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有关水浒传的问题?

首页

有关水浒传的问题?

宋江接受招安后,他的兄弟分别在征辽 平田虎 方腊的战争中是怎样死去的?请告诉在这些战争中分别是哪些兄弟死去?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8-12 21:30:08
      征方腊败因,毁灭的梁山
    水浒众英雄打方腊时,死伤甚众。想当年众好汉三败高俅,大闹东京,杀得官军捕盗魂飞胆 
    丧。而打方腊时,却步步荆棘,一寸山河一寸血。最后虽然“惨胜”,但十损七八,元气尽丧,虽 
    胜犹败。除了方腊手下诸将也悍勇外,肯定也有不少其他原因。
           请看现代军事研究者,曾将战场的战果和伤亡情况做详细的数据分析,比如像二战时战列舰 什么的,被飞机击沉有多少,鱼雷炸毁有多少,都有详细的数据分析,不是说吗一门科学只有有效 地应用了数学,才算是科学。在下不才,仔细找出水浒众英雄打方腊时的死因,做了以下统计:        一、交战身死:计有彭?^、周通、董平、张清、雷横、石勇、邓飞、索超、鲍旭、王英、扈 三娘、马麟、燕顺、秦明,郝思文、阮小五、宣赞、吕方(18人,约占总死亡数的26%)。
              二、中箭和飞刀及飞石器械、火炮身死:韩滔、曹正、王定六、徐宁、欧鹏、史进、石秀、 陈达、杨春、李忠、薛永、张顺、孙二娘、郁保四、郑天寿、郭盛、刘唐、孟康(18人,约占 26%)。        三、乱军中马踏身死:宋万、焦挺、陶宗旺、李立、汤隆、蔡福、杜迁、邹渊、张青、李云 (10人,约占总死亡数的14%)。
              四、患病:杨志、张横、杨雄、穆弘、孔明、朱贵、朱富、杨林、白胜、时迁、林冲、丁得 孙(毒蛇咬死)(11人,约占总死亡数的16%)。        五、落水:施恩、孔亮、龚旺、侯健、段景住、李衮(6人约占总死亡数的9%)。
              六、中埋伏:阮小二、解珍、解宝、单廷圭、魏定国、项充(6人约占总死亡数的9%)。        由以上数据可见,梁山众好汉真正斗将拼死的只占25%左右,而中箭等身死的又占四分之 一,和拼死的差不多,看来梁山众好汉还是多习惯于江湖上的打斗,在京城里闹将起来,人群百姓 混杂,官兵们往往箭不敢发,这样梁山好汉就如海豹突击队打轻武器间的单兵交火,正是得其所 哉。
      但有些好汉对正规军的行军作战不是太熟悉,因此伤亡惨重。像史进、石秀,徒手相搏,也是 好手,但却死在箭下,梁山好汉出身江湖,对于盔甲等物也没有足够重视,所以对于飞刀乱箭抵挡 力极差。另有一班步战头领,不熟习军阵,竟在乱马军中被踏杀,像没面目焦挺,扑交是把好手, 李逵在他手下都是手下败将,但他却在行军打仗方面不甚在行,一出师就丧生了,也是很可惜。
      另 外更有16%的梁山好汉患病而死,非战斗减员严重。可见医疗后勤保障的不足。而且因地形不熟,梁 山好汉多不习水性,乃至中伏落水而死者也不少。   综上所述,我觉得宋江、吴用等人的带兵作战水平苦不甚高。吴用毕竟是书生般的军师,比之诸 葛亮之用兵,要差上一大截。
         征方腊时,宋江和卢俊义二人分兵两路,这也不妥,看书中所写宋江和卢俊义二人分兵后,每人 手下只有三万人马。比之方腊手下,有的一处就有五万军马之多。以少打多,没有做到集中优势兵 力,各个击破敌人,也没做到灵活运用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围点打援等战术。
      而是强攻 硬打敌人的的各处险关要隘,死伤之多自是当然的事情。孙子兵法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宋江等却到处攻城时硬打,死伤多名头领后,吴用方才想计策,当真是“斗而铸锥,临渴掘 井”,既无完整的作战策略,又缺乏有计划的战术行动。
      而梁山众头领绿林之气不改,纪律观念淡 薄,擅自行动,像鲍旭,明明已鸣金收兵,却先抢入城门来,结果被杀。又如张顺,孤身行动,就 想潜入杭州城放火,想法极为幼稚(张顺之死并非像电视剧上说的那样是去送信)。也不禀告宋江等 知道,就擅自行动,结果也被射死。
      有的头领只是负责哨探,但遇到敌人大队人马时,不是回兵通 知主帅,而是凭一时的匹夫之勇,和敌人硬拼硬杀,比如像王英、扈三娘等若干好汉,只是去哨探 情况,但遇到敌人主力,也是勇往直前,结果被杀死。这也反映出山寨习气过重,平时没有系统正 规的军事训练和战术战略的教导。
          看来梁山众好汉当特种部队有余,当正规军来使还是有差距的。到了江南天时地利人和都不 占,死伤惨重是必然的。当然历史不可能重演。如果宋江军中真正有个有“大智慧”的人,就应该 缓进兵,对梁山众好汉加以培训,也来一次“三湾整编”。
      让林冲、关胜等久经战阵的人当教官, 仔细对上下官兵来一次“大练武”的训练和正规军的军事理论教育。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攻城打援, 争取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消灭方腊的有生力量。能打就打,不利打就驻扎在江南,一方面招兵屯 粮,扩大势力。江南乃是粮米之仓,补给不愁。
      朝廷就算有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放着如狼似 虎的兄弟们都在,又有这许多军马。怕他个鸟?好便好,不好俺等便杀将起来。朝廷又能奈何?然 后逐渐熟悉地形,理顺民心,替天行道,惩治贪官,轻赋薄税,百姓欣喜,方腊军心必乱。所谓 “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如此慢慢生计,不愁江南难定,方腊难平,梁山众好汉纵有伤亡,也不 会落得这样的地步。
      想我党我军在抗日战争中非但没有像梁山众好汉一样伤亡殆尽,反而发展成百 万雄师,比之宋江等人,智多星吴用之绰号,殊可笑哉。 。

    z***

    2006-08-12 21:30:08

其他答案

    2006-08-13 04:28:26
  • 征辽,征田虎等未死一人
    死的人都是死在征方腊的过程中的

    浮***

    2006-08-13 04:28:26

  • 2006-08-12 21:40:02
  •   《水浒传》全书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半写各路英雄纷纷上梁山大聚义,打官军,受招安。后半有五个部 分组成,即征辽、平田虎、平王庆、平方腊及结局。其中田虎、王庆两部分是后来加的,今所见较早的百回本,征辽之后紧接平方腊。
    现在大体说说这几个战役中死去的梁山好汉。
       征辽和平田虎及平王庆,梁山108将中无一人死亡。 除了招安前死亡的兄弟外。是役,一共战死59位好汉。分别是: 秦明  徐宁  董平  张清   刘唐  史进 索超   张顺  阮小二 阮小五  雷横  石秀  解珍  解宝 宋万  焦挺  陶宗旺  韩滔  彭舾  郑天寿  曹正  王定六 宣赞  孔亮  施恩   郝思文   邓飞  周通  龚旺  鲍旭   段景住  侯健    孟康  王英  扈三娘  项充   李衮   燕顺   马麟  单廷   魏定国  吕方   郭盛  欧鹏 陈达   杨春  郁保四 李忠  薛永 李云 石勇   杜迁    丁得孙 邹渊  李立 汤隆   蔡福  张青  孙二娘 至于怎么死去的,各有不同,可以看看小说或者电视剧就清楚了。
      就不在这里详述了。 。

    累***

    2006-08-12 21:40:02

  • 2006-08-12 21:29:52
  • 一百零八将好像死了只剩下三十六个了,详细的情况还是去年原著吧。

    气***

    2006-08-12 21:29:5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