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时候要吃饺子,为什么要吃

首页

什么时候要吃饺子,为什么要吃

大家知道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10-10 10:40:34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在冬至这一天,北方地区家家户户一般都吃饺子的.另外, 家里如有出远门的和有亲戚朋友来一般也会吃饺子,如果您有机会来我们这儿,我一定会端上一碗香喷喷的饺子来招待您
    

    1***

    2008-10-10 10:40:34

其他答案

    2008-10-10 13:36:42
  • 过年吃饺子``现在你去超市买,随时都可以吃的啊```````

    金***

    2008-10-10 13:36:42

  • 2008-10-10 13:16:51
  • 以前是“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亦即过年时吃饺子,现在吗,想吃就吃,没有什么正规的讲究。

    不***

    2008-10-10 13:16:51

  • 2008-10-10 13:07:55
  • 各地的风俗不一样,有很多说法,但一般都是在春节正月初一\初三\初五\十五\,(初一饺子,初三合子也包含饺子,初五破五饺子,十五元宵节也吃饺子)头伏(头伏饺子二伏面),冬至饺子.
    在华北地区,过去家里来的亲戚也吃饺子.
    还有就是出远门要吃饺子,从远方回来吃面,取意为接长送短.
    此外,北方有些地区还有过生日头一天晚上吃饺子,第二天吃面的说法,即催生饺子接生面.
    不过,现在很多习俗在改变,想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吃.

    御***

    2008-10-10 13:07:55

  • 2008-10-10 12:48:42
  • 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一种习俗。我们这儿一年中必须吃饺子的日子是:正月初一;正月初五;正月十六;冬至;腊月二十三。
    

    6***

    2008-10-10 12:48:42

  • 2008-10-10 11:46:17
  • 我们这有个说法是:迎客的饺子,送客的面。就是家里来了客人就包饺子,一边包一边聊家常。很好。在其他的就是过年、冬至。现在一般有条件的,想什么时间吃就什么时间吃。没有太大的讲究。

    艰***

    2008-10-10 11:46:17

  • 2008-10-10 11:17:55
  • 可能北方这些地方要吃饺子,我是广东的,我们好像家里过年或团圆从来都没吃过饺子,只有去饺子店才有.
    不同的地方风俗真的完全不同啊.呵呵

    大***

    2008-10-10 11:17:55

  • 2008-10-10 10:48:32
  • 关于吃饺子,风俗不同习惯也不一样。很多地方是大过年才吃饺子,但我们这地方不这样,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做。因为我喜欢吃饺子,只要老公有时间,他就出去买点肉和芹菜或韭菜,回来慢慢地搞它个小半天,包得有滋吃得有味。

    这***

    2008-10-10 10:48:32

  • 2008-10-10 10:27:19
  • 楼上的的两位说的都很对。不过太过于习俗了。若是按照习惯的话,1、家里来了亲戚朋友,在自家吃饭,那么主家最爱包饺子了;2、阴天下雨的时候,一般人们都不出门,有的是时间包饺子,而且,热气腾腾的,吃着也暖和。

    韩***

    2008-10-10 10:27:19

  • 2008-10-10 09:57:30
  • 北方有个风俗出远门吃饺子。家里如果有出远门的,在出行前一般都是吃顿饺子为其送行,一是留个念想,二来祝在外平安顺利!

    原***

    2008-10-10 09:57:30

  • 2008-10-09 16:39:48
  •   1、冬至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2、初一要吃饺子 饺子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食,我们经常吃饺子,特别是大年初一要吃饺子可是你知道饺子怎么来的吗?, 饺子古代叫“娇耳”,民间有一个传说,说的是东汉末年,灾害严重,很多人患病,很多人患烂耳朵病。
      名医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看见瘟疫流行,于是他在冬至那天,找一块空地,搭起医棚,架起大锅,给人们舍药治病,救活了很多穷人。 张仲景的药叫“祛寒娇耳汤”,做法是:用羊肉、辣椒以及一些祛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炖,炖好后,把它们捞起来,剁碎,再用面皮作成耳朵一样的东西,下锅煮好后,分给病人吃。
      人们叫这种东西为“娇耳”。人们吃下娇耳,再喝下一碗汤,便两耳发热热血沸腾,不久烂耳朵病就好了。 张仲景施药从冬至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为了庆祝烂耳康复,仿照娇耳的样子作成一种食品,大家叫它“饺耳”,后来叫饺子。 3、入伏吃饺子 汉代东方朔在给《郊祀记》注释时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开,故为臧伏,因名伏日也。
      ”就是说过了夏至,天气一天比一天短,阴气放射,因为太阳余威还没有过去,压制着阴气,所以天气还炎热。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进入伏天,是头伏第一天,庚属金,庚日避伏,饺子是元宝,是金,金宝长伏,头伏吃饺子谐音谐意就是“元宝藏福”,以前头伏都要到郊区祭祀,祭品就是饺子,头伏吃饺子,既是民俗,又是应时应景的传统食趣。
       。

    1***

    2008-10-09 16:39:48

  • 2008-10-09 16:16:43
  • 团圆的时候,过年的时候。家人一起揉面擀皮包饺子,气氛很好

    夜***

    2008-10-09 16:16:4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