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应该怎么煎煮中药?

应该怎么煎煮中药?
Z*** | 2018-06-01 11:16:39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8-06-01 11:30:39
  • 一般选用砂锅、砂罐或不锈钢器皿,切忌铁、铝等金属器具,以免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药效。容器大小要适宜,煎药时应加盖,防止有效成分挥发和煎液量减少。对于一些质轻漂浮在水面的药物,在煎熬至水沸后,最好翻动一下,便于药性的充分煎出。
     煎药用水宜选用水质洁净新鲜的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对于加水量,传统上一般以浸泡后淹没药材2-5厘米,如遇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者应酌量加减水量,水应一次加足,不可中途加...

    查看全部>>

    一般选用砂锅、砂罐或不锈钢器皿,切忌铁、铝等金属器具,以免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药效。容器大小要适宜,煎药时应加盖,防止有效成分挥发和煎液量减少。对于一些质轻漂浮在水面的药物,在煎熬至水沸后,最好翻动一下,便于药性的充分煎出。
     煎药用水宜选用水质洁净新鲜的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对于加水量,传统上一般以浸泡后淹没药材2-5厘米,如遇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者应酌量加减水量,水应一次加足,不可中途加水,更不能煎干了加水重煎。
     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
     煎药火候有 “武火”和“文火”之分。火候的控制,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治疗外感病的发汗解表药,宜用武火(大火)急煎;滋补调理类中药煎煮时间需延长,宜“文火”久煎,药效达到最佳;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大的中药宜“慢火”久煎,以降低其毒性,安全用药。
     为保证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煎药前需浸泡30分钟左右,煎煮时间一般为,沸后20-30分钟,煎好的药液量约为200-300ml较为适宜。解表剂、清热剂、芳香药为主的方剂可用“武火”迅速煮沸后,改用“文火”15-20分钟即可,以免香气挥散,药性损失;补益类中药则需煎煮40—60分钟。
     但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煎煮时间和火候,特殊的中药要特殊煎煮方法才能使药效更好地发挥出来:
     1、先煎:矿物、贝壳类药物质地坚硬,为有效煎出药效成分应当打碎后将这些药物先煮沸20-30分钟再放入其他药共同煎煮。
     2、后下:含挥发性成分或不宜久煎的药物,如薄荷、青蒿、香薷、钩藤、大黄、徐长卿、砂仁、肉桂等,应当在其他药煎煮得差不多,要出锅前5~10分钟时再加入,稍微煎煮即可。
     3、包煎: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如滑石、旋覆花、车前子等,为不使其浮散、粘锅和便于饮用应当用纱布包好后与其他药物同煎。
     4、冲服:贵重或不宜入煎的药物,如麝香、牛黄、珍珠等,多制成散剂,用煎好的药液送服或撒入药液中同服。
     5、另煎:某些贵重药材,如西洋参、鹿茸等,为更好煎出有效成分,应单独煎煮2-3小时,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与其他药液混合服用。
     6、烊化:胶类药物及黏性大且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蜂蜜等,用时应单独加温溶化与药液兑服。
    袁*** | 2018-06-01 11:30:39 0 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