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推荐几本好书并做简单介绍

首页

推荐几本好书并做简单介绍

越杂越好!!!!!!!!!!!!!!!!!!!!!!!!!!111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5-13 21:06:11
      狼图腾》 
    《狼图腾》一书主要讲了草原游牧民族也有自己的图腾——狼。突出了狼的智慧及最终毁于农耕民族手中的额伦草原的惋惜。 
    书中几十个狼的故事有机连贯,一气呵成。情节曲折紧张,场面宏大而神奇。有大青马勇敢镇定地独闯狼阵,狼口脱险;有蒙古女人和九岁小孩与狼徒手搏斗,生擒恶狼;有蒙古猎人坐山观狼群设伏黄羊,渔翁得利;有石圈里的飞狼之谜,惊人推断;有狼群与军马惨烈的生死决斗,同归于尽;有白毛风和蚊虫的天灾人祸,生死存亡;有狗和草原狼的你死我活,不共戴天;有人与狼的殊死较量,相存相依;有作者千辛万苦喂大的小狼,狼性不改;以及小狼非凡的命运和悲壮的一生……。
      最后作者道出了对小狼的忏悔,对蒙古老人的忏悔,对草原的忏悔。震撼了我们现在已经不会轻意感动的灵魂,让我们在读过之后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无尽地思索。 读过这本书后,觉得狼许多战术很值得借鉴:耐心等待时机,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于各种战术可以说运用的出神入化,甚至为了打败敌人,让狼群得到食物,不惜粉身碎骨,以身殉职;而这本书又表达了汉人的可恶,把蒙古狼彻底赶出中国不算,甚至还让草原蒙古狗和蒙古马灭绝,甚至让整个蒙古草原统统沙化!而它又直逼儒家文化民族性格深处的弱性,暴露了人性的虚伪。
      总之,它是一本不折不扣的“旷世奇书”。 狼是智慧的,草原狼捕杀猎物的时候,每一次进攻都堪称经典。它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实践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不胜’。在狼与人的争斗中,这种智慧也随处可见。
      为了不使狼群暴露,独处而被人发现的狼,往往逃向与狼群相反的方向。牺牲自己,保全群体。这绝非聪明,而是智慧。 狼是团结的,它们很少各自为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调度下进行。只要狼王一声令下,群狼便会排山倒海,勇不可挡。即使是它们被牧民和猎狗围困,四面楚歌,它们依然镇定自若,阵形不乱。
       狼是勇敢的,狼从来都不畏惧死亡。它们为了冲垮马群,不惜牺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外围壮马的肚皮,与马同归于尽。与群狗的争斗中狼也是前赴后继,即便是战斗到最后一条也毫不畏惧。在那片草原上它们是实实在在的王者,谁与争风?  在草原上,人类成了名副其实的学生,人从狼那里学来了智慧,团结和勇敢。
      于是有了成吉思汗。于是有了横扫欧洲的蒙古骑兵。朝鲜战争结束后,艾森豪威尔告戒美国军人永远不要做两件事,一是永远不要进攻莫斯科,二是永远不要和中国军队在陆地作战。然而,他可能忘记了这组矛盾其实在一千年前就有了答案。当年火烧莫斯科的正是这帮狼图腾的血性中国人。
       狼在我的记忆中是凶猛残暴的肉食动物,狼外婆的故事伴随了我们的幼年时代。我们汉语的词汇中关于狼的词语,全是对狼的抵毁和贬低:狼子野心、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狈不堪、鬼哭狼嚎、狼狈为奸……。看来我们的无知和应试教育让我们对蒙古人崇拜的狼从小就存在着太多的误解和偏见 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群的中的友爱亲情无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狼在捕食时表现的确极为凶残,但狼只有在饥饿时才捕食,只有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会攻击牲畜和人。这比饱暖思淫欲,物欲横流贪得无厌的人不知要高尚多少倍了。狼天性怕火、怕光、怕人,唯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 狼的狡黠与智慧,使它具有天生的军事才能。
      狼顽强不屈的性格,狼的团队精神和家族责任感,使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三十六计中除了美人计外,说不定其余的三十五计都是人跟狼学的。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在大西洋海底的潜艇绞杀战,解放军出奇制胜的穿插分隔包围战术都是狼群战术的一种。中华民族就是缺少一点点的狼性,当年几个日本鬼子就能扫荡一个县城,赶着几千名老百姓满山跑。
      有了狼性的民族才不会有羊性的百姓,有了狼性的民族才会有千千万万个黄继光,才会有千千万万个董存瑞。 我们理解了狼性,也就会明白为什么成吉思汗的铁蹄能够扫荡千军万马横跨欧亚大陆,就会明白中国近代屈辱的百年历史。狼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能得以生存,这是每一个有危机感的民族应该思考的问题。
      中华民族在历经磨难,在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我们每个人都会被迫发出狼一样的嚎叫。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复兴,在这本书里狼性与人性的碰撞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狼图腾》这本书给了我们无数的启示,对很多人来说,都有很高的价值。 狼是智慧的,狼性也是我们现在缺乏的优秀品质 。
      

    x***

    2007-05-13 21:06:11

其他答案

    2007-05-05 20:53:08
  • 如果没有看过四大名著,就看看四大名著: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演义》; 
    《西游记》;
    其中的《水浒传》、《三国演义》值得细看!!! 
    可以看看现代的:
    《平凡的世界》; 
    《穆斯林的葬礼》; 
    《少年天子》; 
    《都市风流》; 
    《年轮》; 
    尤其是《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的确值得一看。 
    如果对历史感兴趣,可以看看: 
    《史记》; 
    《战国策》; 
    《资治通鉴》; 
    《三国志》; 
    《汉书》; 
    《后汉书》; 
    尤其是《史记》、《三国志》值得一看!!! 
    如果喜欢国外的名著,可以看看: 
    《笑面人》; 
    《简爱》; 
    《茶花女》; 
    《三剑客》; 
    《双城记》。 
    我所介绍的这些书,知识含量都是很高的, 
    无论哪一本,只要你细心看过,就一定会有收获!!! 

    B***

    2007-05-05 20:53:08

  • 2007-05-03 22:52:02
  • 马克思著,经济学理论的顶锋.

    月***

    2007-05-03 22:52:02

  • 2007-05-03 21:12:36
  • 《阳明集》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
    人须闲时大纲思量,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立身其中,须大作一个人.
    读到这两句就值得一看了...你说呢?
    《知行录》
    相当于日志
    了解阳明的话最好看下
    《嘉佑集》
    苏洵嘉佑年间所书
    文章有理有据.有章有节
    值的一看
    我共想有...要的去拿
    

    晚***

    2007-05-03 21:12:36

  • 2007-05-03 10:33:41
  •   1。《恰巴耶夫》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童道明,1937年生,江苏省张家港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
      会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论文集《他山集》、
      专著《戏剧笔记》与随笔集《惜别樱桃园》。
      他认为《恰巴耶夫》和《这里的黎   明静悄悄》是两部超越时空的作品。 《恰巴耶夫》时前苏联的“红色经典”,是一部有希望超越时空而长存的作品。它的最大价值是它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为独特的俄罗斯性格,也就是说,这是一部洋溢着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作品。
       小说对传奇英雄恰巴耶夫有这样的描述:“恰巴耶夫性格上的特点是剽悍和骁勇……他与其说是自觉的革命者,倒不如说是一个狂热的革命者。初看起来,他过分好动,老想变换环境,然而,他是农民起义队伍里一个多么独特的人物啊,是一个多么光彩夺目的形象啊!” “恰巴耶夫这样的人是很容易相处的,而且能够处得很融洽,但是他说翻脸也就翻脸。
      嘿,他一发脾气,就大吵大闹……过了一分钟,气消了,反而觉得有点难受。他带着沉重的心情开始回想,思考自己方才作过的事情……只要一认清楚,他就主动退让。” 电影《恰巴耶夫》里主演恰巴耶夫的演员巴博契金解释他扮演的这个人物时,也突出了他的民族性格的底蕴。
      他说:“恰巴耶夫像是从俄国历史的深层掬取了自发的叛逆性格……恰巴耶夫像是穿过时代的密林,接过了俄罗斯人民英雄的接力棒。” 小说的总体风格是现实主义的,富尔曼诺夫的确像他自己所说的,“如实地描写恰巴耶夫,连他的一些细节,一些过失,以及整个人的五脏六腑都写出来。
      ”现实主义的手法不仅用在对于人物的塑造上,也用在对于战争的表现上,因此小说的基调富有一种崇高的悲壮感,即便是抒情的段落也不失悲剧色彩。 如小说第六章描写战友们送别恰巴耶夫的一个场面——告别的喊声,淹没在飞扬的朦朦雪尘中。人们站在台阶上,一双双眼睛,就像一面面镜子,闪烁着惜别的痛苦。
      有的人尖声地喊着,有的人啪啪地甩着马鞭,有的人把帽子抛到屋顶那么高……台阶渐渐地隐没在歧怆的悲痛和雪堆中…… 《恰巴耶夫》问世于1923年, 作者富尔曼诺夫(1891-1925)曾当过恰巴耶夫的政委。1934年瓦西里耶夫兄弟把小说拍成电影,电影迅速获得世界性的影响。
      鲁迅先生曾在上海看过这部电影,那时的译名叫《夏伯阳》。影片的巨大成功于导演和演员的功绩大有关系,但成功的最重要的关键还是小说原著的文学基础。 在前苏联由小说改编的战争题材电影中,引得最大世界性反响的,除了《恰巴耶夫》之外,当推1972年罗斯托茨基导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世界性轰动,这部瓦西里耶夫创作的中篇小说未必会如此引人注目。但是,如果没有原著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也就不会有电影的成功。 我们都知道,在二战中俄罗斯人民蒙受的牺牲是最为惨重的,他们一共损失了二千多万人的生命。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要像我们展示这二千多万人中的五个活生生的人,从而也表现了俄罗斯战争文学中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怀。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有具体的生活原型,不过实际生活中1942年5月在沃比湖畔牺牲的五个战士是男兵,而导演瓦西里耶夫把男兵改称女兵,便尖锐地提出了“战争和女人”的冲突。
       电影里有一段“澡堂”的场景,其中有全裸的少女的镜头,我们在公映时把这整场戏都给删掉了。一位著名的老实人惊讶地说:这简直是艺术奇迹,全裸的女人镜头全然不使人产生“黄”的感觉。 这个艺术奇迹是怎样产生的呢?是因为作家是在一个圣洁的思想指导下写下这个场景的。
      请看小说中的描写: 那天正好是沐浴的日子……姑娘们在更衣室里打量着这个新来的女兵,像瞧什么稀罕物件似的——   “冉卡,你真是个美人鱼!”   “冉卡,你的皮肤像透明的!”   “冉卡,你真可以作模特儿!”   “冉卡,你根本不用戴胸罩!”   ……   “不走运的女人!”基梁诺娃长叹一声,“这么好的身材,偏偏裹上一身军装——这比死还难受。
      ”   少女的魅力白白地被不能显现女性身材的军装给埋没了!而当五个女兵一个一个地在与德国法西斯的搏斗中牺牲的时候,对于五个女兵的安全负有责任的瓦斯科夫准尉发出了感人心腑的悲鸣:“在战争时期,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以后,到了和平时期呢?到那时也能理解为什么你们非死不可吗?……如果将来有人质问我:这些男子汉是怎么搞的,为什么没有把我们的妈妈保护好,而使她们饮弹而亡呢?”   小说把像契诃夫这样的俄罗斯作家曾经表现过的“美的毁灭”的经典主题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作了新的发挥,也因此凸现了俄罗斯战争文学的潜在的反战主题。
      但这并不妨碍小说的爱国主义激情的张扬。垂死的丽达就是在听了瓦斯科夫这一番撕心裂肺似的自白后,轻轻地说:“不必这样,我们在保卫祖国,首先是祖国……”   而小说对于瓦斯科夫所表现出的英雄主义的描述, 读了也令人荡气回肠—— “在这次战斗中,瓦斯科夫记住一条:决不后退,决不能让德寇上岸一步……这时,他胸中满怀激情,仿佛整个俄罗斯都在他背后, 仿佛他, 瓦斯科夫,此刻是她最后一个儿子和保卫者,整个世界空无一人——只有他、敌人和俄罗斯。
      ”《恰巴耶夫》的中文译本不止一个,由郑泽生等翻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我国有几个中译本,最早的一本是由王金陵同志翻译的,于1980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它的译文流畅自然,值得一读。 2。关于《京华烟云》 林如斯 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
      那又何必写呢? 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 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 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 泪,必至文也。
      ”有情感又何妨。 《京华烟云》是一部好几篇小说联成的长篇小说,但不因此而成一部分散漫无结构的故 事,而反为大规模的长篇。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 话,加入剧中人物之喜怒哀乐,包括过渡时代的中国,成为现代的中国的一本伟大小说。
       《京华烟云》在实际上的贡献,是介绍中国社会于西洋人。几十本关系中国的书,不如 一本道地中国书来得有效。关于中国的书犹如从门外伸头探入中国社会,而描写中国的书却 犹如请你进去,登堂入室,随你东西散步,领赏景致,叫你同中国人一起过日子,一起欢 快,愤怒。
      此书介绍中国社会,可算是非常成功,宣传力量很大。此种宣传是间接的。书中 所包含的实事,是无人敢否认的。 然此小说实际上的贡献是消极的,而文学上的贡献却是积极的。此书的最大的优点不在 性格描写得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绘的巧妙,而是在其哲学意 义。
      你一翻开来,起初觉得如奔涛,然后觉得幽妙,流动,其次觉得悲哀,最后觉得雷雨前 之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悠然而止。留给读者细嚼余味,忽恍然大悟;何 为人生,何为梦也。而我乃称叹叫绝也!未知他人读毕有此感觉否?故此书非小说而已!或 可说,“浮生若梦”是此书之主旨。
      小说给人以一场大梦的印象时,即成为伟大的小说,直 可代表人生,非仅指在二十世纪初叶在北京居住的某两家的生活。包括无涯的人生,就是伟 大的小说。 全书受庄子的影响。或可说庄子犹如上帝,出三句题目教林语堂去做,今见林语堂这样 发挥尽致,庄子不好意思不赏他一枚仙桃罗!此书的第三部题为“秋季歌声”(即第三个题 目),取庄周“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臭腐”,生死循环之道为宗旨:秋天树叶衰落之 时,春已开始,起伏循环,天道也。
      故第三卷描写战争,可谓即描写旧中国的衰老,就是新 中国的萌芽。故书中有“晚秋落叶声中,可听出新春的调子,及将来夏季的强壮曲拍”等语。 又有一段论人之永生与宝石之永生,我认为非常重要。可说人之永生是种族的,而宝石 的永生是单独的,木兰游观始皇无字碑那一段尤说得详尽。
      那一块石头无情无感,故永远生 存,人为有情之动物,故个人死去而家族却永远流传。有人说这不过为要充满人求永生之欲 望,强为解释,但我说有深道理在内,非妄言也。 木兰的生活变迁,也很值得研究:从富家生长享用一切物质的安适,后变为村妇,过幽 雅山居的生活,及最后变为普通农民,成为忍苦,勇敢,伟大的民众大海中的一滴水。
      父亲 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可见木兰是父亲的理想女子。 书中人物差不多可以代表中国社会各种人物。此书内可以看见旧派人物慢慢的消灭,新 式的人物跟着出来。代表最旧的是牛夫妇,曾老爷;代表新的是环儿,陈三,黛云。祝你们 胜利! 这部小说虽然是用英文写成,却有许多奥妙处,非中国人看不出来。
      西洋人看书比较粗 心,也许不会体悟出来。中国奇特的心理,非中国人不能了解。又如书中谈《红楼梦》之 处,当然非未读《红楼梦》者所能欣赏的。也有几处讽刺某一派人,也得中国人才能领会。 一九三八的春天,父亲突然想起翻译《红楼梦》,后来再三思虑而感此非其时也,且 《红楼梦》与现代中国距离太远,所以决定写一部小说。
      最初两个月的预备全是在脑中的, 后来开始打算,把表格画得整整齐齐的,把每个人的年龄都写了出来。几样重要事件也记下 来。自八月到巴黎时动笔,到一九三九年八月搁笔。其中搬迁不算,每晨总在案上著作,有 时八页,有时两页,有时十五页,而最后一天共写了十九页,成空前之纪录。
      其中好多佳话 或奇遇,都是涉笔生趣,临文时杜撰出来的。 父亲不但在红玉之死后挥泪而已,写到那最壮丽的最后一页时,眼眶又充满了眼泪,这 次非为个人悲伤而掉泪,却是被这伟大的民众所感动,眼泪再收也收不住了。作者写得自己 哭了,怎么会叫读者忍着眼泪咽下去呢? 《京华烟云》是一本可以随时翻看的小说,并不是一定要有闭时才看,最好是夜阑人静 时独自个儿看;困倦时,起来喝口清茶自问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 3。
      另一个角度看《红与黑》   红与黑究竟代表着什么?通常,人们都以为书名中的“红”是象征拿破仑时代的军服:“黑”是王政复古年代的僧侣黑衣。也有人认为,红是德。瑞那夫人的鲜血,黑是玛特尔的丧服;而我倾向后者。   红与黑是以描写爱情为主线的,因此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爱情小说”,但是,它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在于该书对人物心理细致的描述,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广泛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人物更深层意识的活动,后世有人称之为“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
      是一首“灵魂的哲学与诗”。   小说中交织着情与欲,于连正是通过与两个女主人公感情的纠葛,达到爬入上层社会的目的,他没有真正的爱过她们,而是利用她们的社会地位达到自己的欲望。第一次看这本小说认为于连是一个卑微的小人,是一个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惜出卖爱情。
      但是,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对于连的看法多少有些改变,痛恨之余多了一些同情。   作为一个底层的小人物,作为一个没有权势的家庭教师,他是不甘于现状的,他一心想成为上流社会的人物,但是在那个等级观念分明的社会里,他这样的出身、这样的地位对上流社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那么,他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惟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还算英俊的面孔和所学的一些知识,还有他的年轻他的胆量。虽然这样的做法被人所不耻,最终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却遭到砍头的结果。但是,他这种精神可嘉,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气还是应该肯定的。只有不甘平凡的人才想着去改变,就像攀登山峰一样,如果你站在山角下观望,是永远看不到山顶的风光的,只有不懈的努力登攀才有可能登上高峰。
      我始终认为勇于攀登的人总比裹足不前的人更值得赞美。   有的时候也想其实于连的死也算是壮烈了,在司汤达对笔下的于连也有着一种同情的意味。在写了于连被砍头以后,不是暴尸荒野,而是由玛特尔小姐抱着他的头颅,穿着黑色的丧服,这一切好像给于连一个完整的结局。
      一个人曾经为自己的目标拼搏过,不成功也成仁了,应该也是个英雄吧。 4。夏洛蒂·勃朗特与《简爱》 《简·爱》(1847)是一部自传成分很浓的小说,虽然书中的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女主人公以及其他许多人物的生活、环境,甚至许多生活细节,都是取自作者及其周围人的真实经验。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在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
      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放弃了家庭教师的谋生之路。她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利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然而由于没有人来就读,学校没能办成。但是她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简·爱》写于1846年,是夏洛蒂的第二部小说。她借一个出身寒微的年轻女子奋斗的经历,抒发了自己胸中的积愫,深深打动了当时的读者。小说于1847年秋以柯勒·贝尔的笔名发表,随即在次年又相继两次再版。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由此进人英国著名小说家的行列。
       《简·爱》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小说的真实性和强烈的感染力,还在于小说塑造了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小说中简·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生动地展现了的那火一样的热情和赤诚的心灵,强烈地透露出她的爱情观。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蠢,显示出自强自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
      她大胆地爱自己所爱,然而当她发现自己所爱之人还有妻子的时候,又毅然离开她所留恋的人和地方。小说表达出的思想,即妇女不甘于社会指定她们的地位而要求在工作上以至婚姻上独立平等的思想,在当时不同凡响,对英国文坛也是一大震动。小说的虚构结尾,描写简爱获得一笔遗产,回到孤独无助的罗切斯特身边。
      这一情节虽然值得推敲,但是它显露出作者的理想—女性在经济、社会地位以及家庭中的独立平等以及对爱情的忠贞不移。 在写作风格上,夏洛蒂也独树一帜。她文笔简洁而传神,质朴而生动,加之第一人称的叙述语言,使得小说贴近读者,贴近现实。同时,小说又体现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特点,显示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诗人的气质。
      作者在叙述中自然地使用了梦境、幻觉、预感和象征、隐喻等手法,使小说的“自然”境界扑朔朦胧,情节扣人心弦。 在当今文坛中,有人批评小说缺乏对社会现实更理智而深刻的分析。在对疯女人的描写中,过多地追求“哥特式小说”的神秘气氛而减弱了表现现实的真实性。
      在对牧师圣约翰的描写上,美化他献身基督教的传道事业,而掩盖了殖民主义者文化侵略的性质。小说中所表现的这些局限性的成因很复杂,有的是受作者本人的阅历所限(她只活了39岁),有的是因作品本身形式的特点而定,而有的则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所至。总之,一百多年来,《简·爱》的影响不衰,作家、评论家对它的热情不成。
      它至今仍然是广大读者喜爱的书。 5。《哈利·波特》现象 《哈利·波特》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都说如今已是网络时代、读图时代了。但令人费解的是,在一片“纸媒介行将消亡”的哀叹中,一部数百万字的文学读物竟能风行世界,使千百万少年儿童“我为书狂”,这部奇书就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
      据报道,《哈利·波特》的前4集已在全球发行1.92亿册,英国专家预言,不久将超过《圣经》的发行量。《哈利·波特》系列第5集《哈利·波特与凤凰令》也已于今年6月21日零时在全球同步上市,光在美国,这一天就有40万读者参与了午夜购书活动,该书全球首日销量达500万册。
      现在,这部书的网络译本已在网上出现。   哈利·波特,一个骑着飞天扫帚、戴着圆形眼镜的英俊少年,到底以什么魅力征服了全球读者?J·K·罗琳,这位当年穷困的单身母亲、如今英国女性首富,到底用什么魔法掀起了网络时代的阅读风暴?   为儿童争取“符号权力”   这个世界,说穿了实际上是由强者主宰的世界,强者不但掌握着资源,而且控制着“话语霸权”,而弱者则无能为力。
      在所有弱势群体中,儿童是最无能力、最无发言权的弱中之弱。儿童精神生命成长所需要的一切符号,都是成年人生产和提供的。现代社会虽已拥有“儿童本位”、“发现儿童”、“解放儿童”等先进观念以及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全球性的文明规范,但在实际行为中———尤其是在司空见惯的儿童文学、儿童读物的生产和传播中,人们发现,大量的符号实际上并不契合儿童的接受水准(过高或偏低)与阅读需求。
      世界儿童文学史、文化史早已证明,那些真正能为儿童所接受、所喜欢的读物,都是站在儿童本位的写作立场,代儿童发言,替儿童说话,也就是为儿童争取“符号权力”。《哈利·波特》之所以能征服全世界不同肤色的少年儿童,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纵览全书,我们发现,J·K·罗琳是站在维护儿童权利的立场来塑造哈利·波特的。
      这种写作立场突出体现在两个世界的对比:在现实世界即书中的“麻瓜世界”,哈利是一个备受歧视、打击、无助的弱者;而在幻想世界即书中的魔法学校,哈利被压抑的身心得到了彻底解放,他成了另一个人,自由,快乐,开心,有关爱自己的校长和老师,有好同学、好朋友,有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魔法活动———书中的“魔法”实际上是指能满足儿童幻想、想象与释放欲望的各种游戏,如飞行、在半空打魁地奇球、力大无比、变化等。
      更重要的是,哈利作为一个人、一个儿童应有的权利得到了充分尊重,在麻瓜世界被无理剥夺的生存权、安全权、参与权、知情权、受教育权,尤其是儿童的发展权,都一一赋予了他,在麻瓜世界被视为“不祥”的东西,在魔法学校都被颠倒了过来,成了哈利的光荣和骄傲:他是在父母被巫师界中的邪恶力量杀害后成为孤儿的,这一非凡经历与出众的小巫师本领,使他成长为能与世间第一恶魔伏地魔单独较量的少年英雄。
      一个从碗橱的灰暗命运逃身的弱者,以他的冒险历程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契合儿童的思维特征   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是一种不同于现代成人思维模式而与原始思维同构对应的特殊思维,即“儿童—原始思维”。它导致儿童产生诸如泛灵论(万物有灵)、人造论(万物皆备于我)、前因果关系、任意结合的逻辑思维等观念,使思维具有形象性、同一性与生命性的特征,不受人类社会文明规范的束缚与制约,年龄越小这种特征表现得越明显。
      这就是为什么儿童特别喜欢童话、神话故事的原因,也是儿童为什么对充满魔幻、神怪等艺术因素的《哈利·波特》如痴如狂的根本原因。   《哈利·波特》是一部西方最古老的童话题材,即有关巫师与巫术的故事。J·K·罗琳巧妙地把它移植到现代社会,在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校园生活场景中展开巫术故事,在充满悬念的进程中展开主人公的命运搏击与精神成长。
      全书从头至尾充满了天马行空、奇妙无比的丰富想象,营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第二世界”:伦敦“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对角巷的破釜酒吧,魔法学校里有会说话的院帽,三个头的大狗,带翅膀的钥匙,会飞的本子,照片里的人会自己眨眼,伏地魔的一丝阴魂隐藏在日记本里,曼德拉草是一些小娃娃,能使人起死回生的药水,复方汤剂能把你变成另一个人,还有巨龙、金蛋、魔眼、冥想盆、咒语、魔杖等等,而最使儿童着迷的是哈利跨下那把飞天扫帚,与在半空比试的魁地奇球赛。
         荒诞、变形、夸张、幽默、搞笑、魔幻、时空错位、任意组合、非物性、非逻辑性等童话文学的艺术要素,在《哈利·波特》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而所有这一切,都恰到好处地顺应和满足了儿童思维的特征。我曾问过一位家长,为什么她的孩子那么喜欢看《哈利·波特》?这位家长的回答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十分到位:“小孩子在现实中想干干不了的事,在《哈利·波特》的幻想世界中都能实现。
      ” 。

    S***

    2007-05-03 10:33:41

  • 2007-05-03 06:56:21
  • 我的名字叫红 [土]奥尔罕·帕慕克著 沈志兴 译 北京世纪文景文化2006年7月出版 定价:34.00元
    1590年末的伊斯坦布尔,国王苏丹秘密委托制作一本伟大的书籍,颂扬他的生活与帝国。四位当朝最优秀的细密画家齐聚京城,分工合作,精心绘制这本旷世之作。此时离家12年的青年黑终于回到他的故乡——伊斯坦布尔,迎接他归来的除了爱情,还有接踵而来的谋杀案……
        一位细密画家失踪了,随即被发现死于深井中,奉命为苏丹绘制抄本的长者也惨遭杀害。遇害的画家究竟是死于画师间的夙仇、爱情的纠葛、还是与苏丹的这次秘密委托有关?苏丹要求宫廷绘画大师奥斯曼和青年黑在三天内查出结果,而线索,很可能……就藏在书中未完成的图画某处。
        一只狗、一棵树、一枚金币、红色,两具尸体及死亡,甚至凶手全都站出来了,他们仿若有生命般,靠着自己的经历与观察,仔细地告诉我们每一条蛛丝马迹。
     
      
    

    紫***

    2007-05-03 06:56:21

  • 2007-05-02 21:21:15
  •   你好!
        [内容简介]—— 《堕落的青春》
         
      他曾是天纵其材,意气风发笑谈清华北大! 
      他曾经热血汹汹,誓为中华之奋起而刻苦读书! 
      大学校园本是英才栋梁之摇篮,不曾想竟也孕育着滔天之罪恶!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深深地刺痛着他! 
      世态的炎凉人情的淡薄,渐渐地改变着他! 
      社会的残酷生活的黑暗,沉沉地愤怒了他! 
      终于…… 
      有一天,他堕落了! 
      清纯的学生时代已经远离他而去,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血腥而又污秽的崎岖之路! 
      几分迷惘、几分悲愤、几分无奈、几分黯然,他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越行越远……
     [内容简介]—— 《泡沫之夏》
        
      夏沫和洛熙都是孤儿,少年的他们在养父母家相识,因为童年留在内心的阴影,他们彼此充满戒备和防范。
      洛熙在夏沫和弟弟参加电视歌唱大赛遇到尴尬状况下为他们解围,两个孩子中间的坚冰在逐渐融化,而深爱夏沫的富家少爷欧辰为了分开两人,把洛熙送到英国留学……   五年后的洛熙成了拥有无数FANS的天皇巨星,而夏沫作为唱片公司的新晋艺人与他再次相遇,欧辰失忆了,三大主角再度登场,爱恨纠葛,他们之间将会发生怎样的一段故事…… 。
      

    霞***

    2007-05-02 21:21:15

  • 2007-05-02 20:32:57
  •   《教父》是美国著名作家马里奥。普佐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作品。虽然它只是一部商
    业小说,但书中所继承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确很好的诠释了这不是一部单纯的仅
    为利益而创作的小说。小说自发表以来,70周排名畅销,37年销量2000万册。所
    改编的三部电影有两部获得奥斯卡大奖,且都成为了影史经典之作。
       也许在某些人眼中,美国是人间乐土,尘世天堂,但《教父》很好的打碎了这些 想法。故事的背景是二战后的美国,二战中意大利的黑手党遭到墨索里尼的残酷 镇压而不得不将势力迁往美国,西西里人成为战后美国黑势力的的主导者。故事 是以美国五大家族的争夺为主线,以其中最大的考利昂家族为主要描述对象。
      它 近距离的使读者观察到了一个真正的美国,它的阴暗面。黑恶势力充满残酷暴力 阴谋诡计的竞争。这不是一般黑手党百科全书中记录的遥远历史,它将一个个鲜 活人物的内心剖析在读者面前,对人性本恶法则的熟练运用。让一个个邪恶的角 色变得和蔼可亲了,读者在惊异的同时感受更深的是一个社会的腐朽与肮脏,是 的,我们并不痛恨这些满手鲜血的刽子手,我们鄙弃造就他们的社会现实。
       情节中人物的变化也是十分令人震惊的:考利昂老头子由睿智富于心计转变得朴 实而归于平静;迈克尔由渴望平凡鄙弃家族罪恶而转变为老头子的继承人;忒希 奥由英明忠诚的考利昂家族护卫变成了阴险的叛徒;恺由纯洁善良的教师变成了 为丈夫迈克尔日夜祈祷的基督徒。
      。。这一切无不是利益与情感纠缠的结果。 我们还会看到普通贫民无力借助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时是怎样跪倒在大家族的脚下 的;平日衣冠楚楚,义正严词的高官虚伪阴险的嘴脸。。。 总之,就像扉页上所写的那样“这是我们男人的圣经,它里面包含了所有的智慧。
      ” 《日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知书达礼的漂亮女人陈白露与诗人丈夫幸福地生活在一个海边渔村中,但现实生活的严峻使丈夫的性格日渐暴躁,在女儿不幸夭折后,两人只得离婚,劳燕分飞。 陈白露投奔城里的远房亲戚,靠美貌做起了舞女。有妇之夫的大丰银行总经理潘月亭对陈萌发了爱意,帮助陈成为全城无人不知的“舞会皇后”,又投资陈拍电影,使陈很快成为电影明星。
      出名后的陈染上夜夜笙歌、寻欢作乐的糜烂生活。 富商遗孀顾八奶奶是个“老来俏”,天天泡在牌桌上和舞场里。与小自己二十多岁,长相俊美的戏子胡四忘年恋,双宿双飞。而胡四只是眼红她的家财。 在一次赈灾义卖会上,陈白露不幸被大恶霸金八爷看上,被强行挟制为玩物,并转手作礼物去陪伴军界政要。
      最后的羞耻和自尊被彻底打破,从此隐彻底地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 在自己的小女伴惨死在金八手中,忠诚的追求者潘月亭被金八爷算计的一贫如洗,一直相知的中学同学方达生无奈离她而去,陈白露渐渐沦为金八的玩物。当太阳再一次升起的时候,陈白露吃下了安眠药,躺上床去。
      。。。。。  曹禺(1910一1996)中国二十世纪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爱好文学和戏剧,读了不少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1922年入天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演出中外剧作,显示了表演才能,并广泛涉猎新文学作品,开始写作小说和新诗。
      1928年考入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广泛接触欧美文学作品,深为古希腊悲剧作家及莎士比亚、契诃夫等人的剧作所吸引,同时也陶醉于中国的传统戏剧艺术。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雷雨》,暴露了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以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几十年来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话剧之一。
       1933年大学毕业后,曹禹入清华研究院当研究生,专事戏剧研究。翌年到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校任教。1935年写成剧本《日出》,深刻解剖了30年代中国的都市生活,批判了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罪恶社会,曾获《大公报》文艺奖。它与《雷雨》前后辉映于剧坛,奠定了曹禹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1936年曹禹任教于南京戏剧专科学校,写了他唯一的涉及农村阶级斗争的剧作《原野》。抗日战争爆发后,曹禺随校迁至四川,编辑戏剧刊物,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和电影厂编剧等职。著有《全民总动员》(合写)、《正在想》、《蜕变》、《镀金》等剧本,创作有淳厚清新、深沉动人的优秀剧作《北京人》,并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剧本,还译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1946年赴美国讲学,翌年初回国,任上海文华影业公司编导,发表剧本《桥》,写了电影剧本《艳阳天》,由他导演摄成影片上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曹禹广泛参加国内外的多种社会和文化交流活动,曾赴各地工厂、农村参观访问。历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
      他创作了话剧《明朗的天》(获全国第一届话剧观摩演出剧本1等奖)、历史剧《胆剑篇》(执笔)、《王昭君》,出版有散文集《迎春集》及《曹禹选集》、《曹禹论创作》、《曹禹戏剧集》等。他的一些剧作已被译成日、俄、英等国文字出版。  都梁《亮剑》,《亮剑》首先吸引我的是好看、精彩,而且“彩点”可说是俯拾即是、信手拈来。
      第一章即给读者展示出一幅精彩的战斗画面,使毫无军事常识的人也能清楚地了解战场地势、敌我双方的部署及指挥员们的战术意图等等,而不仅仅是“外行看热闹”。在与日军的白刃战中,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却又合情合理的拼杀画面,紧张、刺激而又引人入胜,使人甚至从惨烈中也能体味到军事艺术的魅力。
      和平年代生活平静,军事题材的文学作品往往容易落俗套。难得的是《亮剑》为我们安排出一个又一个好看的场景、一段又一段好听的故事。无论是特种兵训练、大炮战、叛逃事件,还是“文革”中的武斗,一个个意想不到的结局,读来总是兴致盎然。 《亮剑》人物性格极为鲜明。
      主人公李云龙身经百战,性情暴烈,在渴望嗜血的拼杀中,在为战友之死的复仇中,表现出一种铁血军人不计生死、要压倒一切的霸气;在“文革”中面对“造反派”的挑衅,亦表现出一位将军不怒而威、咄咄逼人的气势;面对“专政”铁拳的淫威,为捍卫军人的尊严,铮铮铁骨宁折不弯。
      “伟哉,上将军!”但李云龙又绝非一介武夫,他大智大勇,时而还流露出中国农民式的狡猾与狭隘。大闹“聚仙楼”、腰缠炸药赴“鸿门”以及“文革”中吃忆苦饭等都有其上乘的表演。他为人正直刚烈,从不媚上,对百姓的疾苦却有一颗滚烫的心。由1960年“大饥荒”引发的他对老区人民的真挚感情以及对这场灾难的思考,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作者在着力刻画李云龙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个英雄的群体。他们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 无论是战争年代为救受伤的师长拔枪逼迫医生的下级军官,还是“两头冒尖”、嗷嗷叫的战士;无论是和平时期拍案而起、奋不顾身的将军赵刚、丁伟,还是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妻子们,这些“硬汉”的形象犹如一组高耸的群雕,威风凛凛,气势逼人。
      在这个群体中还有一位铮铮铁骨的知识分子——田墨轩。作为能预知未来的智者,他完全可以躲避灾难,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促使他纵然粉身碎骨,也要警醒国人。在“小人”猖獗的劳改农场里,他也依然我行我素、高风亮节。这是一曲英雄悲歌。我为这些曾经创造辉煌而今却已悄然逝去的英雄们痛惜不已。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宋朝初年花蕊夫人的名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在当今这个年代,我们更渴望英雄,渴望他们再创辉煌。 《狼烟北平》点燃华北平原的滚滚狼烟,还原轰轰烈烈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带我们重温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与金戈铁马浴血战场的《亮剑》不同,《狼烟北平》的故事背景已经迁移到沦陷区后来成为国统区的北平。
      这样的年代这样的背景本身就充满了巨大的戏剧性,任何故事都不可能乏味。因而,故事更惊险,人物更传奇。   该书情节以两条主线穿插而进行,国共两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在不同时期的合作和较量是小说一大主线。特务工作的神秘、刺杀锄奸的惊险、严刑审讯的惨烈、革命加浪漫的爱情、荡气回肠的死亡,环环紧扣、极尽质感。
         底层人物及其生活是小说的另一条主线。中国现代作家,描写北平引车卖浆之徒的高手当是老舍先生,其地位数十年无人能撼。但是晚生后辈都梁来了,也写人力车夫,写天桥,写蟋蟀蛐蛐儿,写茶楼小吃。市井俚语之粗鄙,泼皮无赖之本相,国民心理之隐忍之麻木之自私之丑陋,被暴露无遗。
         上述两条线索迂回穿插,立体再现了整座北平的战时风貌。无论是泱泱大国还是升斗小民,都空前地承受着太多的苦难和矛盾。而习惯了朝代更迭的北平,再一次上演着盛衰兴亡。(小说的时空没有局限在此,还因为情节需要,有限延伸到了后来文革时期。)在这个宏大的背景上,都梁关注国人乃至人类在战争中的处境,反思战争的魔鬼特质,以及战争之于人类文明的意义。
         都梁通过小说各类人物的命运,道出了人生无常和历史兴亡。而小说内里表现出来的感时伤怀正是中国文学的主要特色和最高境界。结尾处,历尽沧桑的国民党军统局特务徐金戈与中共地下党员方景林并肩而立,景山上,斜阳里,叹兴亡,一片苍凉。都梁以他的感性和理性,传达出了超越时代超越社会的历史感和兴亡感,表现了他的格局和视野。
      兴亡话北平,其实也兴亡话了中国。 。

    绿***

    2007-05-02 20:32:5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