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贾宝玉伤害了那么多女性,为什么女性还喜欢他?

首页

贾宝玉伤害了那么多女性,为什么女性还喜欢他?

我看《红楼梦》特别不解的地方,贾宝玉对给大观园里的女子,表面上看来温情体贴,实际上最后对她们的悲剧命运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例如,黛玉因其而亡,宝钗因宝玉不肯履行夫妻义务被迫守活寡,妙玉按曹公写作思路,最后是为了救宝玉而嫁给老头子,金钏则直接因其而死,晴雯之死宝玉亦不可推卸责任,其余的丫环们的悲剧下场与宝玉的关系暂时不列了。
宝玉与其说尊重女性,不如说是爱慕甚至有些崇拜女性,他只是从美的角度来爱护女性(审美),而不是从人性的角度关爱女性(尊重),因为在那种时代,对于女性最终的幸福来说,就是嫁个好男人。而贾宝玉恰恰对嫁了人的女性有刻骨的仇恨与厌恶。
令人不解的是,历来看《红楼梦》对贾宝玉这个人物比较喜欢的都是女性读者,男性读者则绝大部分不喜欢他(觉得他没男子气)。但是,对于这个只是给女性们小恩小惠(生活上体贴,感情上共鸣),而没有给女性带来幸福甚至是带来很多伤害的男性角色,女性们难道真的喜欢这样的男子吗?女性们难道真的认为嫁给贾宝玉会幸福吗?还是说,对贾宝玉的喜欢是一种对弟弟式的宠爱?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11-19 15:54:21
      说到底还是利益问题。
    古代女子大多不是自己养活自己,靠嫁人。
    贾宝玉家庭条件在当时不说最好,也是很好。至少在大多数人眼中,并没有提前看清楚宁荣两府没落的真相
    而对于这些古代少女来说,终身大事就是靠找个好的丈夫。贾宝玉在经济条件上不用说了,在政治地位上,社会地位上,都很不错。
      人长的也漂亮。 就是这样的条件,害怕没人抢么? 而贾宝玉自己,由于身份地位的优势,伤害女性也是理所当然。封建礼教中,女性本来就不是用来尊重的。这厮也谈不上什么尊重女性,那是无聊的拔高。看看他一脚踢向袭人的狠毒,虽然他不知道是袭人开门,但是其他丫头不是女性?少爷就是少爷。
       贾宝玉尊重的不过是地位身份模样能够入眼的女性而已。这样的尊重更多的是利益驱使,不管是经济利益还是生理上的利益。所以说他尊重的最多只是部分女性,而不是所有女性。 增补: 不错,中国古代社会上,尤其在这种封建大家庭,尊重女性什么的根本就没人会提出来。
      什么样的环境生出什么样的人,很难想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贾宝玉那种家庭环境中,能够产生尊重女性的思想。毛主席说过,这句话应该很多人知道,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吗? 这都是不可能的,没有相应的条件,不可能产生相应的结果。
       看看贾宝玉的所作所为,就说李嬷嬷偷喝风露茶那一回,随便找找都是证据: 那丫头便将着大红猩毡斗笠一抖,才往宝玉头上一合,宝玉便说:"罢,罢!好蠢东西,你也轻些儿!难道没见过别人戴过的? 让我自己戴罢。" 宝玉听了,将手中的茶杯只顺手往地下一掷,豁啷一声,打了个粉碎,泼了茜雪一裙子的茶。
       更不用说对待他的奶妈这个本应该受到尊重的老年女性 对于这等地位低下的女性们,贾二爷何曾有过什么的尊重? 至于说道曹雪芹写红楼梦的目的,我很大程度上认为这是曹雪芹在经历从富到穷的家庭剧变之后,不满现状,希望回到过去,将自己精神麻醉所使用的一种YY方式。
      另一方面,是对自己弄到如此地步的一种无奈,还捎带的悔恨。 从头到尾,没有看到什么反封建反压迫的痕迹,即使后人牵强附会的升华,也掩盖不了种种迹象。 比如对贾宝玉的形容: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是绝对是一种非常否定的态度 联想到贾宝玉很大程度上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的,我们应该看到曹对功名的追求,以及追求不得的一种失望。
       我实在无法看出这是一种明贬暗褒的手法。反话似乎没有这么说的。 最后对于上官的回答提点我的看法。也是响应号召,做点回应: 1。贾宝玉并不是有心伤害女性,只因当时的制度问题。他敬重女性,而不是象其他人一样视女性为玩物,你能说他错了么? 是否敬重,还是要看身份的,家里的姐姐妹妹不用说了,亲情所在。
      他所接触的大多是有相当身份的,即使丫鬟,也是身边的贴身大丫鬟,或者美貌入眼才敬重点,其他的也就不必了。 2。他并不是对嫁了人的女性刻骨的仇恨与厌恶,比如李纨,不也是一样的敬爱么?只是象夏金桂之类的蛇蝎心肠的女性,不过也没有多么的厌恶,只是与她们保持距离罢了。
      换了你,你愿意接近她们么? 李纨,金陵十二钗之一,能入贾府做长媳,身份相貌会差么?而且从辈分上说是嫂子。 3。至于觉得他没男子气,我想问你你觉得男子气是什么呢?皇帝么?武将么?还是道貌岸然的贾政之辈? 男子气,很模糊的概念。要说有总要有点依据。
      但是贾宝玉干过什么提得上的事情么?和一帮公子喝花酒,玩弄戏子搞男宠,喜欢吃女孩的胭脂,衣食住行,极尽奢华。吟风送月,附庸风雅,作几首诗似乎还总是比不过姐妹们。实在知道男子气应该怎么个形容法。如果这样是有男子气的话,我为身为男子一大哭。 4。
      在那个社会,宝玉唯一可以做的就只是一些小恩惠了,但也聊胜于无把?那种制度,他应该怎样做才会给女性带来幸福?迎春回家时他没有尝试救他的姐姐么?可夫人们老爷们不是没办法就是不管不顾,一个旧家族的公子能有什么办法? 谁家的姐姐出了问题会无动于衷?哥哥弟弟出了问题也要管的。
      和男女无关。 5。现在社会我不敢说,不过在那个社会,最好的选择就只是宝玉。你能在书中再找一个比他更好的男性么? 确实找不到,不过若是他没有做官的爹,没有四大家族的背景,没有作娘娘的姐姐,莫说这么多小姐,便是丫鬟也不会选他。 这些小姐丫鬟,看中的除了所谓的风流美貌,更多的是其经济政治地位。
      丫鬟不必说了,能得宝二爷垂青,立刻就是从奴才变成了主子。各家的小姐,以及小姐们的家长也要门当户对,攀个高枝。按照薛宝钗林黛玉的身份地位,如非这样大户人家的儿子,岂会被允许成日混在一起。即使小姐们愿意,父母也要考虑封建礼教的。但是为了嫁个金龟女,也就提前感情投资了。
       6。《红》里的那么多苦命的女性,并不是都喜欢他,都想嫁给他。其中有敬爱,有怜爱,有珍爱,还有很多的感情。如果单单想到男婚女嫁,未免太狭隘了。 当然不会所有人都喜欢他,都想嫁给他,有身份地位所限,不敢奢望的,比如妙玉,尼姑虽有思春意,无奈佛门淄衣寒。
      也有看不上的,比如尤三姐,嫌这朱门里面太过肮脏。各种原因都有。 7。我还希望你明白曹写书的目的。宝黛的爱情悲剧和众人的悲剧都是为了反映整个社会的悲剧。悲剧是制度造成的,是社会造成的,单单归结于他的错,不是很不理智么? 曹雪芹为了反映社会的悲剧么?只怕还是主要述说他自己的悲剧。
      像曹这样的人,应该知道,写这么一部书当时到底会有几个人看。能够通过这本书解放思想,认识社会黑暗?只怕他自己也没有这个觉悟。 最后,现在我们看红楼梦,可以看出阶级社会的悲剧,看出宝黛爱情的反封建性,可以看出宝玉不学无术恰好符合现代教育理论对八股的批判,以及其他的这个那个。
      但是这是放在现在的社会背景和我们接受了现代观点的前提下。要说当时的曹雪芹或者书中环境下的贾宝玉具有这样明确的超前意识,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过,红楼梦还是好书,不说其文学性,文字优美,刻画生动等等。更重要的是比较客观真实的反映了当时大家族的生活情况。
      正是由于真实,结合历史和现在的观点,才会被人们带上主观意识,看出那么多东西。 。

    五***

    2006-11-19 15:54:21

其他答案

    2006-11-25 23:50:14
  • 害女性者非宝玉也,封建制度使然。宝玉亦受其害,被你如此冤枉,岂有此理!

    1***

    2006-11-25 23:50:14

  • 2006-11-21 18:59:44
  • 不喜欢他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吗?人都是比出来地.

    1***

    2006-11-21 18:59:44

  • 2006-11-21 18:58:37
  • 原因只有一个,在大观园内能和她们胡闹之男人只有宝玉一人

    西***

    2006-11-21 18:58:37

  • 2006-11-21 11:24:37
  •   上面的人洋洋洒洒,我就不多重复了。总的来说,大家都很有思想,但都不懂《红楼梦》,基本上没有研究过这夥文学明珠。
        先说一点通俗的吧!
        (1)与宝玉有关的死亡、受害的女性,大都是间接地死去、受害。黛玉:按照曹雪芹原著是溺水自杀,主要因心疼宝玉而死,按高氏续书,是误遭算计面死,林妹妹死是因情而死,但不是宝玉造成,宝玉从心中是希望娶林妹妹的。
      睛雯与金钏:这两人都是因为王夫人怕她们“引诱”宝玉学坏,其罪过在于“长得漂亮”,王夫人保证宝玉健康成长的措施之一:是给晴雯和金钏以足够的教训,是种教训害死了她们。宝钗:宝钗根本就没有想嫁给宝玉,就是想,根据她的性格也只会压抑在内心。宝钗最终嫁给宝玉,是因为在婚姻上她说了不算,而且她与宝玉的婚姻,只是一种政治婚姻,双方没有感情可言(这在宝黛钗判词和“蘅芜院”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恨无缘),这种婚姻本身就是中国大多数婚姻的浓缩。
      宝玉根本没有想娶宝姐姐,最后能够冲破被人强加的婚姻,只能证明宝玉人格的高尚,而不能证明宝玉人格的渺小。袭人:宝玉实际上很喜欢袭人,但是后来贾家败落了,宝玉实际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仍然不怪宝玉。 (2)那些女孩为什么喜欢宝玉。A、这些女孩生活在一个很封闭的环境中,她们到了喜欢男孩的年龄,但是周围没有众多男孩供她们选择,只有宝玉、贾环、贾兰等人,后者还小,中者为人处世太差,只有宝玉可供选择;B、宝玉非常理解和同情女生,尊重女生的价值,虽然宝玉有大发二爷脾气的时候,但也有不少赔不是,类似放纵晴雯撕扇子的事做了很多,在那个时代是难能可贵的;C、宝玉虽然喜欢袭人、晴雯、金钏,这与喜欢黛玉不能同日而语,这就是为什么黛玉只排除宝玉与宝钗、与湘云的关系,不排除他与别的女孩的关系,这与那个时代有关,是我们现代女性不好接受的。
      D、不排除很多人喜欢宝玉有成为贾家主子的愿望,但是黛玉是没有这个想法的,黛玉本身不是攀附富贵之人,如北静王的赠物她可以不要;晴雯似乎也不是攀附之人,这从她反对宝玉与袭人的暧昧关系,撕扇子、补孔雀裘等事件中可以看出来。E、妙玉喜欢宝玉似乎不是一种托情的喜欢,她更喜欢宝玉的朋友,这一点不多述,妙玉最后的结局是刘心武先生的猜测,纵然这猜测成立,也是妙玉报恩思想的结果,基本上与宝玉无关。
       (3)宝玉的喜欢女性与女性悲剧。宝玉在那个时代喜欢女性无疑是可贵的,但是在那个时代单独宝玉一人的觉醒是远远不够的。时代没有觉醒,甚至女性自己——如宝钗和湘云——都没有觉醒,这才是悲剧所在。那个封建时代,女性是被约束的时代,没有多少空间给她们,使得她们只能听从命运的摆布。
      贾家这些出众的女孩们,只是因为特殊的机遇,才偶尔展示一下被压迫了若干年的才干和勇气,这些才智和勇气都只是昙花一现。在那个时代,别说是只有宝玉一人半觉醒,纵然有二十多个宝玉,又怎能左右女子的命运呢? 况且,那些女性的悲剧,本身就是女性自己造成的,也就是她们思想中封建的流毒造成的。
      金钏因为宝玉给她开了个玩笑,被王夫人打,欲撵出府去,金钏感觉到自己没有面子见人,才自杀的。那种封建的面子思想害了她。袭人的悲剧是因为根深蒂固的纳妾思想造成的,晴雯的悲剧是为了赌气(抗争)造成的,宝钗的悲剧是她听从封建的婚姻制度安排造成的,等等。
      因此,我们说:是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害了那些女孩,是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借宝玉的反封建思想激起更大的威力,是那些女孩自己心目中的封建意识害了她们自己。 当她们面临不能回避的悲剧:生存,生病,生情这种事情的时候,她们没有可能取得胜利,只能选择两种办法:会写诗的写诗,不会写诗的用别的方式打发生活;而最终最好的解脱方式是死亡,这是那些女孩的高尚所在。
      不肯死亡的,是封建意识最旧的两个人:宝钗和袭人,她们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了。 (4)读《红楼梦》的建议。虽然大家都不是红学家,但是要从文学角度去理解名著。 一是不要文革时期阶级斗争的办法去理解,那种理解只能理解成正义非正义、革命不革命、利益非利益,理解不出别的东西来,那种方法只能深化某种思想,而且是偏激的思想,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会脱离生活,走近你主观上的理想。
       二是不要用现代的观点去理解。宝玉的时代是妻妾共存的时代,是婚姻被扭曲,爱情不允许的时代,是人的幸福观刚刚开始觉醒的时代,是女人没有地位的时代。宝玉的行为偏辟不是不成气,而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解放,这种解放被认为是异端,才不被社会所接纳。这对揭示那时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非常有意义的,不是象某些人说的那样。
      宝玉、黛玉当然没有自觉地反封建,而凭人的本性抵触他们那时的社会,这本身也是难能可贵的。红楼梦写了大量生活小事,这些小事都是按照“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原则写出来的,宝黛反封建,真邪?假邪?有邪?无邪?作者是有意让你看不大清楚的。至于本贴楼主提出的问题,想来是受到什么问题触发,才提出这样一个古不古今不今的问题的,我们大可以不必太认真。
      宝玉给予众女孩的是一种“泛爱”,女孩能够回报宝玉的却只能是“以身相许”。 三是不要失去美学标准。有些问题,你探究的清楚,就失去了美学意义。红楼梦的美源于它的残缺与含蓄,所以不必去钻牛角尖研究宝玉喜欢什么样的女人,而应当研究宝玉喜欢什么样的女性美,这才是最重要的。
      宝钗是大观园中最漂亮的女性,宝玉喜欢她的姿色,但对她劝他参加科举非常不欣赏。所以对于宝玉喜欢女性,我们应当分析他是如何判断女性美的,而不应当轻浮地看他不喜欢已婚女性,只喜欢未婚女性,只喜欢漂亮女性,不喜欢丑女性。你说他不喜欢已婚女性,他与秦可卿的关系可非同一般。
      所以宝玉喜欢女性的关键:女性是否美丽,女性是否有气质,女性是否与他有相同观点。红楼梦中女性的悲剧,是一种命运所迫,也是一种美学创造的必然,不管宝玉喜欢她们与否,她们都会走这样的路,当她们走这样的路的时候,有宝玉这样的男人与她们同行,该是多么可贵啊!。
      

    双***

    2006-11-21 11:24:37

  • 2006-11-20 23:08:17
  • 你出了两道题,都是思考贾宝玉的,很有意思。
    我也来提几个问题:
    1、贾宝玉带给女性的只有伤害吗?有没有快乐?
    2、贾宝玉和其他同时代、同阶层的男性相比,带给女性的伤害是较多还是较少?带给女性的快乐是较多还是较少?
    3、“贾宝玉伤害了那么多的女性”是和谁、和什么时代的人相比,得出来的结论?

    一***

    2006-11-20 23:08:17

  • 2006-11-20 08:51:25
  • 因为红楼梦里的公子哥就他一个有才又温柔.没有其他的男人可以和他媲美.女孩子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选他.

    小***

    2006-11-20 08:51:25

  • 2006-11-18 16:56:11
  • 是因为宝玉的多情,又或着他在对待每一个人的每一份感情时的认真,还有或许是他只喜欢一个属于他的黛玉吧,或许还有作者的刻意安排。

    郁***

    2006-11-18 16:56:11

  • 2006-11-18 16:52:05
  •   1。贾宝玉并不是有心伤害女性,只因当时的制度问题。他敬重女性,而不是象其他人一样视女性为玩物,你能说他错了么?
    2。他并不是对嫁了人的女性刻骨的仇恨与厌恶,比如李纨,不也是一样的敬爱么?只是象夏金桂之类的蛇蝎心肠的女性,不过也没有多么的厌恶,只是与她们保持距离罢了。
      换了你,你愿意接近她们么? 3。至于觉得他没男子气,我想问你你觉得男子气是什么呢?皇帝么?武将么?还是道貌岸然的贾政之辈? 4。在那个社会,宝玉唯一可以做的就只是一些小恩惠了,但也聊胜于无把?那种制度,他应该怎样做才会给女性带来幸福?迎春回家时他没有尝试救他的姐姐么?可夫人们老爷们不是没办法就是不管不顾,一个旧家族的公子能有什么办法? 5。
      现在社会我不敢说,不过在那个社会,最好的选择就只是宝玉。你能在书中再找一个比他更好的男性么? 6。《红》里的那么多苦命的女性,并不是都喜欢他,都想嫁给他。其中有敬爱,有怜爱,有珍爱,还有很多的感情。如果单单想到男婚女嫁,未免太狭隘了。 7。
      我还希望你明白曹写书的目的。宝黛的爱情悲剧和众人的悲剧都是为了反映整个社会的悲剧。悲剧是制度造成的,是社会造成的,单单归结于他的错,不是很不理智么? 仅此观点,望有更多回应,更多人交流观点。 。

    漠***

    2006-11-18 16:52:05

  • 2006-11-18 16:49:03
  • 主要是书中的情节都是瞎编,不可认真.

    q***

    2006-11-18 16:49:03

  • 2006-11-18 16:03:36
  • 主要是时代不一样,贾家有哪个男人懂得关心体贴女人.只怪那时女人的生活圈太小了,没有可比性

    若***

    2006-11-18 16:03:36

  • 2006-11-18 16:02:50
  • 多啊是个男人 啊

    君***

    2006-11-18 16:02:5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