07-24 10:07:50
  • 这个导演很有个性的,最近还刚来过中国,与姜文作过一个采访。
    他曾经对外宣扬一生只排10部电影,但是现在看来是不可能这么少了,那也是对我们影迷的好事啊!
    我看过的有“圣女贞德”,“第五元素”这两部的女主角都是一样的。 “这个杀手不太冷”很著名,女主角和男主角现在在好莱坞也很红,其他不怎么清楚了。

    田***

    2006-07-24 10:07:50

  • 2006-07-21 21:44:16
  • 《第五元素》《圣女贞德》《这个杀手不太冷》《碧海蓝天》《出租汽车》《亚特兰帝丝》《地铁》《堕落花》 

    梅***

    2006-07-21 21:44:16

  • 2006-07-20 16:40:41
  • 《第五元素》《圣女贞德》《杀手里昂》《碧海蓝天》《尼基塔》《出租汽车》《大西洋人》《地铁》《最后的战斗》《霹雳煞》 

    叛***

    2006-07-20 16:40:41

  • 2006-07-20 16:30:43
  •   吕克贝松生于1959年3月18日法国巴黎,他幼年时代很长时间是随着作潜水教练的父母周游列国,所以他的童年生活几乎是在水中度过的。这种童年生活给他的印象和启发是极其巨大的,最明显的一个成果就是使他将来孕育出他的成名作《碧海情》。
      吕克贝松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创造力,他的《碧海情》、《第五元素》等片据说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打过草稿了。
      他17岁潜水时出过一次事故,以后不能再长时间潜水,于是放弃潜水运动,计划改行成为研究海豚的海洋生物学家,于是他回到自己出生地巴黎。18岁的贝松第一次享受现代生活,甚至包括极为普通的电视。他逐渐发现,只有电影才能满足他对多种艺术的兴趣。不久,他开始在各种不同的电影中打各种零工,后来又到美国去了三年。
      当他再次回到巴黎后,他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不久正式命名为“皇太子影片公司”。   吕克·贝松的影片几乎都是自己编写剧本、自己公司制片,虽然影片大部分属于美式娱乐片,但自编自导甚至自制的制作方式却是作家电影的典型。   贝松的崭露头角之作是1983年的《最后的战斗》。
      这似乎是一部关于未来的影片,但片中的世界并不能看出现在人类社会的延续性,片中有大量对人类未来的富于想象力的寓言性悲观描写。接下来是一部以巴黎地铁为背景的惊险片《地铁》,想象力仍然是影片最大的特色,这也显示出贝松成年后才接触地铁的特异思考和想象。
      同上一部影片相似的是,影片中再次出现了一个个人的世界,这个小世界与我们普通人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有自己的生存规律。贝松在影片中充分展示了自己对好莱坞惊险片、歌舞片等类型片的欣赏和富有创造力的模仿。   1988年,吕克·贝松执导了自己早期电影中最成功的影片《碧海情》。
      可以看出,贝松在影片中融合进了自己的一些童年经历和少年梦想,成功塑造出一位以大海为家,以海豚为友的年轻潜水员杰克·马约尔的形象,片中有大量优美的水下摄影,表达了贝松自己对大海的热爱之情。该片在当年恺撒奖评选中获得最佳音响和最佳音乐奖。在受到众多观众的热烈请求之后,贝松后来还发行了一个长达3小时的版本,加进了很多拍摄的素材,包括这个超长版本,在巴黎地区就有200万人次观众看过这部影片。
      可以说,这部影片取得了辉煌的成功。   相隔两年多以后,贝松再次推出自己的又一部力作《尼基塔》(堕落花)。这是把一个毫无前途的女犯改造为超级女间谍的好莱坞式的离奇故事,影片上映后不仅票房掀起狂潮,而且还获得多项法国凯撒奖提名和奖励,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同年,贝松还以个人方式制作了一部《亚特兰提斯》的影片,他不仅自己导演,而且自己亲自担任摄影指导和剪接,可惜影片并没有掀起大的反响。   1994年,贝松再度出击,以《这个杀手不太冷》(杀手莱昂)轰动整个世界影坛。观众争相到影院观看这部既有狂暴的枪战场面,又有绕指柔情的暧昧老少恋的异国风味的好莱坞式大片。
      主演雷诺和波特曼也一举成为世界级偶像明星。   如果说贝松正是一步步走向好莱坞,并以自己个人风格的大片向好莱坞宣战的话,那么1997年的这部《第五元素》也可以说是贝松与好莱坞的一个媾和成果。不仅影片模式已经完全好莱坞化了,而且故事发生场景也是在纽约,拯救人类和地球的也是好莱坞明星布鲁斯·威利斯。
      除了关于未来的某些独特的想象力可以看出贝松的个人痕迹之外,影片完全可以归到好莱坞生产的一大堆科幻片队伍里去了。但不管怎么样,该片还是在1997年成为了法国电影票房冠军,全球总票房超过2亿美元,并且获得戛纳电影节的技术奖。   接近世纪末,贝松突然以好莱坞史诗片的模式运作完成了一部大制作的古装片《信使:圣女贞德的故事》。
      要知道德莱叶和布莱松的“圣女贞德”都是电影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作品,而且几年前贝松的法国前辈雅克·里维特刚刚拍过一个版本,美国的版本也刚刚完成,贝松有把握挑战这些高手吗?这几乎是所有观众和影评人的疑问。   其结果,这部豪华的大制作只能令我们看到了一个稍稍有别于美国版本的“圣女贞德”。
      两部影片的很多情节和细节都十分相象,恐怕其中还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幕后新闻。贝松新女友米拉·乔沃维奇的表演沿袭了一些《第五元素》中的风格——神经质、惊慌、脆弱,这种处理的结果使这个版本的贞德几乎是最另类的,整部影片中她都能令人感到疯狂和迷乱。
      
      圣人和疯子就是一线之隔,也许贝松就是这样认为的。除此之外,影片就几乎没有多少好说的,我们看到了一个世纪之交法国的西席·地密尔式的豪华巨片。对了,影片最后出现的、由达斯廷·霍夫曼饰演的上帝的使者,算是贝松对贞德题材的一个“特殊处理”吧。   贝松早就曾经宣布,自己只导演十部电影,如今九部已经过去,第十部会怎么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这位如今最著名的法国导演的“最后一枪”,成绩如何吧! 。

    D***

    2006-07-20 16:30:43

  • 2006-07-20 13:18:25
  • 全是木偶,骷髅之类的

    龙***

    2006-07-20 13:18:2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电影 相关知识

  • 吃喝玩乐
  • 娱乐休闲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