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西山晴雪和层峦晴雪的说法是如何得来的?

首页

西山晴雪和层峦晴雪的说法是如何得来的?

西山晴雪和层峦晴雪的说法是如何得来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7-12 17:50:56
  •   
    西山晴雪和层峦晴雪的说法是这样得来的:清朝乾隆是个好大喜功的皇帝。他在位的时候喜欢游山玩水,还经常为各地的名胜古迹命名、改名和题字,光八大处就留下了他的好多真迹。
    京城西郊的“西山晴雪”在清代以前叫“西山积雪”,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据说,香山静宜园是冬晴观雪的好地方。
      远在金世宗大定年间,太监范宏就在此处大兴土木。后乾隆登基,也经常来这里观景。 有一年—月初八,乾隆上完早朝,刚一出大殿,看见庭院里满天飞舞的雪花,心里甭提多舒爽了。乾隆一辈子对雪情有独钟,看着看着,自然就想起了著名的“西山积雪”,心想,此时香山的景色一定更美,于是忙叫人更衣备车,直奔香山。
      雪后的香山也确实非常迷人,山山岭岭落满了白雪,髙高的香 炉峰好像披上了银色的绒袍。乾隆登上了半山腰的一块大石头,一边赏雪,一边赞叹:“妙哉!妙哉!‘西山积雪’如此之美也!”“美倒是美,可为何偏偏叫‘西山积雪’呢?俗也、俗也!何处之雪不积一起呀?”陪同他的刘墉偏偏唱起了对台戏。
      乾隆随口应道:“刘爱卿,以你之见,何名为好呢?”“这……”刘墉眨了眨眼睛,满脸带笑地说:“陛下,臣不敢多言,还是您说吧!” 乾隆心想,“刘罗锅”今儿个不定又憋什么坏主意了,我得好好想个流传万世的词儿来,于是说道:“以朕之见,就叫‘香山春雪’,不好!要不叫‘西山云雪’?也不妙。
      要不叫……”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名字来。 回到京城,乾隆左思右想都觉得不对劲儿。我这个堂堂的万岁爷,难道连个名字也起不好吗?这天晚上,他翻来覆去没有歇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又和刘墉一起上了香山。太阳当头的时候,他俩又来到半山亭北面的那块大石头上。
      乾隆抬头看了看晴朗的天空,又低头看了看满山遍野的白雪,顿时高兴起来:“刘爰卿,以朕之见,就叫‘西山晴雪’吧!”“陛下圣明! ”刘墉连连叫好。乾隆听了“刘罗锅”的叫好声,乐得两眼眯成了缝儿。 刘墉却止住了笑,凑到乾隆跟前说:“陛下,您起的名字好啊!何不题字留念呀?” “对! ”乾隆忙叫人拿来文房四宝,挥笔在大石头上写下“西山 晴雪”四个大字。
       打那以后,燕京八景中的“西山积雪”,就改成了“西山晴雪”。可是,香山上的大部分寺庙都是皇家寺院,这周围也不让百姓 去,老百姓没有这个眼福,不过大家也有办法,因为八大处和香山 很近,所以老百姓要观看“西山晴雪”,就都涌到八大处来了。这就 是“西山晴雪”为什么流传在八大处的原因。
       再后来,老百姓为了区别香山皇家的“西山晴雪”,就根据八大 处峰峦起伏、层层叠叠的特点,将八大处的雪命名成了“层峦晴 雪”。 。

    俺***

    2016-07-12 17:50:5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