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谢谢,谁能告诉(苔丝)的故事情节?

首页

谢谢,谁能告诉(苔丝)的故事情节?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7-13 13:30:55
      《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它讲述了一个被侮辱的乡村姑娘的悲惨遭遇。
        牧师崇干告诉小贩一个消息,他考证出德北原是当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嫡系子孙。德北生性懒惰,又好喝酒,有6个孩子,家境十分贫寒。得知自己出身名门那天晚上他又喝得酩酊大醉。
      德北17岁的女儿苔丝勇敢地承担了替父亲赶集卖蜂窝的担子。谁知在赶集路上,她赶的马车与邮车相撞, 老马被撞死,全家的生活来源没了着落。 为了帮助家庭摆脱生活困境, 苔丝听从了母亲的安排,去纯瑞脊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太那里认亲。   纯瑞脊的德伯氏是一个冒牌的本家。
      去世的德伯先生从博物馆里挑了“德伯”这个古老姓氏,冒充世族乡绅。这些情形,苔丝和她的父母一点儿也不知道。德伯太太是个性情怪癖的瞎眼老太婆。她的儿子亚雷有20多岁,是个花花公子。他一看见美丽的苔丝,便打下了占有她的主意。他让苔丝去他家养鸡场养鸡。
      苔丝在纯瑞脊养鸡,完全受亚雷的驱使。她充满疑惧,处处拒绝他的殷勤,却无法回避他。   9月里一个星期六的晚上,苔丝和她的同伴赶完集后回村。一群喝醉酒的女人肆意辱骂苔丝,苔丝又羞又恼,一心想赶快离开这群人,远远跟着的亚雷骑马上前,要苔丝上马离开,她不假思索地跨上了亚雷的马。
      他俩骑着马跑了一阵,亚雷早把马引向了远离纯瑞脊的贫道。来到英国很古老的一片树林围场。苔丝十分恐惧,她想独自走回去,但这是办不到的,因为四周都被雾气包围,什么东西也看不见。苔丝坐在一堆树叶上,亚雷去辨路。等他摸黑回来时,他绊着一样东西。这模糊的灰白色正是穿着白纱衣服躺在干树叶上的苔丝。
      亚雷俯身下去,他的脸触到她的脸。她正睡得很沉,睫毛上的眼泪还没干呢。昏暗和寂静笼罩了四周……   一个月后,苔丝毅然离开了纯瑞脊,顺着山路往家走。苔丝回家来的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了。随着德伯氏儿子放荡名声的传播,苔丝遭到了村里人的讥笑和背后议论。
      她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在她的私生婴儿死去后,她常常问自己,女人的贞节真是一次失去就永远失去了吗?一切有机体都有恢复原状的能力,为什么单单处女的贞节就不能呢?她决定离开这个知道她的过去,使她感到窒息的家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开始她的新生活。   5月里一个鸟语花香的早晨,苔丝离开家到塔布篱牛奶场当了一名挤奶女工。
      在这里,她认识了一个年轻人安玑·克莱。克莱是一个牧师的儿子。他不愿继承父亲做牧师而想务农当农场主。他在牛奶场学习挤奶技术,发现不爱言语的苔丝有许多与别的乡下姑娘不同的地方,于是就去注意她,接近她。他们不断地相会,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他俩逐渐产生了恋情,而且渐渐地像火一样炽热。
      克莱对苔丝的爱情改变了他对生活的设想,他要放弃家里为他安排的的门当户对的婚姻,娶苔丝这个内心充满诗意的大自然的女儿为妻。苔丝虽然心里十分爱克莱,可是过去失身的耻辱压得她透不过气来,内心十分痛苦。她几番想把过去的事告诉克莱,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在临近结婚的前几天,她鼓起勇气用写信的方式向克莱说明往事。她把信塞进克莱门里,听凭他的定夺。谁知这封信塞进了地毯下,克莱没看见。结婚那天,苔丝从地毯下发现了信,决定在当天晚上告诉丈夫。   12月31日除夕夜晚,新婚的苔丝和克莱到到租借的新房,在苔丝还没告诉克莱自己过去的事情之前,克莱说他曾在伦敦和一个素不相识的女人过了48小时的放荡生活。
      苔丝原谅了他。她听了克莱的讲述,感到了一种说不出的轻松和喜悦,觉得自己犯下的罪过并不比丈夫的大。她万万没有想到,在苔丝说出了自己的遭遇时,克莱却不原谅她。他翻脸无情,他遗弃了苔丝,独自一人上巴西去了。   苔丝为了保全克莱的名誉,回娘家后不愿对父母说出丈夫出走的事,对外也隐瞒自己是克莱太太的身份。
      她把克莱留给她的生活费都补贴给了家里,自己生活无着,四处流浪打短工。   冬天,苔丝独自一人走在通往高原农场的路上。过路人见了她的长相,都禁不住吓一跳。苔丝满眼含泪地对自己说:“从此以后,我要永远往丑里打扮,因为克莱不在我跟前,没有人保护我,我只爱他一个人,我愿意别的男人都看不起我。
      ”她到凌窟槐干活儿,受尽白眼和欺凌,被东家派到地里去干男人的粗活。但她忍耐着,等待克莱的消息,希望有一天能重归于好。   一年后的12月30日,苔丝听到一个教徒在讲道,那教徒竟是欺凌她的亚雷·德伯。4年前亚雷还是满口的秽言秽语,如今却满口仁义道德,这种伪善面目使苔丝感到恶心。
      亚雷见了苔丝后,把他的讲道、教义统统抛开,又跑到农场对苔丝纠缠不休。苔丝受不了沉重的体力活和亚雷无休止的纠缠与威胁这双重压迫,给克莱写了封情辞恳切的长信,哀求他来救她脱离苦海。与此同时,和苔丝一起做工的女友也给克莱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赶快回来保护自己的妻子。
         克莱在巴西吃了不少苦头,害了一场热病,务农的理想破灭了。他开始认识到自己对苔丝的行为不公正,太残忍。苔丝的处女贞洁虽然过去被玷污了,但她的品德却是高尚的。克莱认识了自己的过错,于是他从巴西返回英国寻找自己的妻子。但他在一所海滨公寓找到苔丝时已经太晚了。
         原来苔丝在父亲去世后,为了解脱母亲和5个弟妹无处安身,无经济来源的困境,又被亚雷重新占有。克莱的归来使苔丝万分痛苦,她觉得自己的一生都被亚雷毁了。在绝望中,她用餐刀杀死了亚雷,追上离去的克莱。两人避开大路,躲避追捕,在荒野的一所空房子里度过了他们婚后最幸福的几天。
      后来他们来到石柱林立的异教神坛。疲乏的苔丝躺在祭坛上,对克莱说,希望他能在自己死后娶妹妹丽莎·露为妻,这样,无论是在人间和地下,她都永远和他在一起。黎明时刻,警察包围了神坛,苔丝被捕了。   7月的清晨,到处布满了温暖和光明。克莱和丽莎·露站在城外的山顶上,城里传来了8声钟响,他俩听了这声音全都一惊,瘫痪了似的静静地等候。
      城里监狱阁楼高杆上慢慢升起了执行死刑的黑旗。 。

    2005-07-13 13:30:55

其他答案

    2005-07-13 16:56:43
  • 太复杂了嘛!~
    苔丝:
    爱情和贞洁

    回***

    2005-07-13 16:56:43

  • 2005-07-13 14:50:49
  • 不清楚. 

    t***

    2005-07-13 14:50:49

  • 2005-07-13 13:31:04
  •   五月下旬的一个傍晚,一位为编写新郡志而正在考察这一带居民谱系的牧师告诉约翰·德伯:他是该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后裔。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使这个贫穷的乡村小贩乐得手舞足蹈,他异想天开地要17岁的大女儿苔丝到附近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那里去认“本家”,幻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困境。
         实际上,德伯老太与这古老的武士世家毫无渊源关系,她家是靠放高利贷起家的暴发户,从北方迁到这里,这个姓也是从博物馆里找来的。苔丝到她家后,德伯老大的儿子亚雷见这个姑娘长得漂亮,便装出一片好心,让苔丝在他家养鸡。三个月后,亚雷奸污了她。   苔丝失身之后,对亚雷极其鄙视和厌恶,她带着心灵和肉体的创伤回到父母身边,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了。
      她的受辱不仅没有得到社会的同情,反而受到耻笑和指责。婴儿生下后不久就夭析,痛苦不堪的苔丝决心改换环境,到南部一家牛奶厂做工。   在牛奶厂,她认识了26岁的安玑·克莱。他出身于富有的牧师家庭,却不肯秉乘父兄旨意,继承牧师的衣钵,甘愿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来这里学习养牛的本领,以求自立。
      在劳动中,苔丝和安巩互相产生了爱慕之情。当安玑父母提议他与一个门当户对的富家小姐结婚时,他断然拒绝了。而苔丝的思想却十分矛盾,她既对安玑正直的为人、自立的意志和对她的关怀有好感,又自哀失身于人,不配做他的妻子。但强烈的爱终于战胜了对往事的悔恨,她和安玑结了婚。
         新婚之夜,苔丝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罪过”原原本本地告诉安玑。但一当她讲完自己与亚雷的往事之后,貌似思想开通的安玑·克莱不仅没有原谅她,反而翻脸无情,只身远涉重洋到巴西去了,尽管他自己也曾和一个不相识的女人放荡地生活过。   被遗弃的苔丝心碎了。
      她孤独、悔恨、愤慨、绝望,但为了全家的生活,她只好忍受屈辱和苦难。同时,她还抱着一线希望,盼着丈夫回心转意,回到自己身边。   一天,在苔丝去安玑家打听消息回来的途中,发现毁掉她贞操的亚雷居然成了牧师,满口仁义道德地正在布道。亚雷还纠缠苔丝,无耻地企图与她同居。
      苔丝又气又怕,随即给丈夫写了一封长信,恳求克莱迅速归来保护自己。   克莱在巴西贫病交加,也历尽磨难。他后悔当时遗弃苔丝的卤莽行为,决定返回英国与苔丝言归于好。但这时苔丝家又发生变故:父亲猝然去世,住屋被房主收回,全家栖身无所,生活无着。在这困难关头,亚雷乘虚而入,用金钱诱逼苔丝和他同居。
      
      克莱的归来,犹如一把利刃,把苔丝从麻木浑噩的状态中刺醒。在绝望中,她亲手杀死了亚雷,追上克莱,他们在荒漠的原野里度过了几天逃亡的欢乐生活。最后在一个静谧的黎明,苔丝被捕,接着被处绞刑;克莱遵照苔丝的遗愿,带着忏悔的心情和苔丝的妹妹开始了新的生活。

    k***

    2005-07-13 13:31:04

  • 2005-07-13 13:27:34
  •   包法利夫人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楼拜(1821-1880),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法国19世纪小说史上三位巨人之一,福楼拜出生于一个医生世家,曾在巴黎攻读法律,因病辍学。福楼拜的出身对他的写作有巨大的影响:看惯了手术刀的他不相信宗教,崇拜真实——这在他的小说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他依靠丰裕的遗产过活,专心于文学创作,他终生过着独身生活。   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作者以简洁而细腻的文笔,通过一个富有激情的妇女爱玛的经历,再现了19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生活。《包法利夫人》的艺术形式使它成为近代小说的一个新转机。
      从《包法利夫人》问世以后,小说家知道即使是小说,也要精雕细琢。这不仅是一部模范小说,也是一篇模范散文。但是,《包法利夫人》也为作者带来了麻烦。许多人对号入座,批评福楼拜这部书“破坏社会道德和宗教”,他还被法院传了去:原来是有人告他“有伤风化”。
      这时许多读者纷纷向福楼拜表示同情和支持,甚至连一向反对他的浪漫主义作家也为他辩护。法庭上,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作家被宣告无罪——由此可见《包法利夫人》的影响。   爱玛·卢欧是殷实的田庄主人卢欧老爹的独养女。她从小丧母,13岁时,父亲就为她选择了爬向上层社会的一种方式,把她送到虞徐村修道院读书,学习贵族子女的谈吐、仪态,接受贵族思想的教育。
      卢欧老爹把日后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   起初,爱玛不但不嫌修道院的生活憋闷,反而喜欢和修女们在一起相处。日子一久,她就不满意修道院的生活了:她偷偷读了描写恋爱、婚姻、情男、情女等内容的作品后,心中激起了爱情的波澜。   她读到司各脱的历史小说时,更加崇拜古代贵妇人的生活,巴不得自己也住在一所古老的庄园,同那些腰身细长的女庄园主一样,整天在三叶形穹隆底下,胳膊肘支着石头,手托着下巴,遥望一位白羽骑士,跨着一匹黑马,从田野远处疾驰而来。
      与世隔绝的修道院生活,使爱玛不了解法国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完全沉醉于中世纪的幻境之中,成为一个极力寻求刺激,追求爱情的少女。由于她后来不尊重修道院的共同生活,“好像修道院同她性情格格不入”,父亲只得接她离开了修道院。   乡村医生查理·包法利由父母做主,娶了一个寡妇——杜比克妇人,包法利以为结婚以后他就可以自由了,但结婚后包法利医生就像套上了枷锁,因为老新娘对他管束极严,甚至经常隔着墙偷听包法利大夫给女病人诊病,不过她尽可以放心,她的丈夫一向是个老实人。
      但是,第二年开春,老新娘病死了。   孤独的包法利医生依旧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而一次偶然的出诊使他结识了卢欧老爹,并爱上了卢欧老爹的女儿爱玛。此时的爱玛已出落得很漂亮:她的头发黑亮亮的,她的脸蛋是玫瑰红的颜色,她的眼睛很美,睫毛很动人,朝你望来,毫无顾忌,有一种天真无邪的胆大的神情。
      不久,包法利医生向爱玛求婚了。这时卢欧老爹破产,只得把女儿嫁给不苛求嫁资的包法利大夫。   爱玛对新生活的热望和天真使得她总处于幻想当中。但是,嫁给包法利医生后,她的幻想成了泡影。包法利医生是个容貌一般,见解庸俗,谈吐平板,安分守已,激不起笑或梦想的人。
      他娶到爱玛后,心满意足,吃着葱烧牛肉,剥去干酷外皮,啃掉一只苹果,喝光他的水晶瓶,然后上床,身子一挺,打起鼾来了。   充满浪漫、迷恋幻想的爱玛大失所望,感受不到丈夫的欢娱、热和爱恋。她恨包法利医生这种稳如磐石的安定、这种心平气和的迟钝,极力要摆脱这种平庸的生活与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寻找梦想的幸福,来满足自己感情上的需要。
         正当爱玛苦闷不满的时候,昂代尔维利侯爵邀请包法利夫妇去参加舞会。这次舞会是爱玛生活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舞会在庄雷锋里举行。爱玛对候爵家豪华的气派、高雅的客人以及珠光宝气的舞会场面入迷了。她怀着羡慕的心情看着那些装扮入时的贵妇人,幻想着自己也能过上那样的生活——而这时一个潇洒的子爵邀请她跳舞,爱玛觉得幸福极了。
      她一直跳到早上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舞会。在回家的路上,她看见一个舞伴有意无意留下的雪茄盒,又引起了对舞伴的怀念。回到家里,爱玛竭力挣扎着不睡,只是为了让舞会的感觉能在自己头脑中多停留一会儿 舞会之行在她的生活上凿了一个洞眼,如同山上那些大裂缝,一阵狂风暴雨,只一夜工夫就完全变了模样。
      从此,爱玛由追求中世纪的爱情一变而向往腐化堕落、虚假庸俗的巴黎式的爱情了。同时,刀子的脾气越来越坏,对丈夫更加厌烦了。她一个劲儿地怪当地的气候不好,强烈要求搬到别处去住。   包法利经不住爱玛的再三撺掇,终于搬到了永镇居住。第一天吃晚饭的时候,爱玛遇到了一个金黄色头发的青年实习生——赖昂。
      爱玛初次和他见面便很谈得来:他们有共同的兴趣,都爱好旅行和音乐。此后他们经常后面,讨论浪漫主义的小说和时兴的戏剧,两人逐渐熟识起来。   这时,狡猾的服装商人勒内看出了爱玛是个爱装饰的虚荣的妇女,就主动上门兜揽生意,并赊账给她,满足爱玛的虚荣心。
      赖昂对爱玛表露了好感,但因为年轻未免在行动上显得畏缩;爱玛也爱上了赖昂,同样也不敢越轨。爱玛为了能摆脱这种烦恼,开始关心家务,并按时上教堂忏悔,但神甫漠不关心的态度使她的心情更加烦躁。而赖昂为了摆脱痛苦,离开永镇到巴黎上学去了。两人分手时,尽量压抑着悲哀的心情。
         赖昂走后,爱玛百无聊赖。有一天,附近一个庄园主罗道夫到包法利医生家里看病,这个风月场中的老手一眼就看穿了爱玛的心思,产生了勾引这个标致的家庭主妇的念头。恰好永镇举办了一个展览会,罗道夫就带着爱玛去参加。两个人都不关心展览会,只是借此机会谈情说爱,罗道夫抒发自己的痛苦以及对爱情的向往,深深打动了爱玛的心。
         展览会后,罗道夫故意在6个星期之后才出现在爱玛面前——他知道这样会对爱玛产生什么样的心理效果。果然,爱玛顺从地成为了他的情妇。他们瞒着包法利医生经常在一起幽会,爱玛的感情发展到了狂热程度,她要求罗道夫把她带走,她情愿放弃家庭和孩子同他一起私奔。
         然而,罗道夫只是一个逢场作戏的人。在厌倦了爱玛的身体之后,他决定抛弃爱玛而到卢昂去找另一个情妇。临走他给爱玛写了一封信,表示为了不伤害她,只好不辞而别了。为了表示自己的依依不舍,他还在信纸上洒了水来充作眼泪。爱玛接到信后,气得发疯,但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罗道夫的马车在夜幕的掩护下急驶出了永镇。
         这之后,她大病一场,病好以后,她想痛改前非,开始重新生活。可怜的包法利医生为了让爱玛散散心就带她去卢昂看戏,凑巧在剧场里遇到了爱玛曾为之心动的赖昂。于是,两人旧情复燃,戏还没有演完,爱玛就找了个借口同赖昂到码头上互诉衷肠去了。分别了3年,赖昂已经成为丰富社会经验的人,他决不想放过这次机会,两人终于圆了旧梦。
         回到永镇后,爱玛每个星期都要去一次卢昂同赖昂幽会——她的借口是去学钢琴,而老实的包法利医生从来也没有怀疑过她。爱玛把自己的全部感情都倾注到了赖昂身上,沉湎于爱情的快乐之中。为此,她从服装商人勒内那儿赊购了大量的服饰,债务越积越多。   有一天,狡猾的勒内发现了爱玛的秘密,他决定狠狠地敲诈爱玛一笔。
      他上门逼债,迫使爱玛瞒着丈夫把房产权抵押了债务。但是,为了保持她同赖昂的关系,爱玛继续从商人那儿赊购服饰,这样她不断借债,不断典当,很快就把家产挥霍一空。勒内上门逼债未果,就到法院起诉,把包法利家的东西全部扣押起来。   此时,爱玛已经陷入困境,她求助于自己的情人。
      可是,赖昂利用谎言先稳住了她,然后躲得无影无踪;在罗道夫那里,当她提出要借钱的时候,跪倒在她脚下的罗道夫安静地站了起来,说:“我没钱。”直到这时爱玛才意识到:爱情不过是梦幻中的游戏,当利益交关的时候,它就萎缩了。爱玛绝望了。   回到家里,爱玛吞下了砒霜,痛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包法利医生为了清偿债务,把全部家产都卖尽了。在经受了太多的打击之后,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也死了。他和爱玛的女儿被一个远房姨母收养,后来把她送进了一家纱厂。 。

    风***

    2005-07-13 13:27:3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