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农民工的正确含义?

首页

农民工的正确含义?

到底包括哪些人?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2-02 01:01:55
      社会群体
      
    概述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亿人。   农民工,即农民工人,他们是农业户口,但从事着非农业的工作;他们生活工作在城市,为城市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在某些人心中农民工是贬义的,其实农民工并不一定是户籍在农村但到城市做工的一类人群特殊的群体。
      拥有农村户籍而在城市打工的人员,包括大中专院校毕业后户口在农村而在城市工作的中高学历人员,随着中国户籍制度的完善,将不在拥有城镇和农村户口的差别。农民工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同义词,城市发展经济的主力军。    农民工问题   农民工问题是指中国大陆由于农民进入城市参与经济活动后涉及的一系列权益保障的总称。
         针对农民工问题,现在在政策研究界、学术界有几种观点:一是部分学者的观点,让农民工在城市住下来,“三农”问题将不存在。二是国研中心研究报告的观点,创造将农民工转化为稳定的城市产业工人和市民的制度环境。   农民工问题在建国后三四十年前表现得尚不明显,但到了改革开放以及建立市场经济的今天,城市与乡村的矛盾就日渐突出。
      当致富成为人们第一需求和追求目标时,城市人占有各种政策的抉择领导地位、占有意识领先的统治地位、占有生产资料转化成货币的掌控权等等,当处在两眼墨黑最封闭的乡村的农民进城务工时,自然会对他们制造出许多政策的限制,强加给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赋予一些带有歧视性的概念、名词。
         再说农民工在就业方面,城市制定外来劳动力分类目录,把脏乱差工作留给民工。农民工从事行业的基本特点是:体力要求较高的房地建筑工、城市清洁和环境保护的操作工种、绿化养护的苗木工、居民家中的钟点工或保姆、厨师、服务员等脏、累、险、差工种。出现这些限制和歧视的主要原因是意识问题。
      因为意识的误区,导致制定政策的错位。   其一,在决策者眼里,因为存在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利益之争,即农民工进城就业,加剧城市居民的就业矛盾,因此城市政府的政策趋向与城市居民的利益>趋向一致。   其二,政府害怕“城市病”,从而试图将农民圈在农村。
         其三,我国各大城市存在“隐性超城市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入必然使城市的“超城市化”进一步加剧,城市治理成本大幅加大。   其四,城市劳动力失业给城市政府带来的成本十分巨大,而农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最多也只是回家种田,政府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入。
         其五,城里人对农民工的歧视一方面源自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等由于出身形成的尊卑贵贱观念;另一方面则是一部分城里人认为农民工抢他们的饭碗而产生的反感和仇视。   这些原因虽是城市限制农民工进入数量、工种限制等歧视性政策的直接理由,当然农民工就业歧视也有一些其他深层的政治、经济等综合因素。
         农民工问题的根源在于城市文化派生出来的对乡村的政治、文化、经济的排斥而产生的人的等级观念的歧视。这就是有的学者所说的农民属于“草根”底层,城市人属于“花草”上层。因此,解决了农民工进城问题,即便让他们在城里住下来,并不能从根本解决所有农民问题,更不可能出口狂言“三农问题将不存在”。
      这种理论观点,实际属于修修补补,治标不治本,形而上学、纸上谈兵。   农民工保障问题   农民工保障问题与我国二元社会结构高度相关,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近期出现的“ 民工荒”已为我国农民工问题敲响了警钟。笔者认为,农民工保障的缺位是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必然产物,解决农民工保障问题是顺应我国社会转型要求的重要举措,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形式,也是解决“ 三农”问题的内在要求,应将为农民工提供保障作为解决目前“ 民工荒”的应对之策。
      解决农民工保障问题必须消除目前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同时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也不能操之过急。 [编辑本段]电影农民工   片名:农民工 / 民工潮   影片类型: 剧情   国家/地区: 中国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色彩: 彩色   导演: 陈军 Jun Chen   编剧: 赵冬苓 Dongling Zhao   主演: 宋运成 Yuncheng Song   王柠 Ning Wang   王景春 Jingchun Wang   剧情:   农民工创业者陈大成带着妻子秀清,女儿花儿衣锦还乡。
      回乡路上,当年离乡入城,艰难打拼的过程慢慢浮现在大成的脑海中……   1991年,安徽阜阳农民大成带着他的几个兄弟茂盛、喜龙和二牛一起闯进了涌向沿海城市的民工大潮。途中,大成巧遇同样外出打工的农村姑娘秀清。众人来到城市,秀清投靠表姐阿玲,到小饭馆打工。
      大成与兄弟们凭力气和头脑到处打工,却在采石场误入骗局。种种曲折之后,大成等终于凭借要钱不要命的拼劲儿在城市站住了脚。   1993年,大成等在建筑工地打工。二牛妹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中,二牛却为妹妹的学费犯了难。他瞒着工头,去别的建筑工地打夜工赚钱,被工头开除。
      二牛和大成等苦苦哀求,工头却毫不讲情面。在沉重的压力下,二牛不堪重负,坠楼身亡。大成深深体会到,尊严比命更加重要。适逢洪灾来袭,大成等带着一腔悲愤投入抗洪救灾,其英勇奋战的行为获得了城市媒体的赞誉和城市领导的嘉奖。在这个过程中,大成和秀清的感情也日益加深,两人终于携手成婚,在城市里安下家来。
       大成带着兄弟们苦干实干,终于在2003年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工程队,秀清也怀上了大成的孩子。就在这时,大成却因为承包商钱老板失踪而陷入了农民工讨薪风波。茂盛为了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冒险向老乡预支工程款,却险些被告上法庭。为救出大成,秀清与老乡周旋,终于让他们撤诉,自己却因为流产而无颜面对大成,不告而别。
      大成等找到钱老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却发现钱老板其实也身受三角债之累。钱老板被大成的情义所动,主动提出用工程抵债,大成的事业由此走出困境,反而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2005年,当公司越做越大,大成却开始面临诚信危机。为了追求利润,茂盛和大成的分歧越来越大。
      因为大成坚持诚信,兄弟俩最终决裂,茂盛带着喜龙离开,大成的公司也面临倒闭。而在这时,两年来杳无音信的秀清却传来了消息。大成与秀清重逢,得知秀清已无法生育,但大成对秀清仍然一往情深。两人和好如初,领养了女儿花儿。大成凭着诚信经营,从头开始,再度开创自己的事业。
         这次大成回乡,终于实现了他和茂盛、喜龙、二牛当初离乡时的誓言:一座崭新的工厂在家乡的土地上矗立起来。而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农民工正像大成他们当年一样,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如潮水般涌向城市。   背景花絮:   阜阳,是全国五大农民工源头之一,每年有200多万农民常年在外务工。
      影片中以“大成”为代表的农民工形象,是全国农民工群体的缩影,他们走南闯北、艰苦创业的曲折经历,体现了农民工群体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和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展现了阜阳的地域特点、民俗民风,以及这个城市的生机和活力。   电影《农民工》是安徽省阜阳市首次参与拍摄的影片。
      影片以阜阳农民工在外创业典型人物以原型进行创作,片中很多角色由农民工亲自出演。影片讲述了阜阳农民大成带领众兄弟背井离乡,前往江浙打工的曲折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党和政府不断关怀和支持下,大成们靠着诚信、勤劳、坚韧、机智、勇敢……终于获得成功。
      影片以阜阳市、颍上县和宁波地区等地作为主要拍摄景地,并在影片中充分体现了安徽和阜阳的地域特点、民风民俗。   由阜阳市委宣传部、安徽省泰洋文化传播公司、北京九州同映国产数字电影有限公司、北京真实焦点影视文化传播公司联合摄制完成的电影《农民工》,被国家电影局列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国产新片、重点献礼影片”。
      影片以阜阳农民工为原型进行创作拍摄,真实记录了阜阳农民工走南闯北、艰苦创业的曲折历程,体现了阜阳人民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和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阜阳的地域特点、民风民俗,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党和政府对农民工的关注、关心和关怀。
         2008年12月6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10部国产影片发行推介仪式”在北京星美国际影城举行。在国家广电总局力推的一批国产新影片中,由安徽省阜阳市牵头拍摄的以农民工为题材的纪实影片《农民工》(原名《民工潮》)名列其中。   影评:   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工生活的故事片《农民工》于2008年12月9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了首映式。
      首映式上,观众们时而随剧情发笑,时而被故事感动得流泪,无不为之动容。特别是在受邀的800名农民工代表中引起了强烈共鸣,许多人泪流满面。放映结束后,许多农民工激动地说“真没想到,电影拍得这么真实、感人!我们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章柏青动情地评论说,“我好久都没有看到如此让我感到满意的国产主旋律影片了!影片以真人、真事为创作原型,用真情、真爱打动人,让我看到了农民工身上的许多优秀品质。
      ”   著名女作家、北京社科院研究员张西说,影片切入点非常好,以小见大,人物形象鲜活,故事真切感人,祝贺影片主创人员拍出这么好的作品。   国家铁道部政治部部长王勇平看后说,我被农民工感动了,他们是一个可爱、可敬的群体。我们要组织铁路部门的职工观看这部影片,提高我们为农民工服务的水平。
         安徽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李维勇在观看电影过程中三次流泪。他说,之所以流泪是因为电影很真实、很感人,把农民工经历的苦辣酸甜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在为电影叫好的同时,应该继续关注农民工、关心农民工、关爱农民工。 。

    q***

    2018-02-02 01:01:55

其他答案

    2018-02-01 23:26:55
  • 离开自己的家园,到外地谋生
    不管你来自城市还是农村都叫农民工
    以前指在建筑工地以及干重活的工人叫民工
    现在广泛指在工厂 企业工作的外地人都一概称为农民工
    

    勇***

    2018-02-01 23:26:5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