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求议论文《梦想决定人生》,要事例丰富,真实,跪谢

首页

求议论文《梦想决定人生》,要事例丰富,真实,跪谢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9-01-06 01:27:37
  •   莎士比亚的人生理想
    莎士比亚说:“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世界。”他以饱满的热情,写了37部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作品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广阔的社会面貌和社会矛盾。
      揭露封建君主和贵族集团急权夺利,内战频仍,民不聊生和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宣扬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自由等人文主义思想。
    他给后世人们留下丰富的精神财富。
    爱因斯坦谈人生
    爱因斯坦曾应居里夫人之激去巴黎讲学,当他讲完走下讲台时,被一群年轻学者围住,他被要求在纪念册上题词。
      其中有则题词这样写道:“请记住,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赖着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正在领受着的东西。”
    爱因斯坦还在其他场所,谈过他对人生的看法。
      他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还说:“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他正是以忘我的精神从事科学研究,以杰出的科学成就贡献给人类。就在他将要走完人生尽头的时候,留下遗愿:死后遗体交给医学界作病理解剖,有益于后人。
      不发讣告,不举行追悼会,不要纪念碑,也不要坟墓。
    (1)引言
    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怎样度过短暂的人生?给永恒的人生应留下些什么?是每个人应该回答的课题。
    人生的道路固然有阳光、大道、花香,但也有险关、急流、冰霜。
      应该怎样走?
    我们的前辈和同辈人中,已有人作出了正确答案,下列所选的材料,就是他们的答卷。
    《墨子·修身》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
    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
      
    《太平御览·学部七·教学》
    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衰。
    中国谚语
    落榜不落志,天地任作为。
    中国谚语
    志不立,万事皆休。
    蔡锷《军事计划》
    此生有尽志不移。
      
    宋·陆游《剑南诗稿·涌书示子聿》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
    唐·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
    唐·魏征《群书治要·昌言》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
      
    唐·聂夷中《聂夷中集·胡无人行》
    宁可丧身,不可失志。
    中国谚语
    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
    中国谚语
    君子志于道,小人志于利。
      
    明·薛宣《读书录》
    学者先务,固在心志。
    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入关语录》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明·高明《琵琶行》
    谚云:世界无难事,只畏有心人。
      有心之人,即立志之坚者也,志坚则不畏事之不成。
    任弼时《言志》
    谨防外好以夺志。
    明·薛宣《读书录》
    人凭志气虎凭威,没有志气肉一堆。
    中国谚语
    有志男儿志四方,无志男儿守婆娘。
      
    中国谚语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宋·范开《稼轩词序》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程。
    [法]巴斯德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
      
    [美]爱迪生
    我希望世界在我去世的时候要比我出生的时候更美。
    [英]萧伯纳
    路是人的脚走成的,为了多辟几条路,必须多向没有人的地方去走。
    [俄]契诃夫
    你们的理性与热情,是你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
      
    [黎巴嫩]凯罗·纪伯伦鸿鹄之志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出身贫穷,年轻时在农村当雇工,替人耕田种地。当时他就立志将来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在一起当雇工的伙伴都笑话他,认为替人耕田种地的下等人,还想干一番大事业,真是癞哈蟆想吃天鹅肉——异想天开。
      陈涉看到自己的宏大抱负,不能被一些眼光短浅的人所理解,感叹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说,小小的燕雀,是不可能知道天鹅的大志的。
    后来陈涉终于成了农民起义军的领袖,由他首先发难,将秦王朝推翻了。
    鲁迅弃医学文
    青年时期鲁迅,曾到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希望以医救国。
      在第二学年里,学校增加了一门学科——细菌学。教学这一门课程时,细菌的形状全部是用幻灯片显示的。有时穿插放映一些时事幻灯片。有一次放映有关日俄战争的纪录片,画面上出现很多中国人围观一个被说成是俄国间谍的中国人,这个人将砍头示众,周围人在看热闹,画面上观众体格强壮而精神麻木。
      鲁迅深受刺激,心情十分痛苦,他深深感到,学医在当前并不是一件要紧的事,思想愚昧精神麻木的人们即使体格再健壮,也只能被示众或作看客。最紧要的,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艺。于是,他毅然弃医学文。终于成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文化运动的先驱和旗手。
      
    为了中华之崛起
    新学年开始了,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为了测验学生的学习目的,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读书是为什么?有的回答:“为家父而读书。”有的回答:“为明礼而读书。”也有人回答:“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魏校长指着坐在后排的一位学生说:“周恩来,现在你谈谈为什么要读书?”“为了中华之崛起。”周恩来庄重地回答。由于他的南方口音魏校长一时没有听清楚,于是周恩来又沉着有力地重复了一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奉献了一生。
    巴斯德立志研究酸乳发酵
    巴斯德,是法国19世纪著名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有一天,他注视着桌上一瓶酸牛奶。凝神思索:酸奶的发酵,是由于化学变化呢,还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呢?当时还没有能解答这个问题。
      
    他整天整认地,在一间闷热的简陋的实验室里进行试验研究。脸上被油烟熏黑了,衣服也布满污垢。时而呆立不动,时而狂奔疾走。有人说:巴斯德得了精神病。
    不知经过了多少不眠之认,巴斯德终于成功了!他科学地证明了:酸牛怒的发酸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
      并且写成了著名的《乳酸发酵》一书。在微生物发酵和病原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并且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

    心***

    2019-01-06 01:27:3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情感情绪 相关知识

  • 烦恼
  • 心理咨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