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人按照辈分取名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

首页

古人按照辈分取名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

古人按照辈分取名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3-29 09:35:20
  •   按辈分排列取名法,即同族不同辈分的人选用不同的字,并严格固定下来。凡属同一辈的人,都必须按选定的辈分字取名。
    晋以后,人们的行辈意识显著加强。如齐武帝的17个儿子,名都嵌有“子”字,字都用“云”字。如萧子良字云英,萧子卿字云长等。又如武帝之弟萧嶷(ni)的六个儿子,名也都嵌“子”字,但字一律用 “景”字,以表示与武帝之子同辈不同父,是从兄弟。
      如萧子廉字景蔼,萧子云字景乔等等。 这种一家一户的行辈意识,逐渐演变成凡是同一祖先的族姓,便共同制订出若干个好的字儿,排定顺序,依次使用。这样,同族同辈的人都有一个“共名”,即行 辈区别字,此外又各有自己的专名,只要一看这个行辈区别字,便可知他是哪一代的人。
       比如,孔子家族,在1774年经清乾隆皇帝批准,孔子后裔的三十字辈依次是: 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床繁祥,令德祗垂佑,钦绍念显扬。其中,希字是孔子家族的第56代。孔繁森,由上可知,是孔子家族的第74代。 需补充说明的是,在家族按字辈取名时,有的仅以男性为准则,女子的名字是不入谱的(个别除外)。
      可见,男尊女卑也反映在取名上。 。

    可***

    2016-03-29 09:35:2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