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诸葛亮为什么手不离扇?

首页

诸葛亮为什么手不离扇?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看见诸葛亮一出来就是手拿鹅毛扇,那扇是从不离手.
不明白,也无法得到个合理的解释.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7-17 15:29:31
       诸葛亮的鹅毛扇
     
        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
        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
      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
      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孔明对鹅毛扇爱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他这样作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     清朝康熙年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诸葛草庐诗》中写道:“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离扇的原因。
       八卦衣与鹅毛扇 水镜先生很赏识诸葛亮。有一天,把他叫到堂前,说:“我平生著了四卷书,现在传授给你,希望用心好好学,不要辜负了我的一片苦心。”随后,拿出一个红木匣,交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当着水镜先生的面打开了木匣子,把书取出来,从头至尾看了三遍。
      水镜先生问他:“你能不能记个大概?”诸葛亮说:“弟子不才,看了几遍,倒能背出全文。”说罢从头到尾背了一遍,果然一宇不差。谁知,水镜先生听罢,不但没有夸奖他,反而很生气地说:“我真没有料到,你读了这四部书,学业一点也没有长进!”一怒之下,竟将四卷书烧了。
       诸葛亮见老师生气了,慌忙跪下请罪。水镜先生说:“你这么不用心学,就收拾收拾下山去吧!”说罢,将袖子一甩,向后堂去了。刚好,水镜夫人有事从这里过,看到诸葛亮跪在那里,赶忙问原因。诸葛亮把水镜先生焚书的前后经过说了一遍,水镜夫人听了以后,问诸葛亮还能不能背那四卷书,诸葛亮说:“能。
      ”水镜夫人就叫他站起来,背给她听听。诸葛亮说了声“好”,站起来就背。可是,他心里怪明白书中的内容,嘴里却一句也背不出来,很惭愧地说:“当时我还记得一字不差,这会儿只记得大意了。” 水镜夫人想了想,便说:“既然你师父叫你下山,我也不便留你。
      我看你这几年学艺诚心,就送给你两件东西作个纪念吧。”便从内室里拿出一个红包袱,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打开包袱一看,是一领八卦衣和一把鹅毛扇,心想:“天气已转凉了,这件衣服还可以穿,那把扇子有啥用处?”水镜夫人叫他试试衣服,他穿上八封衣,上下打量,只见乾、坤、震、离、巽、兑、坎、艮八卦和太极图清楚分明,再仔细一看,那天地雷火,风泽水山,万物交感,变化无穷。
      这样,经过点拨,他便想起了水镜先生那四卷书全文。他知道这八卦衣是件宝物,慌忙拜谢师母。穿着八卦衣下山去了。 诸葛亮走到半道上,忽然想起,师母赠的鹅毛扇忘记拿。便返回去取鹅毛扇。他刚到水镜庄,只见水镜先生坐在门口,正握着鹅毛扇闭目养神。
      他想上前去要那鹅毛扇,又不好开口,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便低头垂手站在门外边。 水镜先生看见了,喊他:“孔明,你为什么不进来?”诸葛亮忙上前行了礼。水镜先生说:“你的来意我已明白了。”诸葛亮说:“有了这领八卦仙衣,弟子更不会忘记师父的著作,待我下山以后,一定将全文抄出来,以便流传后世。
      ”说罢,又将四卷书背了一遍,请水镜先生听听有没有错的地方。不料水镜先生听罢,又气得站起身来,说:“背书,背书,只会死背书!”说罢,将鹅毛扇一甩,气咻咻地又向后堂去了。 诸葛亮左思右想,也找不出师父生气的原因,心里烦躁不安。他觉得胸闷脑胀,便俯身拾起鹅毛扇,急急扇了两下,头脑顿时清醒了许多。
      他又轻轻摇了两摇,忽然觉得心里一亮,便一边摇着鹅毛扇,一边思索,渐渐地悟出了水镜著作的玄奥道理。这个时候,恰巧水镜夫人又走过来,他便向水镜夫人说:“经过师父多次点化,弟子悟出了一个道理,不知对不对,请师母指教。” 水镜夫人叫他说出来听听,诸葛亮说:“世界上万物交感,阴阳推移,变化发展,无穷无尽。
      没有相同的天时,也没有相同的地利、人和。我师父的著作,也要因时而异,因地利、人和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照搬照套,必然要违背原意。”水镜夫人说:“你已学到了那四部书的真谛,也不枉水镜焚书教你一场。”诸葛亮说:“弟子虽然有点长进,但失去了四卷书实在可惜!”水镜夫人说:“你不是能背诵吗?”诸葛亮说:“弟子虽知其意,但无法恰当地把原文说出来,如果今后要应用它,弟子还得 靠轻摇鹅毛扇,慢慢地思谋啊。
      ” 二人正说着,水镜先生笑呵呵地从后堂走出来,连叫:“只要你不是照本宣科就好!”诸葛亮慌忙上前拜谢师父焚书教导之恩。水镜先生说:“我平生的功夫都下在那四本书上,你现在已学到家了,可以下山去干一番事业啦!”诸葛亮依依不舍地辞别了师父师母,穿着八卦衣,摇着鹅毛扇,下山去了。
       从那以后,诸葛亮一直身不离八卦衣;手不离鹅毛扇,灵活运用水镜先生的学说建立了赫赫功业。 。

    1***

    2005-07-17 15:29:31

其他答案

    2005-07-17 21:19:47
  • 你问我们干什么,你去问导演呀!

    1***

    2005-07-17 21:19:47

  • 2005-07-17 16:59:16
  • 那只是一种睿智的象征。没别的意思。

    5***

    2005-07-17 16:59:16

  • 2005-07-17 15:22:10
  •                 可能是!!!!!!!!!!!!!!!!不知道啊!!!!!!你说那!!!!!!!!!!!!!!还是看别人说吧啊!

    天***

    2005-07-17 15:22:10

  • 2005-07-17 14:24:05
  • 一是热,另外那可是巴蜀地区啊,草木茂盛蚊虫也多,诸葛亮又特怕蚊子叮……

    红***

    2005-07-17 14:24:05

  • 2005-07-17 13:35:00
  • 他热

    c***

    2005-07-17 13:35:00

  • 2005-07-17 13:07:18
  • 小说杜撰的,没什么可以叫真的

    绝***

    2005-07-17 13:07:18

  • 2005-07-17 12:36:57
  • 这个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听说他拿扇子是他妻子让的,因为他还没有达到喜怒不行于色这个地步,拿扇子是为了掩盖他这个缺点。

    风***

    2005-07-17 12:36:57

  • 2005-07-17 11:42:18
  • 故作风雅!! 好比现在下围棋的,不论冬夏,不论下得多臭 ,也摇个扇子,就是装腔作势,故作牛B状!恶心!

    p***

    2005-07-17 11:42:1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