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文中列举了哪些人的故事来说明苦难不能束缚灵魂?

首页

文中列举了哪些人的故事来说明苦难不能束缚灵魂?

苦难不能束缚灵魂,文中列举了哪些人的故事来说明苦难不能束缚灵魂?急!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22-04-25 04:06:43
  •   天才的作品是用眼泪灌溉的。——巴尔扎克天生的疾病限制了她人生的光明,上帝没有为她打开一扇窗,于是她奋力挣扎,为自己凿出了一片生机。生活的苦难凝聚成文字的灵魂,一位奇迹的女子写出了人生的诗歌。人生的深夜许多个夜深人静的夜里,都会有无数新生命降临在这个世上。
      或许生来就有着光明的前途,又或许生来就会陷入无尽的黑暗。湖北省钟祥市的余秀华就是一位生来前途坎坷的孩子。1976年, 余秀华因出生时倒产、缺氧造成了脑瘫,从此行动不便,说话口齿不清。新生的婴儿身上本应该有青春和无限的活力,可是余秀华出生便几乎可以预见她的未来,和大半部分身体有残缺的人们一样,或许她的后半生都会在救济和补助中度过。
      "脑瘫"并不意味着智力残缺,余秀华只是行动不便,口齿不清,但是她的大脑依然积极的运作着,帮助她看清生活的磨难和现实的锋芒。余秀华出生在黑暗中,她的人生总是沉浸在深夜的幽深中。1995年,这位脑部有疾病的女子结婚了。虽然结婚对正常人来说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过程,可是对于余秀华,这是一种煎熬。
      即使人生晦暗苦涩,余秀华的内心仍然向往至纯至爱的爱情。"非自由恋爱"方式的结婚只不过是父母自以为是的绝妙安排。苦难不能束缚灵魂,生活的不公,身体的残缺,婚姻的畸形压榨着这位"脑瘫"女子。也许是心中疾苦难以发泄,也许是她的不甘和奋力向前,无意中为人生密不透风的牢笼打开了缺口。
      1998年,受尽不公对待的余秀华拿起笔,用自己生活的经历凝聚成一篇篇诗。"没有谁在雨里,没有谁不在雨里。"余秀华深深知道人生的真谛和苦楚。因为婚姻而彻底激发的写作潜能,居然为余秀华重新打开了一扇光明万丈的门。1988年,余秀华的第一首诗《印痕》发表。
      前半生的黑暗似乎淡去了许多,深幽的孤寂人生也不再那么冰冷,重新有了生命力。心中有道月光文字驱散了深夜的幽冷,赋予了余秀华全新的生命力。诗歌把余秀华的生活分享给读者,把余秀华的人生轨迹改变。"放慢了脚步,就会拉长这一段旅途。"曾经在人生中跌跌撞撞的余秀华想要加速人生的进程,结束这暗无天日的生活,却在突然之间找了人生的意义。
      她开始写诗,成为一名优秀的女诗人。封闭的村庄,残缺的身体,对爱情的向往是余秀华笔下最常见的主题。生活对她有多残酷,余秀华的诗就会犀利精准的揭示。她写别人没有的诗,也写别人不敢写的诗。"放荡不羁的诗歌""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在余秀华的笔下仿若新生。
      2012年7月,余秀华随同乡一起去温州打工,在异乡,她第一次感觉自己有了故乡,并写了一首诗《在异乡失眠》。此刻的读者才认识到这位真正的女诗人,有来自山野乡村的豪迈,也有对人生疾苦的深刻认识。余秀华像一位"放荡的武士",挥洒出角度新颖,又敢想敢做的真实性格。
      "我心中涌起悲伤的时候,大口吃饭,这种炫耀,唯有风知道。"2014年,余秀华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以超高的销售量在市面上出现,这位放荡的女诗人,凭借这本人生的白月光,被更多的人所认识。苦难凝聚的文字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在人生的黑暗中寻找到自我价值的意义更是难得可贵。
      余秀华的通透和乐观豁达,奠定了她不凡的诗人地位。2014年12月15日,余秀华参加由诗刊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余秀华等5位"最底层的人"的诗歌朗诵会。她是难得一见的残疾诗人,"脑瘫"诗人的头衔让她的诗歌显得更加与众不同。与此同时,网络的舆论接踵而来。
      "放荡的脑瘫诗人"余秀华在文学领域掀起了巨大的风浪。余秀华的诗歌,立意新颖,更多是因为生活而产生的感叹。有人说她的诗歌"苦水过多,灵气不足。"面对质疑和批判,余秀华坚持拿起自己的笔,书写自己的人生和向往。就像她在《月光落在左手上》说这些苦难"只有风知道"。
      这些纷纷扰扰的凡事纷争,对于豁达的余秀华来讲也已经随风飘逝。黑夜有了一抹月光,就不会太冷,迎接新的明天就一定会有希望。人生终会走向明天2016年5月15日,余秀华的第三本诗集《我们爱过又忘记》首发。民谣歌手、蒋山赶来助阵。这本记录了她婚姻巨变、母亲患癌的内心动荡。
      2017年1月18日,余秀华凭借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走红,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唯一一个诗集超过10万册销量的现象级"网红女诗人",还获得了"金蜘蛛奖"年度网红诗人提名。一位脑瘫的女诗人,摇摇晃晃来到这人间。幸运和爱情是她缺失的一部分,向往和不甘是她面对苦难的选择。
      还好熬过了黑夜,即将迎来破晓的黎明。"我这辈子做不到的事情,我要写在墓志铭上——让我离开,给我自由。"即使余秀华名利双收,她也依然坚持自己的生活,而不幸的婚姻是她半生执着的枷锁。2015年,余秀华提出和丈夫离婚。父母和她的丈夫都极力反对这样的事情。
      因为此时的余秀华已经是一位比较热门的公众人物。离婚在传统农村人的观念里,不合适,丢面子。如果此时离婚,或许对余秀华的声誉也有比较大的影响。余秀华不在乎名利,她在乎的是爱情的自由和纯粹。即使她其貌不扬,还身患脑瘫这样的遗传性疾病, 她依然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角逐着爱情这样的奢侈品。
      要么追求自由,要么撒手离开。长期的苦难和压抑让余秀华明白内心的追求才是人生最重要的选择。她不畏惧网络的谣言,坚持结束这段不幸的婚姻。甚至用朴实粗暴的语言,来反击那些对她评头论足的网友。"泼妇一般的诗人"依然在文字中书写自己的人生。四十四年的时光转眼过去,余秀华靠文字改变了人生,找到了自己内心的追求。
      她还写出了许多篇不被人所接受的性别诗集——《穿越大半个中国来睡你》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更多的人用轻慢和鄙视的目光来审视余秀华的各种作品。无论是大篇幅描写自己苦难的诗歌,还是惊世骇俗的性别诗集。虽然每篇都精简短小,却蕴含了无限的生机和向往。而这样大肆描写性别诗学的诗歌,被许多人贴上了"不雅"和"放荡"的标签。
      于诗人而言,疼痛、残缺、摇晃的内在身体经验,既是诗人创作的心灵之源,也是余秀华对爱情的一片赤诚。轻视这样诗篇的背后,其实是许多人内心对自己的枷锁。舆论种种,也无法撼动余秀华的内心和社会地位。2020年,已经44岁的余秀华,或许靠的不是她仅有高中文凭的才华,而是她历经苦难后,也没有蜷缩她伤痕累累的心,反而更加坦然,更加理直气壮的面对。
      余秀华不会在心灵上委屈自己,所以无所顾忌的追求自由和纯粹。通透和豁达已经镌刻在余秀华的灵魂之中,化成一篇篇珍贵的诗集文字,凝聚不凡的人生精髓。

    乔***

    2022-04-25 04:06:4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