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谁能教教我怎么教育一个悟性差又不长记性的孩子?

首页

谁能教教我怎么教育一个悟性差又不长记性的孩子?

谁能教教我怎么教育一个悟性差又不长记性的孩子?我要崩溃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4-05 14:43:54
      这位家长您好,我是一位从事教育多年的学者,孩子容易忘事,首先要对症下药: 有动机缺乏型、方法错误型等。
    以下建议供家长参考: 。
          要求孩子树立明确的记忆目标。记忆具有指向性。学习中,要记一个单词、一个概念、一条定理、一个公式、一篇诗文,就要孩子树立"必须记住"的目标,不能有记不记无所谓,记得住记不住没关系的想法。
      应付的态度不利于记忆。 指导孩子注意理解,及时复习。理解了的东西容易记住。除了必须死记的材料,如地名、人名、年代等之外,凡有具体含义的材料都应先理解再记忆。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在记忆之后的前几天反复复习,之后滚动复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遗忘。
       指导孩子科学用脑,合理安排时间。最重要的是指导孩子劳逸结合,不开"夜车",保证睡眠。不同的功课,可以采取交替学习的方法,使大脑各部分轮流休息。一天中,利用早晨、上午精力充沛时,抓紧学习较难的功课,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增强孩子记忆的自信心。
      充满自信的人记得快,记得多。因此,家长必须鼓励孩子,让孩子尝到正确方法带来的甜头,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可带孩子去书店买一两本记忆方面的书,让孩子读一读,多学些好的记忆方法,并且鼓励孩子总结出适合他自己的记忆方法。 希望这些能帮到您的孩子。
       中国有俗话“不打不成器”“黄荆棍下出好人”,说的都是棍棒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孩子在小的时候不懂事,只有打屁股、挨棍子才能让他们长点记性。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打孩童屁股或是其他的体罚方式,可能阻碍孩童智商发展。   体罚教育事与愿违   家长实施体罚的目的大多在于威慑孩子,警告其同样的错误不能再犯。
      体罚的形式多种多样,小一点的孩子就罚站罚跪不让吃饭,大一些了还要加上手打脚踹,家庭“冷暴力”(不理不睬)也成为一些家长对待犯错孩子的方法。在他们看来,孩子受到惩罚的越重,教训记得越牢,下次就不敢再犯错误。   那么,孩子感受又是如何呢?有资料显示,40。
      3%的孩子是“不服气,内心抵制”、20。94%的孩子表示“没办法,只好忍受着”,只有21。8%的孩子感到“自责,努力改正”。更值得父母警觉的是,受到体罚后有14。8%的孩子“真想离开这个家和产生辍学念头”。   长期体罚抑制智力发育   俗话说:“3岁定终生。
      ”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在生命早期就逐渐形成了,这也会在无形中影响他们将来的学识多寡、事业发展,甚至健康状况。专家认为,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暴力恐怖的环境中,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当然就更谈不上智商的良好发展。   事实上,对于平时打屁股之类比较轻的体罚,虽然不会直接造成肌肉、肢体的损伤,但是疼痛的感觉会通过神经中枢的传导,使大脑受到刺激。
      同时,也有可能使孩子肾脏和身高受到影响。而较早前已有日本科学家研究表明,长期被体罚可能导致儿童脑萎缩。   孩子成长需要轻松环境   对于家长来说,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在日常的教育中,应该多多激发孩子的兴趣,细心发现孩子的特长,在不同的年龄段,根据不同的发展规律给孩子引导,对症下药,切不可动辄体罚。
         而在学校,老师更要掌握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基础上,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发展空间。教师如果对孩子动粗,在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同时,也会使孩子心中的教师形象扭曲,孩子对老师会产生厌恶和恐惧心理,继而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孩子未来发展。
         精神奖励 只奖不罚   那么对于孩子日常的教育问题,家长到底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呢?心理咨询师提到“只奖不罚”的办法。奖励要有一定讲究,对于孩子好的表现,父母应该注重在精神层面上的奖励,努力让孩子建立对父母的认同感。   而这种精神层面的奖励最好能与具体的事件相结合,不要只是“孩子你好棒”之类的泛泛而谈。
      孩子有了正向行为,就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这样不仅能使孩子感到自信,更是对孩子情绪和行为的一种积极引导。   而当孩子犯了错误,“不罚”是要求家长对于孩子的异常行为采取忽视、淡化的态度,不在孩子的错误上强化和追加。同时,家长还必须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性,教给孩子一些更高级的认知技巧,给其正向的引导。
         体罚孩子也要讲技巧   适度原则体罚孩子,一定要适度。一味地打孩子,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决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效果。   及时原则尽可能在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马上加以惩罚,因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密切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如果事情过去几天再惩罚,或几件事加起来一起惩罚,孩子会不清楚自己为何受罚。   隐蔽原则对孩子进行惩罚应避免在公共场所和外人面前,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当众不留情面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当众顶撞,父母也会很没有面子。 谢谢。

    杨***

    2019-04-05 14:43:54

其他答案

    2019-04-05 14:51:53
  •   你好,不是孩子不长记性,是他不感兴趣。找一些带有童年的书籍给学生看,让他在这些文章中找到童年的乐趣。同时引入现在的书籍中让他自己学习,给他讲读懂了也同样找到许多乐趣,然后给他逐一分析,仔细讲解书中的具体内容,让他知道每一句话中都有不同的意义。
      同时家长也要在平时生活中给予引导。 当孩子开始进入轨道时,就要买一些优秀的作文给他看,让他在别人的文章中学得许多知识。时间长了就给他出一些作文题目等他写作文,然后看一下他是怎样写,在看别人怎样写,在谈谈老师自己怎样写,通过怎样反复的训练,他在以后的文章中就会从多角度思考,这样才写出好的文章。
       书本知识是最主要的,当孩子有点学习的兴趣时,加强对书本知识的学习,预习新课和复习以前学习的功课,背写生字、以及文章中的词语、成语、经典的句子。然后叫他怎样把这些词语、成语、经典的句子运用到生活中来。 加强日记的训练,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记生活中一些最有趣的事情,用最好的语句描述出来,然后给他分析和讲解。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回答有用,帮忙点回答下面的“好评”,谢谢^_^!)。

    说***

    2019-04-05 14:51:53

  • 2019-04-05 14:37:24
  • 我是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师,乐意相助。加我QQ358455689或致电13956734712

    欢***

    2019-04-05 14:37: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