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谁有宗教和艾滋病方面的工作经验或研究啊?

首页

谁有宗教和艾滋病方面的工作经验或研究啊?

谁有宗教和艾滋病方面的工作经验或研究啊?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2-22 16:34:38
      宗教对艾滋病防治的关注
    文:张志鹏 来源:《中国民族报》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虽然距离医学界1981年首次记录艾滋病病历已经过去了28年,但人类面对艾滋病病毒仍然没有良策。按照国际艾滋病协会(IAS) 主席卡恩博士的说法,“艾滋病可以预防,可是每天新增1万多感染者;艾滋病可以治疗,但是每年200万人为之丧命。
      别说了,行动吧!”艾滋病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是严峻的,已有数以千万计的人被它夺走了生命,还有更多的病人因之丧失了劳动能力,加剧了经济落后地区的负担,需要世界各国投入大量用于防治艾滋病的资源。 虽然说艾滋病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类不当行为引起的疾病,但是仅仅凭借科研成果和医学方法来改变性行为和吸毒行为,以达到完全预防艾滋病的传播,还是不现实的。
      要使得那些有科学依据且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得以贯彻落实,需要推动人们在生活方式和伦理道德观念上的转变。在完成这一工作时,宗教伦理和宗教组织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从宗教伦理与艾滋病预防的关系来看,两者之间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相互冲突的一面。
      主流观点认为,宗教伦理有助于抑制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因为大部分宗教伦理都要求信徒禁欲、忠诚于家庭、提高个人修养、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而且都宣扬慈悲救世、博爱助人、珍惜生命等观念。然而,也有一些宗教伦理与科学预防艾滋病传播相对立,例如,拥有11亿信众的天主教一贯拒绝安全套并质疑其有效性,因为天主教会认为,节育措施切断了性和生殖的天然联系。
      此外,还有一些宗教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地区艾滋病的防控变得复杂化,有限的资源没有在统一的行动方案支配下得到合理使用。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刊登评论,肯定了宗教组织在缓解艾滋病危机中拥有独特的精神和世俗资源优势,但同时也提醒各种宗教组织在接受防治艾滋病资助时应该特别注意,其使命是治病救人,而不是传教。
       从中国宗教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实践来看,不仅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已经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参与方式。一是宗教组织捐赠资金用于救助艾滋病病人。例如,2007年9月28日,香港宗教界国庆访京团在北京向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捐赠港币300余万,用于开展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救助工作。
      二是宗教组织成立专门的艾滋病预防项目。例如,2006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佛教协会“佛光之家” 建立艾滋病预防与关怀项目,形成以佛教为主、“佛光之家”为基地、三县(市)为工作站的艾滋病关怀与帮助服务网络,开展进村入户和社区帮教活动,提高妇女儿童的防病意识和能力,减少因艾滋病而造成的影响和伤害。
      三是采取宗教权威介入结合宗教仪式的方式关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在全民信教的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介入艾滋病防治工作, 运用心理安抚、经济帮助、临终关怀、孤儿关怀等方式,使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生活及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从而减少了他们受到的歧视。
      四是开展多个宗教组织在预防艾滋病上的合作交流。例如,2007年1月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了基督宗教艾滋病防治工作交流会议,有来自全国11个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社会服务机构相互交流了各地区、各宗教团体在参与防治艾滋病上的经验。 据国家卫生部报告,截至2007年7月底,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14300例。
      随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进入发病和死亡高峰期,遗留了大批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可见,各宗教组织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也将在预防艾滋病、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匿名用户

    2019-02-22 16:34:38

其他答案

    2019-02-22 16:55:41
  • 到专业 网站上查资料或者私信这方面的认证账号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哦,亲!

    h***

    2019-02-22 16:55:41

  • 2019-02-22 16:07:11
  • 艾滋病方面的工作经验没有,但是有宗教方面的研究,可以帮到你吗?

    丽***

    2019-02-22 16:07:11

  • 2019-02-22 16:06:33
  • 我在上海疾病中心工作过,对艾滋和癌症有点研究

    孔***

    2019-02-22 16:06:33

  • 2019-02-22 16:02:49
  •   虽然说艾滋病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类不当行为引起的疾病,但是仅仅凭借科研成果和医学方法来改变性行为和吸毒行为,以达到完全预防艾滋病的传播,还是不现实的。要使得那些有科学依据且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得以贯彻落实,需要推动人们在生活方式和伦理道德观念上的转变。
      在完成这一工作时,宗教伦理和宗教组织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从宗教伦理与艾滋病预防的关系来看,两者之间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相互冲突的一面。主流观点认为,宗教伦理有助于抑制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因为大部分宗教伦理都要求信徒禁欲、忠诚于家庭、提高个人修养、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而且都宣扬慈悲救世、博爱助人、珍惜生命等观念。
      然而,也有一些宗教伦理与科学预防艾滋病传播相对立,例如,拥有11亿信众的天主教一贯拒绝安全套并质疑其有效性,因为天主教会认为,节育措施切断了性和生殖的天然联系。此外,还有一些宗教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地区艾滋病的防控变得复杂化,有限的资源没有在统一的行动方案支配下得到合理使用。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刊登评论,肯定了宗教组织在缓解艾滋病危机中拥有独特的精神和世俗资源优势,但同时也提醒各种宗教组织在接受防治艾滋病资助时应该特别注意,其使命是治病救人,而不是传教。 从中国宗教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实践来看,不仅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已经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参与方式。
      一是宗教组织捐赠资金用于救助艾滋病病人。例如,2007年9月28日,香港宗教界国庆访京团在北京向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捐赠港币300余万,用于开展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救助工作。二是宗教组织成立专门的艾滋病预防项目。例如,2006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佛教协会“佛光之家” 建立艾滋病预防与关怀项目,形成以佛教为主、“佛光之家”为基地、三县(市)为工作站的艾滋病关怀与帮助服务网络,开展进村入户和社区帮教活动,提高妇女儿童的防病意识和能力,减少因艾滋病而造成的影响和伤害。
      三是采取宗教权威介入结合宗教仪式的方式关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在全民信教的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介入艾滋病防治工作, 运用心理安抚、经济帮助、临终关怀、孤儿关怀等方式,使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生活及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从而减少了他们受到的歧视。
      四是开展多个宗教组织在预防艾滋病上的合作交流。例如,2007年1月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了基督宗教艾滋病防治工作交流会议,有来自全国11个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社会服务机构相互交流了各地区、各宗教团体在参与防治艾滋病上的经验。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www。
      foyuan。net/article-130598-1。html。

    s***

    2019-02-22 16:02:4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