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富不过三代,穷不出五福

首页

富不过三代,穷不出五福

常言道"富不过三代,穷不出五福"是怎样解释的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10-17 10:01:51
      大家可能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词语,但是知道五福是哪五福的人恐怕不会很多。五福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五福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各种各样人生的图景,而真正五福俱全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比如,有的人虽然长寿但是没有什么福气;有的人有权势有富贵但是命不长,有的人有钱但是身体不好或者婚姻不幸福;有的人长命百岁但是一生贫贱。总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贫穷者有烦恼,富贵者照样有烦恼,自古难全美。    我今天要说明的是,在我看来,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在一定事情内的福禄总和大概是守恒的,人的富贵、婚姻、寿命等五富加起来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其中一个多一点,另外一个就可能会少一点。当然了,这种东西是不大可能具体的像数学公式一样定量的计算,这个守恒只是一个大概的规律,大家也可以自己去观察身边的人或当代的名人,看看是不是有这么个规律。    下面来看一个神奇的小故事,是发生在我一个朋友的老家的故事   这家人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兄弟四个一个个都是人高马大、五大三粗,在农村儿子多很占便宜,一般人都不敢欺负,很有声势。
      但是这家人的命运非常不幸,大概八十年代的时候,这家人女儿的老公值班时被人杀了,脑袋都被砍了下来。而四个儿子中的两个,在四五年前相继去世,都是突然死亡,估计是心脏病或脑溢血之类疾病。现在这个很强的一家由于人丁凋零反而倍受欺负。现在要说的是这家人中的一个儿子。
          这个人平时农闲的时候喜欢捉鳝鱼、龙虾、蛇等动物赚些钱,龙虾一两块一斤,鳝鱼和蛇就要贵多了,在夏天他出去晃一天基本上可以赚一两百块钱。奇怪的是,每次他卖了这些动物赚了钱没过几天,她老婆就会莫名其妙的生病,生病花掉的钱与他每次赚的钱数目大致相当,并且略试不爽。
      现在他基本不敢再抓动物卖钱了。    人们经常在某人损失钱财的时候说“破财消灾”四个字来安慰当事人,其实破财消灾是有道理的。按照福禄守恒的原则,破财消灾的原理其实就是把本来要在其他方面遭受的损失(比如疾病,官司等)转化成钱财的损失,而这两种损失大致相抵。
         所以圣人和先贤不厌其烦的教诲我们,不义之财不可取,取来之后必遭横祸,因为这个财本来就不是你的,你霸占了,享受了,必然会在其他方面遭受损失。《了凡四训》也告诉我们,那些遭受奇冤而死的人其子孙往往会骤然发福。所以我们平时一时被人冤枉、一时吃些亏,也不用大呼小叫愤愤不平,是你的跑不掉。
      吃亏是福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你起而报复或用其他方式不择手段的去获取,最终你拼死拼活得到的不过是你本来就该得的东西。殊不知,你在不择手段争取的同时又种下了恶的种子,将来必然会承受新的恶果(比如遭受法律制裁等)。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某某大官被抓,他的老婆、子女和各亲戚连带被抓锒铛入狱。
      他当官本来是件荣耀的好事,却不料为整个家族带来灾难。也有很多为人父母很能干、占尽风光,子女却一无是处。比如李白,据说他的儿子是白痴;再比如写下“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诗人龚自珍的儿子龚橙心甘情愿地带着八国联军去了圆明园,成了中国汗奸第一人。
      另外一个方面,很多贫寒一生的人的子女很有出息,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举不胜举。富不过三代,是有一定道理的。    即便是那些合法赚钱的人也很重视花钱做善事,比如比尔盖茨、李嘉诚等人捐出了大量的钱给慈善事业,他们这样做一方面固然是他们品德高尚、宅心仁厚,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他们这样做实际上也是为自己和后代积德,好让福泽延绵,这个道理有点像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可持续性发展”。
          任何事情都不能太过,太过必然会导致倾危,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是如此。盛极必衰,穷极思变,一个人不可能无限制的享受,一个人不可能把什么好事都占尽了。    最后,引用一句话,希望我们大家一起来共勉之: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福禄必至!。
      

    i***

    2008-10-17 10:01:51

其他答案

    2008-10-17 12:03:13
  • 富了,容易生非,非、不非搅缠下,很多事情结果是失去,所以。

    y***

    2008-10-17 12:03:13

  • 2008-10-17 11:46:22
  •   大家可能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词语,但是知道五福是哪五福的人恐怕不会很多。五福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五福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各种各样人生的图景,而真正五福俱全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比如,有的人虽然长寿但是没有什么福气;有的人有权势有富贵但是命不长,有的人有钱但是身体不好或者婚姻不幸福;有的人长命百岁但是一生贫贱。总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贫穷者有烦恼,富贵者照样有烦恼,自古难全美。    我今天要说明的是,在我看来,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在一定事情内的福禄总和大概是守恒的,人的富贵、婚姻、寿命等五富加起来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其中一个多一点,另外一个就可能会少一点。当然了,这种东西是不大可能具体的像数学公式一样定量的计算,这个守恒只是一个大概的规律,大家也可以自己去观察身边的人或当代的名人,看看是不是有这么个规律。    下面来看一个神奇的小故事,是发生在我一个朋友的老家的故事   这家人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兄弟四个一个个都是人高马大、五大三粗,在农村儿子多很占便宜,一般人都不敢欺负,很有声势。
      但是这家人的命运非常不幸,大概八十年代的时候,这家人女儿的老公值班时被人杀了,脑袋都被砍了下来。而四个儿子中的两个,在四五年前相继去世,都是突然死亡,估计是心脏病或脑溢血之类疾病。现在这个很强的一家由于人丁凋零反而倍受欺负。现在要说的是这家人中的一个儿子。
          这个人平时农闲的时候喜欢捉鳝鱼、龙虾、蛇等动物赚些钱,龙虾一两块一斤,鳝鱼和蛇就要贵多了,在夏天他出去晃一天基本上可以赚一两百块钱。奇怪的是,每次他卖了这些动物赚了钱没过几天,她老婆就会莫名其妙的生病,生病花掉的钱与他每次赚的钱数目大致相当,并且略试不爽。
      现在他基本不敢再抓动物卖钱了。    人们经常在某人损失钱财的时候说“破财消灾”四个字来安慰当事人,其实破财消灾是有道理的。按照福禄守恒的原则,破财消灾的原理其实就是把本来要在其他方面遭受的损失(比如疾病,官司等)转化成钱财的损失,而这两种损失大致相抵。
         所以圣人和先贤不厌其烦的教诲我们,不义之财不可取,取来之后必遭横祸,因为这个财本来就不是你的,你霸占了,享受了,必然会在其他方面遭受损失。《了凡四训》也告诉我们,那些遭受奇冤而死的人其子孙往往会骤然发福。所以我们平时一时被人冤枉、一时吃些亏,也不用大呼小叫愤愤不平,是你的跑不掉。
      吃亏是福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你起而报复或用其他方式不择手段的去获取,最终你拼死拼活得到的不过是你本来就该得的东西。殊不知,你在不择手段争取的同时又种下了恶的种子,将来必然会承受新的恶果(比如遭受法律制裁等)。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某某大官被抓,他的老婆、子女和各亲戚连带被抓锒铛入狱。
      他当官本来是件荣耀的好事,却不料为整个家族带来灾难。也有很多为人父母很能干、占尽风光,子女却一无是处。比如李白,据说他的儿子是白痴;再比如写下“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诗人龚自珍的儿子龚橙心甘情愿地带着八国联军去了圆明园,成了中国汗奸第一人。
      另外一个方面,很多贫寒一生的人的子女很有出息,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举不胜举。富不过三代,是有一定道理的。    即便是那些合法赚钱的人也很重视花钱做善事,比如比尔盖茨、李嘉诚等人捐出了大量的钱给慈善事业,他们这样做一方面固然是他们品德高尚、宅心仁厚,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他们这样做实际上也是为自己和后代积德,好让福泽延绵,这个道理有点像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可持续性发展”。
          任何事情都不能太过,太过必然会导致倾危,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是如此。盛极必衰,穷极思变,一个人不可能无限制的享受,一个人不可能把什么好事都占尽了。    最后,引用一句话,希望我们大家一起来共勉之: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福禄必至!。
      

    b***

    2008-10-17 11:46:22

  • 2008-10-17 11:05:44
  • 因为穷则思变,长期处于困境就会想办法摆脱这种状况。而如果出生环境好,不注意自身修养就容易成为纨绔子弟,玩物丧志。依中国历代有权势或有家业的名士来看,目前貌似只有曾国藩的后人走出了福不过五福的规律。

    a***

    2008-10-17 11:05:44

  • 2008-10-17 10:42:53
  • 富不过三代,穷不出五福。三和五是概数,并不是一定要三代,一定要五代。
    对于富人,如果教育不当,后代容易成为纨绔败家之徒,并且家大业大容易产生纷争。再者,一直当富人也不容易,需要几代人都有绝佳的经营头脑,不然来个金融危机就破产了。因此,往往富不过三代。
    对于穷人,一种人在贫寒环境发奋图强,终于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境,也就不再是穷人了。还有一种人,可能保持在贫寒中继续懒惰着不上进,那么这种人很难成家立业,谁愿意嫁给这种人呢,这户人家可能从此也就人丁凋零、断子绝孙了,这也是一种“穷不过五福”。
    

    支***

    2008-10-17 10:42:53

  • 2008-10-17 10:14:11
  •   富不过三代,穷不出五福 0分
    说这句话的人,真的是胡言乱言。你要看清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有钱有权的人,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小老婆特别多。
    我们来说明的是一个问题的原因,而不是因为是忠是孝的问题。一个富家,挣钱,钱也是有数的。
      而一个花钱的你不用愁,就拿现在的报纸我们就可以听到,说,某某富人啊,结婚就花了很多很多的钱。这我想一定是事实吧?还有,都听说过,某某大明星被人包办。买房子买汽车这也是事实吧?好了,从这来分析,不就是它们走向衰败的开始吗? 再说一下历史中的古代帝王,如果古代帝王搞计划生育了,他下面的打工的没有搞有搞计划生育,过百年之后,就有可能会被其它姓氏的家族取代。
      所以,古代帝王不得不去做些。。。。。。。。。那好,小孩子多了,长大了就一定会争利,就把家当全争光啦。国也败了,业也亡了。这就是一个历史规律。那不是什么气数,那就是规律。 但是,不像说这话的人说的那样,一定要三代,一定要五代。

    1***

    2008-10-17 10:14:11

  • 2008-10-17 09:23:04
  •   我觉得这只是一种明间一种传统的说法,并没有什么依据,我们并不能说富人的子弟一定就是纨绔子弟,俗话说“成事在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虽说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关,但主要还是在于自己的奋斗。

    川***

    2008-10-17 09:23:04

  • 2008-10-16 17:34:20
  • 富不过三代,穷不出五福。
    你这五“福”,应该是五“服”。古时候死了人,亲人要穿丧服。不同远近的血缘关系,穿不同的丧服,一共有五种丧服,故称五服。
    五服也就是五代人。这是过去的老话了,意思是富人家,后人一定是纨绔子弟,一定会败家;而穷人家的子弟肯定要发奋图强,终于会有人混出个人模狗样来。
    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灵验。我自己算来,穷了远远不止“五服”,还在继续穷。

    看***

    2008-10-16 17:34:20

  • 2008-10-16 15:32:22
  • 我看一本书里面讲,这是由财产继承方式的不同造成的.与有些国家实行的长子继承制不同,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传统是诸子分袭制.家里的财产平均分给后辈男性.这种财产均分一方面造成了财产积累机制的消亡,爷爷的财产到孙子辈可能就被分成了十余份. 另一方面助长了均贫富的观念.如果我一无所有,那么我就要把别人的变成我的,至于方法......
    这种说法对不对,大家可以讨论.

    城***

    2008-10-16 15:32:22

  • 2008-10-16 13:22:36
  • 通俗一句话 就是谁也不能总穷下去 谁也不能总富有
    爷爷辈穷不代表孙子辈不行
    爷爷辈有本事不代表孙子辈就行

    玖***

    2008-10-16 13:22:3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