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词这种文学样式讲究韵律押韵吗,它与七律诗中的韵律和押韵有什么区别?具体解释一下

首页

词这种文学样式讲究韵律押韵吗,它与七律诗中的韵律和押韵有什么区别?具体解释一下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9-05-02 11:08:57
  •   关于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定。戈载的《词林正韵》,把平上去三声
      分为十四部,入声分为五部,共十九部。据说是取古代著名词人的词,参酌而
      定的。从前遵用的人颇多。其实这十九部不过是把诗韵大致合并,和前面所述
      古体诗的宽韵差不多。
      现在把这十九部开列在后面,以供参考①。
      (甲)平上去声十四部
      ⑴平声东冬,上声董肿,去声送宋。
      ⑵平声江阳,上声讲养,去声绛漾。
      ⑶平声支微齐,又灰半②;上声纸尾荠,又贿半;去声寘未霁,又泰半、
      队半。
      
      ⑷平声鱼虞,上声语麌,去声御遇。
      ⑸平声佳半,灰半;上声蟹,又贿半;去声泰半、卦半、队半。
      ⑹平声真文,又元半;上声轸吻,又阮半;去声震问,又愿半。
      ⑺平声寒删先,又元半;上声旱潸铣,又阮半;去声翰谏霰,又愿半。
      
      ⑻平声萧肴豪,上声篠巧皓,去声啸效号。
      ⑼平声歌,上声哿,去声个。
      ⑽平声麻,又佳半;上声马;去声禡,又卦半。
      ⑾平声庚青蒸,上声梗迥,去声敬径。
      
      ⑿平声尤,上声有,去声宥。
      ⒀平声侵,上声寝,去声沁。
      ⒁平声覃盐咸,上声感俭豏,去声勘艳陷。
      (乙)入声五部
      ⑴屋沃。
      
      ⑵觉药。
      ⑶质物锡职缉。
      ⑷物月曷黠屑叶。
      ⑸合洽。
      这十九部大约只能适合宋词的多数情况。其实在某些词人的笔下,第六部
      早已与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早已与第十四部相通。
      其中有语音发
      展的原因,也有方言的影响。
      入声韵的独立性很强。某些词在习惯上是用入声韵的,例如《忆秦娥》、
      《念奴娇》等。
      平韵与仄韵的界限也是很清楚的。
      某调规定用平韵,就不能用仄韵;规定
      用仄韵,就不能用平韵。除非有另一体。
      只有上去两声是可以通押的。这种通押的情况在唐代古体诗中已经开始了。
      ━━━━━━━━━━━
      ①戈载《词林正韵》的韵目依照《集韵》,现在改为“平水韵”(即律诗的韵
      及古体诗⑴中所讲的诗韵),以归一律。
       ②具体的字详见《诗韵举要》。下
      同。

    簸***

    2019-05-02 11:08:5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