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舞蹈家邓肯的生平事迹是怎样的?

首页

舞蹈家邓肯的生平事迹是怎样的?

舞蹈家邓肯的生平事迹是怎样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7-19 10:53:59
  •   邓肯一个在20世纪初的欧美舞台上最轰动的人物,一个有着强烈的叛逆精神、革命精神、创造精神的舞蹈家。在舞台上,她打破规范,赤着脚身穿长衫自由 而舞,如此舞风在那个崇尚典雅、追求唯美的时代是很难被接受的。这就是被誉为 “现代舞之母”的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
      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 1878〜1927)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 山,邓肯的母亲是一位音乐教师。,因此,她从小就获得了良好的音乐教育。与此同 时,邓肯也表现出了对舞蹈的热爱。但是,她并没有接受过太多正规的舞蹈教育。
       为了满足她对舞蹈的兴趣,母亲曾把她送到一个当地的芭蕾老师那里学习舞蹈。 然而,生性自由活泼的邓肯根本忍受不了芭蕾舞严格的程式化训练,所有的规范、 限制只能使她闷闷不乐,只上了几堂课就开始拒绝学习。不但如此,她还认为古典 芭蕾的训练方式与人的自然天性相背离,她认为古典芭蕾一点都不美!正是这一 声发自肺腑的呼喊,注定了她将成为舞蹈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反对古典芭蕾的舞者。
      在《邓肯自传》中,她曾回忆道:母亲认为所有的矫情做作都是极其荒谬的行 为。那么,不矫情、不做作,当然意味着一种自然的处世哲学。因此,在邓肯后来的 舞蹈创作中,越发显出母亲对她个性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这种追求自然的天性, 在邓肯舞台生涯刚刚开始的一次哑剧表演中,再一次充分显露出来,这也是一次非 常有趣而富有戏剧性的经历。
      初演哑剧的邓肯,完全被那些在她看来滑稽可笑的 表意动作所束缚,她无法接受那些呆板的动作,甚至认为这种演出对她来说就是一 种伪装、一种拘道。从古典芭蕾到哑剧,在邓肯的概念中都被归于僵化刻板、缺少真实情感表达的 艺术形式。因此,她认为,舞蹈家必须使肉体与灵魂相结合,动作必须发展为灵魂的自然语言,真诚地、自然地抒发内心的情感。
      邓肯依靠自学,饱览大量文学作品, 并从各国的绘画、诗歌、音乐、雕塑、建筑等艺术中汲取营养。包括她舞蹈中典型的 宽松舞服,都是从古希腊舞蹈服饰文化中汲取的灵感。她还把古希腊文物、雕塑作 为舞蹈创作的源泉,从中寻找舞姿的灵感。由于受到一些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邓 肯的舞蹈更加向往原始的淳朴和自然的纯真,她相信,舞蹈应该是自然而和谐的。
       她常常借助于自然界的启示,诸如花朵绽放、海水波动、鸟儿飞翔的动态都会给她 带来舞蹈动律变化的灵感。因此,她的舞姿自然流畅,洋溢着自由、激情和活力。邓肯的舞蹈是完全自由的。轻薄的衣衫,毫无束缚的赤足,是为了呈现出人体 最自由的美感。所有华丽复杂的服饰都只能遮掩舞蹈的美,真实的情感将无法表 达出来。
      她的舞蹈总是在挣脱人为技术的限制,从那些辉煌而空洞的动作技巧中 寻求解放。她随兴而发,即兴创作,使舞蹈建立在自然的节奏和动作之上,从本能 的舞蹈节奏出发去诠释舞蹈的主题Q因此,邓肯所创造的舞蹈曾被称作“自由 舞”。也正因为如此,她的自由舞蹈一开始在美国并没有受到重视,许多人认为这 是一种没有技术含量的舞蹈。
      邓肯创作的舞蹈作品主要有《伊菲革涅亚在澳里斯》、《马赛曲》和《前进吧,奴 隶》等。其中《伊菲革涅亚在澳里斯》是根据希腊神话中一段悲壮的故事演绎而成 的。一位工作在邓肯舞团的舞者曾描述邓肯的表演,她时而幸福安详,时而悲壮凄 凉,时而滑行摇动,令人无限神往。
      这恰恰显示了邓肯的舞蹈创作也并非完全的即 兴而舞,而是在有序的舞蹈结构中非常善于控制舞蹈的情感表达。她的另一部作 品《马赛曲》也是一部颇受欢迎的作品。舞蹈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邓肯在舞 蹈中身着火红的拖地战袍,神情庄严而坚定,就像一尊自由女神的雕像。
      她曾在 “自传”中回忆《马赛曲》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那场难忘的演出:当时的各家报纸 都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报道,激情高昂的《马赛曲》受到了异常热烈的欢迎,观众们 起立欢呼,掌声经久不息,那悲壮的舞姿,就是在模仿凯旋门上的不朽的形象。邓肯的自由舞蹈在当时的舞坛上产生了强大的震撼,对古典芭蕾中矫揉造作、 程式化的表演风格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更为未来现代舞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她认为:“舞蹈是一种伟大的原始艺术,是一种能唤醒其他艺术的艺术。”的确,她 的舞蹈曾激发了当时许多艺术大师的创作灵感。1897年她前往英国、法国,她的 舞蹈受到欧洲第一流的画家、音乐家、雕塑家、诗人等艺术家的重视。大名鼎鼎的 法国艺术家罗丹曾为她的舞蹈做了相当多的速写。
      此外还有作曲家与她共同创 作,更有诗人为她作诗,她一跃成为欧洲舞台上最具创造性的舞蹈明星。邓肯的舞 蹈已经超越了舞蹈本身,不仅是对身体动作的重新诠释,更是对社会的革命性的 “批判”,她的舞蹈带着自由之精神流芳百世。26岁时,邓肯曾在柏林创办了第一所“邓肯舞校”,以培养年轻的自由舞蹈演 员。
      
      1920年,43岁的邓肯应前苏联政府邀请,在莫斯科创办了舞蹈学校,继续传播 她的自由舞蹈,还曾用《国际歌》创编舞蹈,并免费教育一些儿童。然而1927年,在一次朋友聚会之后,邓肯长长的围巾被车轮绞住,不幸骨折身亡。她留下最后一句话:“再见,我的朋友,我上天去了……”这位现代舞的先驱留给后人的永远是那强烈的自由之精神。

    徐***

    2016-07-19 10:53:5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