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畜牧兽医专业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

首页

畜牧兽医专业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

畜牧兽医专业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9-06-20 11:23:07
  •   西昌学院:注重职业素养提升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来源:本站 作者: 时间:2009-6-30 10:49:00 评论:0 条点击:  近年来,随着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断本土化,市场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与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本科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西昌学院在2004年正式建院后,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定位,不断拓展对本科教育内涵的理解,探索既有别于老牌本科大学又有别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西昌学院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既明确了各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学历教育方面应达的最低学分要求,也规定了学生在职业技能素质方面必需获得的职业技能证书类型和等级。
      学院各系根据总的“本科学历+职业技能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系内各专业的具体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实施计划,尤其是在职业技能素质方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了各专业学生可从事的工种类型和必须达到的证书等级要求。并通过实践教育模块中相应课程的设置,确保学生获得高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要求。
        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习基地的建设  西昌学院长期以来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学院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有一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的实践教学成果,给实践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院形成了独立于理论教学课程之外的实验实训课程,并对之实行独立考试或考核。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引入市场机制,采取专业理论专家与行业技能专家共建课程方式,改革和构建课程体系,建立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实训课程,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本科学历教育+职业技能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
      在设置实验实训教学课程的同时,积极整合实践教学资源,近四年共投入3000余万元购置仪器设备充实实验室和实训室,先后与地方、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共建了60余个布局合理、质量较高、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学院正在规划和筹建一个大型的职业技能综合实训基地,该基地建成后将使学院农科、工科、理科等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训更上一个台阶。
        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  学院有一支长期从事专科教育,并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并以此为依托开设了数量多、种类全、开放度广、综合性强、教学效果优的优质理论课程群和实训课程群。同时,学院大胆革新用人机制,从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锦屏建设管理局、凉山州畜牧局、农业局、建筑设计研究院、电视台、歌舞团、造价管理站和锦屏电站、63796部队等单位聘请了200多位具有丰富实践操作经验的高级畜牧师、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高级建筑师、一级演员等外聘教师担任实验区的实践指导教师,从软、硬件面保证了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
      学院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实验、实训、实习教师队伍建设;要求青年教师在一定时期内达到“双师型”的标准;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到生产一线锻炼,建立灵活的外聘教师使用和管理制度,吸引有实践经验的技师及管理人员担任实训、实习专职(兼职)指导教师。  建立和完善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制度  学院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将职业规划指导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职业指导制度。
      学院通过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形成党总支书记、系主任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就业工作局面。各系部在入学前对学生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教育认识进行渗透,在学生入校初期,初建启蒙的职业观念;在中低年级,对学生个体职业规划的指导,帮助确立2-3个职业岗位;在高年级,帮助学生修订、完善、实现职业目标;毕业时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几个环节环环相扣,为学生的职业认识、职业规划、职业选择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指导。  强大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  学院现已建成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高原及亚热带作物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土木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4个省级特色专业——农学、彝语言、水利水电工程和动物医学;3个省级教学团队——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团队、作物教研教学团队和基础生物实验教学团队;14门省级精品课程;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3项;承担了部省级及校级教改项目40多项;出版教材和著作60多部;承担和参与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0多项。
      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好,就业率高,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2006-2008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四川省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就业率均在92%以上,毕业生大多已成为民族地区骨干力量,据统计,凉山州80%的骨干教师,85%的农业经济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40%的水利水电工作者均是西昌学院毕业生,他们为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丰富的教学资源,优越的教学条件,从软硬件上给予“本科学历+职业技能素质”的人才培养以强大的支撑体系,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院产学研相结合的“本科学历+职业技能素质”人才培养模式被评为四川省地方属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设项目。
        文斌 余虹。

    K***

    2019-06-20 11:23:0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