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默读和朗读有什么不同?

首页

默读和朗读有什么不同?

默读和朗读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好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1-22 20:44:22
  • 默读的特点:速度快,便理解。默读是不出声的阅读,视觉接受文字信息后直接传输给大脑,立即进行理解,所以默读速度快,效率高;而且默读由于不出声,环境安静、便于集中精力地思考、理解所读内容。现在通常所说的阅读能力就是指默读能力。朗读的特点:培养语感,锻炼语音,语调,体会情感。朗读是凭借声音语调,领会作者思想情感的阅读方法。是把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语言,把单纯的视觉作用转化为各种感觉的综合作用,从而加强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和掌握。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增强记忆、培养语感,增强阅读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而且可以激活思维,引起联想,陶冶情感,有利于理解欣赏文学作品。朗读主要要“停顿、重音、语调、节奏”四个方面的要求。朗诵是更高级别的朗读行为。

    脆***

    2018-11-22 20:44:22

  • 2014-03-12 00:16:03
  • 顾名思义,默读即不出声地在心里读,别人听不到,在哪里进行都不会影响别人;朗读是读出声音,旁人听得到,得选择合适的场所进行。从英语的角度我认为能朗读就不默读。朗读是讲究口形舌位的,多朗读就能改进自己的发音,因为自己听得到自己发出的声音是否正确和动听,并可以加以改进;朗读时最好站着进行,并想象有一个教室的人在听着。

    r***

    2014-03-12 00:16:03

  • 2014-03-10 23:53:41
  • 默读的特点:速度快,便理解。
    默读是不出声的阅读,视觉接受文字信息后直接传输给大脑,立即进行理解,所以默读速度快,效率高;而且默读由于不出声,环境安静、便于集中精力地思考、理解所读内容。现在通常所说的阅读能力就是指默读能力。
    朗读的特点:培养语感,锻炼语音,语调,体会情感。
    朗读是凭借声音语调,领会作者思想情感的阅读方法。是把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语言,把单纯的视觉作用转化为各种感觉的综合作用,从而加强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和掌握。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增强记忆、培养语感,增强阅读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而且可以激活思维,引起联想,陶冶情感,有利于理解欣赏文学作品。朗读主要要“停顿、重音、语调、节奏”四个方面的要求。朗诵是更高级别的朗读行为。

    w***

    2014-03-10 23:53:41

  • 2014-03-10 22:05:08
  •   朗读与默读都属于阅读,只是形式和作用存在一定差别,二者都是很重要的阅读技能。朗读不仅是一种基本技能,在高度发展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成为有重要意义的语言艺术,如诗歌朗诵、表情朗读等等。但通常所说提高阅读能力主要指发展默读能力而言。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增强记忆、培养语感,还有利于理解欣赏文学作品。
      这由于朗读具有一些独特的作用; 1.可用以朗读散文、诗歌、戏剧、故事等文学作品,有利于理解欣赏、改正发音、增强节奏感、提高措词和释义能力; 2.通过朗读能够诊断阅读中的不足,检查流利与准确情况; 3.朗读可使学生认识到书面语只是口头语的不完整的记录,朗读时,同口语一样有着能表达意义的语调、表情等不可能在书面语中得以精确再现的方面。
      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要求尽量做到默读,似乎朗读与默读之间存在着矛盾。 其实,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对初学者说来,朗读和默读的区别只在出声与不出声。而不出声并不等于没有发音动觉的存在。 初学者在默读时虽不读出声来,发声器官却仍在参加工作,而且默读与朗读的速度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有些成熟读者例如专业的广播员,其朗读速度甚至可以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使有些人看材料也跟不上。但对熟练的默读者说来,其默读速度无疑比朗读快得多。应该承认,朗读的速度远较默读为低。这倒并不象有些人设想的,默读省掉了朗读中的发声阶段,感知刺激与意义直接联想。
       因为默读不必读出声来,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摆脱语音动觉,言语知觉中存在着多种感官的相互作用,不可能依靠孤立的视觉进行阅读,只是参与有多少、强弱、主次而已。 默读时,对言语动觉似乎要求较低,没有对语音、语调、响度等方面正确适度的要求,甚至不知发音的词也可用自己的音代替。
       语言毕竟是有声的,主要是以听觉形象储存。阅读过程中并非逐词一次次解释所读内容,往往是在读到足够数量的材料时才获得理解。这种延迟理解要求读者记住足够数量的上下文。 眼睛实际上超出解释点一段距离,这段超前距离称为眼忆幅度。成熟的读者可以有很宽的眼忆幅度,通常可达15至20个字母。
      而这里所记忆的是音而不可能去记忆字母单词的形象。视觉形象及其他各种线索主要作为一种辨认依据,只有音的序列才能在语言知觉中进行操作和处理。默读中存在的语音动觉是不可避免的。但熟练的读者主要依靠减少注视次数和停顿时间,扩大眼忆幅度和眼声幅度,增大组块提高认知幅度,并简化读音或允许缺漏和必要的省略等办法来提高阅读速度。
      为了训练快速阅读,确有必要适当摆脱一些朗读习惯。   当然,这不是说可以忽视朗读的重要意义。对初学者,朗读固然很重要,对任何层次上已经熟练掌握外语的人,经常练习朗读同样非常必要。事实上有许多作品,只有通过朗读才有可能获得从默读中无法得到的文学效果。
      朗读与默读作为各有一定特点的阅读形式,前者常在语音教学范围内进行训练;后者则主要在综合性阅读课或泛读课上培养。

    沈***

    2014-03-10 22:05:0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