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以“沁园春”词牌名的自己写的诗歌??

首页

关于以“沁园春”词牌名的自己写的诗歌??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1-10 01:42:29
  •   太多了,《沁园春》只是词调名,词调又叫词牌。一种词调有一定的格律,作者按照这种格律去填做,叫做“填词”。  
    词调:
    词分小令、中调、长调。《沁园春》属于长调,分上下两阕,也叫双调。词调起初一般是题目,后来仅仅表示一定的格式,与内容无关,于是作者另标题目“长沙”“春”等等。
      

    另外,不是凑够这样的字数和格式就是词了,几乎每个字的音调和每句的韵尾都是有讲究的,具体限制见相关书籍。现在很多“词”并不是都严格符合这样的要求的,有的有些“打油”。所以附上词格表(⊙表示可仄可平):
    ⊙仄平平(句)
    ⊙仄平平(句)
    仄仄仄平(韵)
    仄⊙平⊙仄(句)
    ⊙平⊙仄(句)
    ⊙平⊙仄(句)
    ⊙仄平平(韵)
    ⊙仄平平(句)
    ⊙平⊙仄(句)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句)
    仄⊙平⊙仄(句)
    ⊙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句)
    ⊙平⊙仄(句)
    ⊙平⊙仄(句)
    ⊙仄平平(韵)
    ⊙仄平平(句)
    ⊙平⊙仄(句)
    ⊙仄平平⊙仄平(韵)
    平平仄(句)
    仄⊙平⊙仄(句)
    ⊙仄平平(韵)

    我们一般知道最著名的毛泽东的两首《沁园春》:《长沙》、《雪》。
      
    再给你几个例子,还有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人的:

    《沁园春•长沙》(1925年) 毛泽东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沁园春·雪》毛泽东(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
    宋-苏轼(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
    野店鸣号,
    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
    晨霜耿耿;
    云山樆锦,
    朝露团团。
    世路无穷,
    劳生有限,
    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
    凭征鞍无语,
    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
    胸中万卷;
    致君尧舜,
    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
    行藏在我,
    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
    但优游卒岁,
    且斗樽前。


    沁园春 辛弃疾
    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沁园春.有感 陆游
    〔题考〕 【后汉书 窦宪传】:“宪恃宫掖声势,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
      ”后沿以“沁圜”为公主第宅之代词,多见于唐人诗文。崔湜【侍宴长宁公主东庄】诗:“沁园东郭外,鸾驾一游盘。”储光羲【玉真公主山居】诗:“不言沁园好,独隐武陵花。”吴颂【代郭令公谢男尚主表】:“门开鲁馆,地列沁园。”本调[沁园春]。当创始于初唐,且出自侯门,可知也。
      万氏亦云:“[沁园春]是古调,作者极盛,其名最显。”又本调亦名[寿星明]。另有[花发沁园春]与本调无涉。
    〔作法〕 本谓一百十四字。起首三句均四字,上两句句法相同,俱为仄仄平平。(孤字可仄)第三句起平韵,重在第三字,必须用仄,是为拗句。
      第一、二字平仄可不拘。第四、五为四字对句,而加一字豆,第二、四字与第一、三字各可平可仄。第六句与第五句同。第七句四字协韵,平仄恰相反;然第一字亦可平。第八、九句又为四字对句,与[过秦楼]起二句同。第十句七字,第一字不拘,下三字务用平仄平,亦拗句也。
      第十一句三字,应作平平仄,是乃定格。第十二、第十三,实为上五下四之九字句,亦即两句四字对偶而加一字豆;惟平仄不若第四、五句之可移易耳。后阕起首二字协韵,俱平声。次句四字,同前阕次句。第三句八字,上一下七,盖即前阕第十句而加一字豆也。第四句以下全与前阕同。
      
    孤鹤归来,
    再过辽天,
    换尽旧人。
    念累累枯冢,
    茫茫梦境,
    王侯蝼蚁,
    毕竟成尘。
      
    载酒园林,
    寻花巷陌,
    当日何曾轻负春。
    流年改,
    叹围腰带剩,
    点鬓霜新。

    交亲,
    散落如云。
      
    又岂料而今余此身。
    幸眼明身健,
    茶甘饭软,
    非惟我老,
    更有人贫。
    躲尽危机,
    消残壮志,
    短艇湖中闲采莼。
      
    吾何恨,
    有渔翁共醉,
    溪友为邻。

    沁园春
    〔清〕纳兰性德
    瞬 息 浮 生,
    薄 命 如 斯,
    低 徊 怎 忘?
    记 绣 榻 闲 时,
    并 吹 红 雨;
    雕 阑 曲 处,
    同 倚 斜 阳。
      
    梦 好 难 留,
    诗 残 莫 续,
    赢 得 更 深 哭 一 场。
    遗 容 在,
    只 灵 飙 一 转,
    未 许 端 详。
      

    重 寻 碧 落 茫 茫,
    料 短 发 朝 来 定 有 霜。
    便 人 间 天 上,
    尘 缘 未 断,
    春 花 秋 叶,
    触 绪 还 伤。
      
    欲 结 绸 缪,
    翻 惊 摇 落,
    减 尽 荀 衣 昨 日 香。
    真 无 耐!
    倚 声 声 邻 笛,
    谱 出 回 肠。
      

    说明:双调一百十四字,前阕四平韵,后阕五平韵,一韵到底,前阕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后阕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对仗。四个五字句,都是上一下四句法。





    以下资料对你可能也有用:有辛弃疾多首。
      

    E***

    2018-11-10 01:42:2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