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的词

首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的词

最近看<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的词中,其中有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有的是"乱石崩云,惊涛裂岸".请问:上述两句哪个对?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2013-01-20 16:46:01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豪***

    2013-01-20 16:46:01

  • 2013-01-20 13:08:33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yīng)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qiáng lǔ)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fà)。人生如梦,一樽还(huán)酹(lèi)江月。 作品注释 ⑴大江:指今天的长江。 ⑵淘:冲洗,冲刷。 ⑶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⑷周郎: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
      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安徽庐江有其周瑜墓。) ⑸雪:比喻浪花。 ⑹遥想:形容想得很远; 回忆。 ⑺小乔:乔公的小女儿,生的闭月羞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周瑜之妻;姐姐大乔为孙策之妻,有沉鱼落雁、倾国倾城之貌。  ⑻英发:英俊勃发。 ⑼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
      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⑽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所谓樯橹,物也;所谓强虏,人也。自古便有樯橹与强虏之争,记得上此课时,老师也曾对这两个词进行了分析,出于不同的版本,要看编者的喜好以及个人的理解,并没有所谓的对错,这两个词用于此处皆对,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用,不过考试时最好根据课本。
      鄙人认为,有争论的东西出在考试卷上需要慎重。现在人教是用“樯橹”。)(苏教版作“强虏”) ⑾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指假战场黄州。 ⑿华发:花白的头发。 华:《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字读huā(一声),花白义 ⒀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
       ⒁尊:通“樽”,酒杯。 ⒂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注:一尊还酹江月,“还”字的读法 古时读音是 huán。 其实就是在现代,稍早一点——比如1960年代,也是只有一个读音,没有普通话中“hái”这个读音。
      也就是说,在用于“归还”的“还”时,读作“huán”,在用作“还是”、“还有”这一义项时,读作“hái”。事实上在古诗词中没有“还是”、“还有”的用法。hái这个读音最早是在明清小说中开始出现的。如《红楼梦》第五十回:“他竟比盖这园子还费工夫了”。
       此外,就是在“一尊还酹江月”中,“还”也不是现代人很容易就联想到的 一尊“更”酹江月(“还”有“更、更加”的意义)。试想,“人生如梦”,怎么 一尊“更”酹江月呢?这里“还”是“回还”的意思,不是人回还,是人的“神思”回还,从梦中回还,醒来。
      杯中尚有余酒,何不一酹江月? 在许慎[2]的《说文解字》中,“还”(繁体字为“还”),也只有一个读音: 卷二 辵部 还 复也。从辵瞏声。 户关切 户关切,切出来就是“ huán”。注:其他版本。拍岸又作裂岸,人生又作人间。 现代译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他的姿态多么的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创作背景 这首《念奴娇》词作于1082年(神宗元丰五年),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风景优美,是文人清赏之地。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八载东坡语: 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败归,由华容路,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葭苇,若使纵火,吾无遗类矣。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
      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来,因以小舟载酒,饮于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苏轼这里所描述的风起水涌景象和对曹操、周瑜赤壁之战的联想,在这首《念奴娇》词和《赤壁赋》中都有鲜明生动的反映。
       ——摘自百度百科。

    小***

    2013-01-20 13:08:33

  • 2013-01-20 13:00:39
  • 都是对的。因为教材版本不同导致句子不同。前些天老师说的

    这***

    2013-01-20 13:00:39

  • 2013-01-20 12:46:37
  • 应该是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我们课本上学的是这个

    千***

    2013-01-20 12:46:37

  • 2013-01-20 12:42:20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是对的

    2***

    2013-01-20 12:42:2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