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出自谁的哪首诗?

首页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出自谁的哪首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4-12-08 08:38:23
      奔霆飞?希ㄗⅲ鹤鳌把妗保┘呷俗樱芫性6鲳E贾荡笮睦牖鹫找鸥咚铄蕖>菝尉跞韵问肥砍霞峁部沽鳌6染〗俨ㄐ值茉冢喾暌恍︺鞒稹?
    事情的原委是:在日军侵华时期,日本生物学家西村真琴博士为了救援战争中的受伤者,于1932年2月作为“服务团长”到中国。
      在上海郊外的三义里战乱的废墟里,发现了因饥饿飞不动的鸽子,便带回日本,取名“三义”,精心喂养。为了表达两国人民的友善,他“期待生下小鸽子后,作为日中友好象征送回上海”。可惜这只带回日本的鸽子后来遭遇黄鼠狼的袭击死亡,博士及周围人在悲痛之余决定将其立冢掩埋。
      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景仰,西村博士修书一封细说原委,并将自己画的鸽子一并寄给在上海的鲁迅,表达了日中两国友好的愿望。鲁迅先生于是写成上述著名诗篇。据1933年6月21日的《鲁迅日记》:“西村(真琴)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
      ”原题注说“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之。” 西村博士在1956年72岁时去世,“三义冢”一直得到其家人的诚心供养。1981年其孙女柳泽和子迁居时,亦同时将“三义冢”移往在丰中市的庭院。1986年10月,为纪念建市50周年,丰中市决定将“三义冢”碑石移入中央公民馆。
      2002年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际,“三义冢显彰会”向市民募集“净财”,对诗碑整修一新,作为和平与友情的象征,成为丰中市的历史文化遗迹。 。

    f***

    2004-12-08 08:38:23

其他答案

    2004-12-08 08:21:30
  • 鲁迅 的《题三义塔》
    这是鲁迅先生的1933年写给日本友人《题三义塔》中的诗句。意思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一定会失败,战争结束以后,中日人民依旧保持兄弟般的友谊,在一笑中泯灭过去的恩怨。

    x***

    2004-12-08 08:21:3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