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曾三颜四、禹寸陶分”有什么典故?

首页

“曾三颜四、禹寸陶分”有什么典故?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7-28 23:48:40
    这是清代文人郑板桥为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写的一联: 
    曾三颜四; 
    禹寸陶分。 
    “曾”即孔子弟子曾参。他说过:“吾日三省我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每日反省自己的忠心、守信、复习三个方面,此为“曾三”。
    “颜”为孔子弟子颜回,他有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故称颜四。
    “禹寸”,是说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阴。《游南子》谓:“大圣大责尺壁,而重寸之阴”。
    陶分,指学者陶侃珍惜每一分时光。他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郑板桥化古人之名言,以最简练的语句,囊深邃之内容,此联在于激励人们,珍惜时光,思想积极,值得效仿、学习。 
    

    ****

    2005-07-28 23:48:40

其他答案

    2005-07-29 00:19:43
  •   郑板桥题联精炼用典 
    在江苏省苏州市网题园,有副郑板桥题写的对联: 
    曾三颜四,禹寸陶分。 
    郑板桥是清代一位关心体贴人民疾苦的著名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和对联都为人们所喜爱。郑板桥这副对联对仗工整,寓意丰富,特别是巧妙用典,使人产生联想,说服力强,艺术性高。
       这副对联只有8个字,却巧妙地用了4个典故,堪称用典联之范例。联中“曾”是孔子的学生曾参,“三”是指曾参的名句:“吾日三省吾身”。“颜”是指孔子的另一个学生颜回,“四”指颜回的名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简称“四勿”。
      “禹”是夏禹,领导人民治水十三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寸”指寸阴。“陶”指东晋的陶侃,官任刺史,经常勉励人们要珍惜光阴。“分”与“寸”一样,都指光阴。全联用典故劝导人们要注重品德修养,珍惜时间,研究学问,对社会有所贡献。这副用典联概括性强,是高深的哲理与智慧的良好结合,确属佳构绝联。
       转引自《扬子晚报》1999年12月23日17版 。

    j***

    2005-07-29 00:19:4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