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河北的节日风俗

首页

河北的节日风俗

急需要多一点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9-05-07 13:37:11
  •   五月十三送羊    邯郸漳河两岸有一个习俗,农历五月十三这一天,外公和舅舅要给小外甥送羊,古时送的是活羊,现在则送白面蒸的面羊。此习俗与神话传说中沉香劈开二郎神用来压住三圣母的华山有关,沉香劈山救出母亲,要去砍二郎神的头,但三圣母顾念兄妹情,不让沉香去,沉香给二郎神送去2只羊剥皮吃肉,杨二郎知道此事后,就送2只活羊给沉香,此时正是农历五月十三日。
      此风俗后来就在漳河两岸兴起,送羊还有送阳寿的意思,所以此风俗就一直流传到现在。   六月六敬谷神   在邯郸西部,武安、涉县一带流传着农历六月六敬谷神的习俗。太行山山区种谷较多,且种植时间较早,如果遇到老天关照,春季雨水好,往往到了农历六月初谷就出了穗。
      所以当地的农民每到六月六望到自己地里一片片金黄的谷苗,心里就乐开了怀。农历六月六这天,当地家家蒸馍,蒸豆包,而最时兴吃的好饭是裹卷。敬谷神是为了感激上苍赐给人们粮食,同时也是因传说中人们担心五 谷神收回人们享用的粮食。到了农历六月六,当时的农民要带上香和自家蒸的馍,去自家种的田地祈祷,祈求五谷神不收回人间的粮食,祈求五谷神赐给自家好收成。
         二月二乞巧节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磁州附近山村有姑娘们过乞巧节的习俗。这一天,姑娘们可自由结伴,穿上好衣裳,带好小米、白面、油、盐及锅、碗、盆、勺等工具,一起上山野餐,这就是磁州古时流传下来的"姑娘二月二吃乞巧饭"习俗。
      姑娘们上山后,找一野餐的合适地点,然后垒灶、安锅、煮饭,焖小米饭、包水饺、熬米粥均可。饭煮好后,姑娘们还需到山坡的灌木丛里摘回一种野生植物的红色圪针尖儿,然后就或五、六人或十几人合围坐在野餐锅边,进行乞巧仪式。乞巧仪式很有韵味,合伙而来的姑娘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进行,大家用布遮好某一个姑娘的眼睛,让她把七个圪针尖儿丢在饭锅里,再让她用筷子在锅中搅三搅,然手用筷子夹起饭吃,只能吃七口,每人均如此进行,每人夹饭吃前都要补足七个圪针尖儿,以示公平。
      在这种仪式中,凡是能够吃到圪针尖儿的姑娘,就成为巧姐或巧妹,会备受村里人的赞赏,上门求亲的人就多。当乞巧仪式结束后,姑娘们才开始正式的野餐和一天的娱乐。   五月十三送羊   邯郸漳河两岸有一个习俗,农历五月十三这一天,外公和舅舅要给小外甥送羊,古时送的是活羊,现在则送白面蒸的面羊。
      此习俗与神话传说中沉香劈开二郎神用来压住三圣母的华山有关,沉香劈山救出母亲,要去砍二郎神的头,但三圣母顾念兄妹情,不让沉香去,沉香给二郎神送去2只羊剥皮吃肉,杨二郎知道此事后,就送2只活羊给沉香,此时正是农历五月十三日。此风俗后来就在漳河两岸兴起,送羊还有送阳寿的意思,所以此风俗就一直流传到现在。
         六月六敬谷神   在邯郸西部,武安、涉县一带流传着农历六月六敬谷神的习俗。太行山山区种谷较多,且种植时间较早,如果遇到老天关照,春季雨水好,往往到了农历六月初谷就出了穗。所以当地的农民每到六月六望到自己地里一片片金黄的谷苗,心里就乐开了怀。
      农历六月六这天,当地家家蒸馍,蒸豆包,而最时兴吃的好饭是裹卷。敬谷神是为了感激上苍赐给人们粮食,同时也是因传说中人们担心五 谷神收回人们享用的粮食。到了农历六月六,当时的农民要带上香和自家蒸的馍,去自家种的田地祈祷,祈求五谷神不收回人间的粮食,祈求五谷神赐给自家好收成。
         二月二乞巧节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磁州附近山村有姑娘们过乞巧节的习俗。这一天,姑娘们可自由结伴,穿上好衣裳,带好小米、白面、油、盐及锅、碗、盆、勺等工具,一起上山野餐,这就是磁州古时流传下来的"姑娘二月二吃乞巧饭"习俗。
      姑娘们上山后,找一野餐的合适地点,然后垒灶、安锅、煮饭,焖小米饭、包水饺、熬米粥均可。饭煮好后,姑娘们还需到山坡的灌木丛里摘回一种野生植物的红色圪针尖儿,然后就或五、六人或十几人合围坐在野餐锅边,进行乞巧仪式。乞巧仪式很有韵味,合伙而来的姑娘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进行,大家用布遮好某一个姑娘的眼睛,让她把七个圪针尖儿丢在饭锅里,再让她用筷子在锅中搅三搅,然手用筷子夹起饭吃,只能吃七口,每人均如此进行,每人夹饭吃前都要补足七个圪针尖儿,以示公平。
      在这种仪式中,凡是能够吃到圪针尖儿的姑娘,就成为巧姐或巧妹,会备受村里人的赞赏,上门求亲的人就多。当乞巧仪式结束后,姑娘们才开始正式的野餐和一天的娱乐。

    燕***

    2019-05-07 13:37:11

  • 2019-05-06 23:20:25
  •   回娘家
      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区,有新媳妇“回门”的习俗。回门就是回娘家。姑娘出嫁第三天(也有第二天的),新婚夫妇一起回娘家以礼省亲。到家后,嫂子们以夸奖的口气与新姑爷戏耍,小辈人则抢“藏”一些东西要姑爷去找。回门后,新媳妇由男方一妇女为向导,引新娘到同族长辈家行拜见礼,受拜人要给新媳妇一些礼物。
      此举既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又显出长辈对下辈的关照。新婚头一年的春节期间,新郎新娘要向娘家父母拜年。时间一般多在正月初三。有一首唐县民歌唱道:“大年初一头一天,过了初二到初三。小两口,巧打扮,赶着毛驴去拜年。”去时不能空着手,必须带着一些年货、土特产品,正如民歌所唱:“喝的酒,吸的烟,年糕带了一大篮。
      ”这同样表示出嫁的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产俗
      产俗是人类自身生产的习俗,历史相当悠久。生育对社会、家庭都有深刻影响。人们重视生育,必然重视产俗。它能够反映出人民群众在不同时代的愿望、观念、社会关系等。
      在冀南、冀中一带不少地方有这样的习俗:妇女生小孩时把屋里的箱子、柜子、抽屉打开,意为产妇骨缝开得快,不难产。再就是穿旧衣。本来,孕妇分娩前,婆婆已为即将诞生的婴儿做好了新衣,可是,当婴儿呱呱坠地时,却穿别人家小孩的旧衣服。倘若生的是男孩,还用其父亲的旧裤包起来。
      据说,“裤”与“苦”同音,为的是让婴儿自幼养成艰苦朴素的习惯,长大经得起艰辛。给孩子起名也有讲究,如锁柱儿、石头、斧(谐福)子、拴子、铁蛋儿等。
      当然,旧产俗中有不少带有封建迷信观念,但也包含着对孩子的祝福。祝福是合情合理的,迷信则应该破除。
      
      另外,有的地方的旧产俗带着明显的男尊女卑思想,说什么“生男为大喜,生女为小喜”。近年来,由于开展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社会观念已经在人们心中树立起来。产妇也多到医院生产,人们相信科学,根本不相信打开箱子柜子那一套了。

    万***

    2019-05-06 23:20:2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