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分道为何“扬镳”?

首页

分道为何“扬镳”?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6-04-20 09:12:29
  • 反对此词诞生!
    现在当官的见面都套近乎
    这个词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

    山***

    2006-04-20 09:12:29

  • 2006-04-20 07:25:40
  •     镳,是马身上的响铃。扬镳,指驱马前进。后人就用“分路扬镳”或者“分道扬镳”来指分路而行。现在用这个词则多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 
      成语"分道扬镳",这个典故出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北魏的国都在洛阳,京兆(管理首都的长官)各叫元志。
      此人生性耿直,素来不肯向达官贵人低头让步。有一天,他乘车上街,迎面遇上御史中尉李彪的车子。论官职,他比李彪低。按当时的规矩,他应该首先回避,让李彪的车子先过去。但是元志不愿这么做,李彪很不高兴。当面责备了他。他见李彪生了气,更不肯让路。两人谁也不愿示弱,便到魏孝文帝面前去评理。
      李彪说自己是皇帝许可乘坐华丽的车子的,一个洛阳的地方长官怎能同御史中尉对抗,不让路。元志说他是皇帝委派的国都所在地的最高长官,住在洛阳的人,不管是谁,都编在他主管的户籍里面,他怎能给御史尉让路呢?魏孝文帝不愿说谁是谁非,要做一个和事佬,说道:“你们不要争吵,洛阳是我的地方,应该分路扬镳。
      从现在起,你们就分开路走,各走各的。”两人出了皇宫,马上找来尺子,把路量一量,分开了,从此一个走路这边,一个走路那边。 。

    我***

    2006-04-20 07:25:4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