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流露出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

首页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流露出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流露出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4-06-18 10:25:49
  • 抒发了【①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②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③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④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作者陶渊明其实写的归园田居是自己理想的故居。

    郑***

    2014-06-18 10:25:49

  • 2014-06-18 09:44:42
  •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交代了劳作的地点:南山;劳作的成果:草盛豆苗稀;把“盛”与“稀”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不善劳作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劳作的艰辛。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交代了劳作的时间:一整天;写出了劳作的艰辛,"带月荷锄归”写出了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
      月下,诗人扛着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的一幅美丽的“月下归耕图”暗示了这种艰辛在作者眼里是快乐的。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为后文写“衣沾不足惜”做铺垫。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点明主旨: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在作者看来是快乐的,因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
      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
      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l***

    2014-06-18 09:44:4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