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首页

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2006-05-22 21:17:45
  •   我是满族,那我就介绍一下满族的风俗习惯吧
    “白山黑水”育满族
     
    1。康熙皇帝
     
      满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982万余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以辽宁省为最多,少部分散居于全国各大中城市。
      满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可追溯到北宋至明代的女真、隋唐的?鞨、北朝的勿吉、汉代的挹娄,以及商周前后的肃慎。
      明代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创立八旗制度,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废旧族名,改称“满洲”。崇德元年(1636年)改后金为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夺取中央政权,定都北京。辛亥革命后通称“满族”。
      满族统治阶级建立的清朝,代表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持续统治了260多年。其间,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都是很有历史贡献的杰出人物。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是16世纪末以蒙文字母为基础创制的。后又在字母右边或加圈,或加点,史称“有圈点的满文”或“新满文”。
      由于清代以来满族人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与汉族交往密切,满族人民逐渐习用汉语文。   满族主要从事农业。散居城市的满族人大多从事工业和文化科学事业。满族重视教育,崇尚理学,善于学习,文人辈出。对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都有突出贡献。
       2。“旗袍”与“马褂儿” 清代旗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它成为“旗人”的装束,所以后来人们就叫它“旗袍”(满语称“衣介”)。 旗装少女   旗袍有单、棉、皮之分。
      清初,其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
      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八旗战服(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的“军装”,后来民间也渐渐流行,具有了礼服的性质,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
       八旗战服(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满族入关以后,由于受汉族“大领大袖”服饰的影响,其式样开始发生变化。箭袖变成了喇叭袖,四面开衩变成了左右两侧开衩,下摆由宽大变为收敛。传统的箭袖袍已由常服变为礼服,只有官员入朝、一般旗人外出时才穿着。
      嘉庆、道光以后,箭袖袍越来越少。到了20世纪30年代,古老的箭袖袍已完全被直筒式的宽襟大袖长袍所取代。40年代以后,由于受新式服装潮流的影响,男式旗袍基本被淘汰,女式旗袍又由宽袖变成窄袖,直筒变成紧身贴腰,下摆回收,长及踝骨,变得更加爽身合体。
      并且逐渐成为满、汉等民族妇女通用的服装款式之一,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 3。“发冠”与“旗鞋” 旗装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
      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发冠十分引人注目。   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同男孩一样,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颅后发,编成辫子垂于脑后,一直到成年方蓄发留辫。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
      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发冠了。 旗头   发冠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冠。
      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马蹄底鞋   除“旗袍”、“发冠”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
      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
      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现在都已不穿了。
         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
      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4。 “六合一统”瓜皮帽 头戴瓜皮帽的少年   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
      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
      相传这种帽最早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因其为六瓣缝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故盛行起来。满族入关以后,受汉族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统一”之意,开始戴用此帽,而且颇为流行。现在,在有关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电视、电视剧中,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它的影子。
       顶戴花翎 5。“满洲饽饽”与“满汉全席”   满洲饽饽是满族的传统食品。流行于东北等地。满族人民把馒头、包子等面食统称为饽饽。其式样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满汉全席   黄米饽饽:用黄粘米加配料制成。随制作的季节和所加配料不同,分豆面饽饽(春天,将黄米磨成面,加豆面蒸制而成)、椴叶饽饽(夏天,“椴”是一种乔木,叶大似木槿,卵形,叶清香。
      椴叶饽饽的做法是用粘米面和成面团,擀成如包饺子样的面皮,包上小豆馅,再用椴叶裹上,上笼屉蒸熟即成。还有苏叶饽饽,做法同椴叶饽饽,只是用苏子叶代替椴叶)、粘糕饽饽(秋天,用黄米面夹豆泥蒸熟而成)。   馓子:用荞面或粘高梁粉和面,揉搓成细条状,放笼屉上蒸或者用油煎、炸,熟后,拌卤酱成汤,入口筋道好吃。
      满族祭祀时,常供馓子。   打糕:以粘高梁、大小黄米、江米的粘性体物为原料,把米上屉蒸熟成粘饭,取出淋上清水,放在打糕石上用木榔头捶打成团面。做时须撒拌熟黄豆粉,即可揉制成各式各样的饼类。吃时,蘸糖与蜂蜜食用,十分可口。   淋浆糕:将粘高梁面、江米面、黄米面搅拌均匀后,舀在布袋中,使淋成的汁滴在容器里,淋好后,上笼屉蒸熟,切成方块或菱形块即可食用。
      其质地细腻、松软,味道香甜。   洒糕:粘米面为原料。将屉放到锅上,按屉面大小,先洒上一层小豆,然后撒上一层粘米面,蒸熟后再撒第二层。如此反复,一直撒到与屉帮大体相同的高度为止,最上面再铺上一层小豆。待此层小豆蒸熟,糕便做得,其味甘美香细。
         萨其玛:驰名全国的满族糕点,其前身是搓条饽饽。做法与打糕大体同,即把蒸熟的米饭放在打糕石上用木锤反复打成面团,之后蘸熟黄豆面搓拉成条形,油炸后切成块,洒上一层熟黄豆面或白糖即成。此外,还有金丝糕、太阳糕、凉糕、驴打滚等。   满汉全席是享誉中外的清代宫廷宴席。
      因集满、汉两族烹调技艺精华于一席而得名。据说始于乾隆年间,主要采用满族的烧、烤、蒸和汉族的炸、炒等烹饪方法,大量名菜、名点兼收并蓄。全席菜式多达200多款,其中热菜134道,冷拼48道,以及数十种各式点心。原料多为各地贡品,有山珍、海味、珍禽、异兽、鲜蔬、名果等,取精用宏,争奇斗胜。
      餐具亦十分讲究,以金杯、银盘、玉盏、象牙筷等珍品为主。辛亥革命以后已大为减化。 6。救驾传说与敬狗崇乌鸦   在东北等气候寒冷的地区,铺狗皮褥子、带狗皮帽子的现象过去十分普遍。但满族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
      据说这是出于对狗的敬重,源于“狗救驾”的故事。传说当年罕王(努尔哈赤)遇险,是一条狗救了他的命,使他死里逃生。为感谢狗的救命之恩,他吩咐部下:“山中有的是山猫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
      ”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尚。   还有一则传说,一次罕国被明军追捕,藏身于芦苇丛中。明军纵火烧芦苇,罕王连累带呛昏倒于地。在这万分危急之时,一条黄狗奋不顾身,迅速往返于水塘和罕王之间,用身体沾来水,打滚将罕王周围的火扑灭。罕王得救了,但黄狗却累死在罕王身边。
      明军前来搜寻时,一群乌鸦又落在罕王身上,明军以为乌鸦正在叼啄死尸,便撤兵回营。罕王醒来后,明白是黄狗和乌鸦救了他。从此,他告诫族人属下,一定要爱护狗和乌鸦,不能伤害它们。因此,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   不过,满族人祭乌鸦、敬奉乌鸦神实际上是原始图腾崇拜的一种遗风,乌鸦救主只不过是一种附会形式而已。
       。

    微***

    2006-05-22 21:17:45

  • 2006-05-20 22:32:33
  • 少数民族有好多,你问的是哪个民族。不同的少数民族习惯不一样。

    赛***

    2006-05-20 22:32:3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