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新课程下音乐学科的教学理念是什?

首页

新课程下音乐学科的教学理念是什?

新课程下音乐学科的教学理念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3-10-25 19:08:10
  • 这个要看,这个老师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了,每个音乐老师教的方法不一样,理解自然也是不同的,因人而异吧。。。

    匈***

    2013-10-25 19:08:10

  • 2013-10-14 14:29:11
  •   新课程音乐教学理念   我国站在音乐学科本体这个角度,按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教育研究中心的精神将音乐教育课程定义为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及评价方式等等在内的各种范畴的总和。我国21世纪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是以这个定义为逻辑起点进行各方面的展开研究的,是一次从理念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管理到实施的彻头彻尾的深入式改革。
      它反映了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融会了多年来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和课程理论方面研究和总结的新理论、新成果。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行的礼仪及符合审美规范的仪表、姿态、举止等应恰到好处,充分展示音乐教师的审美修养,给予学生优雅感,另一方面,教师亲切真诚的问候,简洁而具有启发性的谈话,激励性的话语,富有感染力的语调,精巧规范的乐谱,自信、幽默、真诚的气质,热爱生活、充满爱心、童心未泯、兴趣广泛的心理品质,以及学识基础,都会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产生音乐审美的渴望。
      因此,音乐新课程不仅指时间上的“新”,更是指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实施方式。 。

    杀***

    2013-10-14 14:29:11

  • 2013-10-11 20:05:59
  •   在当前,音乐教育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而教学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音乐教师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教学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课改中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成了激励学生参与自我学习的重点。
      长期以来,很多音乐教师认为:评价即考核。这样一来就使教学评价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从而使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得不到真正的改革。作为音乐教育者应从新的角度去认识音乐教学评价。 一、确立音乐教学评价目标 依据《音乐课程标准》理念和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评价目标,通过评价来达成。
       1。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的指标,考察学习过程的方法和有效性。 2。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树立终身学习愿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3。使音乐教师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二、制定科学的音乐教学评价原则 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的音乐学科,评价工作应以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为基本点,进行教与学的评价。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音乐评价原则,以评价的导向性为导航,把握评价的科学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 1。导向性原则: 有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有利于教师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音乐课程改革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 2。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必须以音乐学科特点和音乐教育客观规律为依据,体现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规律。
       3。整体性原则: 评价必须从整体、全面地、全过程进行评价,无论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还是评价学校音乐教育工作,都必须从整体着眼,涵盖音乐学习的各个层面和教学的各个领域。要用科学的态度、发展的眼光肯定进步与发展,指明努力方向,起到激励作用。
       4。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的指标和方向要简便、明晰,易于操作和推广。特别是对于学生音乐学习的评价,教师要面对多个年级、众多学生,评价的实际操作如果十分繁杂就难以实施,这就要求评价必须坚持简便易行。 三、更新音乐教学评价内容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对学生音乐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应由过去关注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转向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的整体评价,除应该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标外,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
       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等等。 2。音乐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对音乐的一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如一年级教材中,要求孩子们能感受音的强弱,音的长短,能参与班级齐唱,能自然演唱教材中的歌曲等等内容。
       3。学习过程与方法: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方法的掌握运用,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等等。 根据《课标》我在教学中制定了以下对学生的音乐课堂评价表: 音乐课上我最棒! 班级: 姓名: 学具准备 A带齐( ) B不齐( ) C没带( ) 课上纪律 A优秀( ) B优良( ) C加油( ) 教材歌曲 A会背( ) B会唱( ) C不熟( ) 参与合作 A积极参与( )B在带领下参与( )C基本不参与( ) 知识技能 A全部掌握( )B基本掌握( )C不太掌握( ) 以上表格,可让学生自评,也可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获得3个A或以上时就可以争得一枚“音符宝宝”奖章,作为每节音乐课的课上成绩,一学期下来,学生凭借“音乐宝宝”奖章的个数,来取得期末音乐成绩,按一周两节课二十周计算,最多可获得40枚奖章,30~40枚为优秀,20~29枚为优良,10~19枚为合格,少于19枚为再努力。
       四、确定多元的评价方式 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学科评价可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评价方法。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践过程是音乐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可采用谈话、观察、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加以记载,实施日常的形成评价。
       2。定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是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准确形象地文字简要加以描述,定量评价是通过对学生音乐能力测验和音乐水平进行定量测评来划分等级或分值。两者互相结合,利弊互补。
       3。自评、组评和互评相结合。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的音乐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和比较。 4.分段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中高年级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表现做出适当的评价,不宜采用自评方式,采用激励性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学习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课堂教学有民主、有互动,就会有评价。可以说评价是动力器,它将教学引向深入。音乐不同于语文、数学,不能仅通过期末一张试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如何做好学生学习音乐的评价呢?它将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发展! 在我的教学中也常常会运用多种的评价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当我第一次走进某班的音乐课堂时,学生对老师的来去毫不在意,都在各自做自己想做的事,学生哪有上音乐课的意识呢?面对这一情况,我用快速的节奏从10倒计时,这时全班孩子都莫名的望着我,我便坚定地说:“今天看谁能在我的音乐课中夺得‘音符宝宝’奖章,记住:‘音符宝宝’奖章代表着你的收获与成功哦!”这时,教室里每个小组都端坐着,一双双欣喜的眼睛都注视着我,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的神情、举动,始终都在为收获与成功而努力着。
      课后,我真诚的对全班孩子说:“今天我太高兴了,我为全班孩子有这样的表现而高兴,你们都是音乐学习的优秀学生,都是我心中最棒的孩子!孩子们,恭喜你们每人都获得一枚‘音符宝宝’奖章!可别忘了贵在坚持哦!”顿时教室里耶!耶!那欢呼劲儿让我感到了评价的魅力所在,以后的课堂再没有“自由工作”的一幕了,孩子们都在关心着“老师,哪天又有音乐课呢?” 再如,当学生对音乐课充满兴趣时,我再鼓励他们挑战自我,探究音乐。
      每一次课都是一项挑战内容,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我允许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他们有的律动、有的模仿声音、有的模拟情境、有的画图形谱等,孩子们几乎都参与到活动中,我便向孩子们翘起拇指:“你们也都将成小音乐家了!” 在三年级的节奏听记中,孩子们对枯燥的学习不太感兴趣,我便为他们设立了逐轮争分(10分、20分、50分……)比赛项目,为了个人的争星及小集体的荣誉,孩子们激情高涨,对节奏听记、改写节奏、用音名字头创作旋律短句更为投入。
      针对音乐中的“学困生”我采用了“挑战勇气”的比赛,如五、1班的张XX、王XX同学,音乐课基本都能听到他们“独特”的声音,在学唱歌曲时,我逐次提高要求,达到激发他们“挑战自我”的目的,结果,课堂上他们都独立的演唱了歌曲。一句“孩子,瞧你多棒呀!相信自己一定行!老师喜欢你们!”(向他们翘起拇指)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对音乐的理解没有固定的答案,张X同学的个性是老师应关注的,师生之间成了朋友关系是应提倡的。让“学困生”得到信任与关怀,让老师的微笑与眼神投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的创作也许就会更独特,有效的评价哪怕仅仅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将带给学生参与实践、探索音乐无穷的动力。
       五、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自我评价中,学生既是评价客体又是评价主体——是评价者,更是学生评价的主人。学生自我评价指学生依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所做的评定和价值判断。从学生个体这一层面来说,学生自我评价机制是个体通过如下几种途径来实施的;通过自我参照、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评价、参照他人的评价进行自我评价、通过与同伴的比较进行自我评价等等。
      有效的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有利于学生将各种评价目标与标准内化,养成良好的自我评价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不断地检查和调整,形成良好的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教育机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设计自我成长的历程,使评价成为学生自己的事,使学生为自己的评价承担责任,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更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评价方式要多元化,评价方法要多样化,核心是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构建发展型,形成性的学生评价已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它将成为我们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理性思考、努力探讨的一个课题。
      

    会***

    2013-10-11 20:05:59

  • 2013-10-11 11:32:20
  • 这个帮不了你哦,要学音乐的才知道呢.

    C***

    2013-10-11 11:32:2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