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狼文言文中文章如何刻画屠夫的形象?

首页

狼文言文中文章如何刻画屠夫的形象?

狼文言文中文章如何刻画屠夫的形象,要求从人物描写并找出课文中的例句进行分析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4-05-20 22:13:23
      (l)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 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 刀劈两狼。 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想拖延时间,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 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 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
      发现麦场积薪后, 急忙“奔倚其下”、 免得腹背受敌“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 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 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 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总之,这些心理描写,很好地表现了屠户 的机智、勇敢。 (2)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 “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 自己,准备反击。“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 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
      “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 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 争的精神。 总之,屠户的一系列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很好的再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的形 象。

    然***

    2014-05-20 22:13:23

其他答案

    2014-05-21 09:05:57
  •   1、因为古代生产环境不如现代,加之古代时狼的数量也比现代多,所以古人对狼的态度主要——恨。不会如我们现代要考虑动物保护法,要考虑它们也是生物,更不会赞赏它们为了生存所进化出来的一定的智慧。
    2、对于屠夫,古人通常都是鄙视的。认为他们不从事农业,不学习文化,杀生谋利,所以鄙视。
       二、作品中狼的形象依据古人固有的观点,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如“狼一”的垂涎,示刃则却,及走又从,进而罹之。写出了狼的贪婪。“狼二”中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后。写出了狼的狡诈。“狼三”中狼自苫中探爪入,写出了狼的凶残。 三、作品中屠的形象与古人通常的观点有所变化。
      这是为了衬托作者对狼的观点而进行的必要变化。“狼一”中的屠夫,既无勇,也无谋。只是捡了个便宜。“狼二”中“屠惧,投以骨”“屠大窘”可以看出屠夫有惧意,但是“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也可看出屠夫被逼到一定的程度,还是多少有点匹夫之勇。
      
      “狼三”中则真正看到了屠夫的勇和谋。“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狼不甚动,方缚以带”都可看出屠夫的勇和谋。 四、三则最后的“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虽然有一定的赞赏之意,但同样表现出了古人对屠夫的一种蔑视。

    l***

    2014-05-21 09:05:5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