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相敬如宾怎么解释啊?

首页

相敬如宾怎么解释啊?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1-06 09:24:37
      “相敬如宾”大多用于赞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和睦和礼貌,还含有宽容与谦让等等。夫妻情深,要做到真正的相敬如宾,还真是不易。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的一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日子里,大家都能相处得彬彬有礼,但当对方成自己的最爱之后,双方都习以为常了,再要相敬如宾,实在是有点别扭,于是有了喋喋不休的唠叨,有了摔盆砸碗、各不相让的争吵,甚至不顾一切的大打出手。
      吵过闹过之后,又后悔莫及。 纷纷扰扰的尘世,夫妻能相守已是上苍赐予的福气。若能相敬如宾地相守到白头,则已是幸福之致。一日黄昏,落日已尽,风刮了起来,天色渐渐地灰暗下来,一路行人都急急地赶路,不经意间,一对年迈的夫妻相互搀扶着步履蹒跚地迎面走来,我放慢了脚步,怕因我的不小心撞到他们。
      在我们交错而过的时候,我听到老太太对老先生关切地问候:“走累了吧!我们坐着歇一会,好吗?”老先生说:“没什么,天要下雨了,我担心你着凉,还是 走吧。”此时我才注意,老先生的腿脚不好,全仗老太太瘦弱的身体支撑,才能向前迈步。我继续走我的路,走出几步,天更暗了,开始下起了毛毛雨,我驻足回眸,看到老夫妻的背影,他们仍不紧不慢地朝前走着。
      细细的雨丝。渐渐密密地下起来,形成一道雨帘,慢慢地将他们的背影隐去。豁然间,我忽然感悟到什么是爱的真谛?不就是能相亲相爱地相携到老吗?不就是能相知相惜吗?一时间,我万分的感怀。我不知道这对老人经历过怎样的人生真爱,但他们相携到老的背影让我感动,他们相互间关切的问候让我感动。
       感动之余,我想了许多许多,想到我的至爱亲朋,想到我的骨肉同胞,想到与我朝朝暮暮耳鬓斯磨的最爱,我的脑海在飞速地搜索、反思,我发现,过去的时光,我没有做到对他们宽容、关怀,更谈不上相敬如宾。于是我意识到了“相敬如宾”这四个字更深层的含义,相敬如宾时时提醒我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以爱己之心爱人。
       我想也许一切爱的火花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耀人的光芒,但爱应是能永恒的;应是相互间的包容和支持;应是你即是我,我即是你的呵护和关怀;应是相生相随,永不离弃的践诺;应是…… 。

    d***

    2007-01-06 09:24:37

其他答案

    2007-01-05 19:49:07
  • 相敬如宾:出处《左传·僖位公三十三年》臼季(编者注,即晋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之,敬,相待如宾。>释义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相敬如宾说的是春秋时一个叫冀芮的人在田里除草,他的妻子把午饭送到田头,恭恭敬敬地双手把饭捧给丈夫,丈夫庄重地接过来,毕恭毕敬地祝福以后再用饭。妻子在丈夫用饭时,恭敬地侍立在一旁等着他吃完,收拾餐具辞别丈夫而去。这件事被当时晋国的一个大夫看见了。左传记载了这段故事。

    j***

    2007-01-05 19:49:07

  • 2007-01-05 18:05:17
  • 指夫妻间互相敬重,就像对待宾朋一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白季使(出使)过冀,见冀缺(人名)耨(锄草),其妻饁(给地里边干活的人送饭)之,敬,相待如宾. 
    

    玫***

    2007-01-05 18:05:17

  • 2007-01-05 11:03:28
  •   “相敬如宾”这个典故,出自《左传》,专用于夫妻关系,后来,到了汉宣帝的年代,出了个张敞,关于他的才华、著述、政绩,人们知之甚少,广为流传的却是“画眉”之事。他每日清晨都为妻子画眉,皇上知道了,认为他失礼,要拿他是问。他说,夫妇房中这事,更有甚于画眉耳!皇上无言以对,也便罢了。
      张敞夫妇成了“相敬如宾”的楷模。张敞之后又出了多少楷模,是很难统计的。时至今日,“相敬如宾”仍然是国人信奉的夫妻关系的最佳境界。平时读报刊,许多写名人的文章,尤其是写老一辈名人的文章,都称他们夫妻“相敬如宾”。   能相敬如宾固然好,但我接触到的家庭,能做到“相敬如宾”的,百里不挑一。
      我一直怀疑它的真实性、可靠性。所谓夫妻,同吃、同住,脾气、嗜好,一疤一痕,彼此都一清二楚。明明是这样的关系,为什么要当成宾客呢?既然是宾,就不是自家人,不论多么心诚,也总是要客套,总要有造作的成分。是宾客,就要恭敬,就要谦让,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要掂量掂量,不可造次,有时甚至是小心翼翼。
      如果把这样的关系引进到家庭,真是不堪设想。看似“相敬如宾”,实质是敷衍的、虚伪的,更可怕。   “相敬如宾”之所以能受到国人青睐,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把它看作爱的专一、纯洁的标志。其实未必。十几年前读过一篇小说,写的是一对当教师的老年夫妇,一生“相敬如宾”,夫唱妇随,相依为命,从未有过任何争吵。
      对他们的爱,认识的人有口皆碑。然而,男的在弥留之际,提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恳求:请家人给某地某女士拍个电报,但是什么也不要问。家里的人尊重了他临死前的要求。某女士果然来了,为他枕上一个新头枕,他便溘然长逝了。这位教数学的老教师一生中解出了无数个方程的解,却把一个极大的未知数留给了世人,包括他的妻子。
      我们的身边,这类事肯定会有,不同的是“拍电报”的绝少绝少,大都是把世人不知的未知数带进了坟墓。   同样,夫妻之间不“相敬如宾”的,未必爱不专一,我的一位老领导,个性特强,凡事总要自己说了算,在家里的表现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且又管得过宽,油盐酱醋都一一过问,偏偏他老伴主人公意识也强,喜欢独立思考。
      几十年来,两个人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吵必称“离婚”、“随便拉一个就比你强”,分明是相见如仇,邻里都认为他们的分手是迟早迟晚的事。可是,邻里们的预言全都落空了。经历了一次次的政治运动,一次次的疾病,一次次的天灾人祸,一次次的贫富的起伏,两颗心始终没有一分一秒的分离。
         有句话说得很好,夫妻是一把二胡上的两根弦,既是和谐的,又是独立的。夫妻需要的是真诚、理解、支持、宽容,需要的是同甘共苦、同歌同哭,夫妻不必非讲究那种形式上的“相敬如宾”,磕磕碰碰、有些小矛盾是正常的生活形态,它同样能负载美好的爱情,幸福的家庭。
       。

    蓝***

    2007-01-05 11:03:28

  • 2007-01-05 11:01:38
  • 相敬如宾:出处《左传·僖位公三十三年》臼季(编者注,即晋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之,敬,相待如宾。>释义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相敬如宾说的是春秋时一个叫冀芮的人在田里除草,他的妻子把午饭送到田头,恭恭敬敬地双手把饭捧给丈夫,丈夫庄重地接过来,毕恭毕敬地祝福以后再用饭。妻子在丈夫用饭时,恭敬地侍立在一旁等着他吃完,收拾餐具辞别丈夫而去。这件事被当时晋国的一个大夫看见了。左传记载了这段故事。

    h***

    2007-01-05 11:01:38

  • 2007-01-05 10:51:34
  • 【解释】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待宾客一样。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
    【示例】夫耕于前,妻耘于后,同甘共苦,~。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鸾鸾传》
    【近义词】相亲相爱、互敬互爱
    【反义词】敬而远之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s***

    2007-01-05 10:51:34

  • 2007-01-05 10:43:29
  • 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相敬如宾:出处《左传·僖位公三十三年》
    相敬如宾说的是春秋时一个叫冀芮的人在田里除草,他的妻子把午饭送到田头,恭恭敬敬地双手把饭捧给丈夫,丈夫庄重地接过来,毕恭毕敬地祝福以后再用饭。妻子在丈夫用饭时,恭敬地侍立在一旁等着他吃完,收拾餐具辞别丈夫而去。

    淡***

    2007-01-05 10:43:29

  • 2007-01-05 10:42:45
  • 相敬如宾:出处《左传·僖位公三十三年》臼季(编者注,即晋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之,敬,相待如宾。>释义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相敬如宾说的是春秋时一个叫冀芮的人在田里除草,他的妻子把午饭送到田头,恭恭敬敬地双手把饭捧给丈夫,丈夫庄重地接过来,毕恭毕敬地祝福以后再用饭。妻子在丈夫用饭时,恭敬地侍立在一旁等着他吃完,收拾餐具辞别丈夫而去。这件事被当时晋国的一个大夫看见了。左传记载了这段故事。

    t***

    2007-01-05 10:42:45

  • 2007-01-05 10:42:21
  • 一般是夫妻,相互尊敬的程度象对待贵宾.

    1***

    2007-01-05 10:42:21

  • 2007-01-05 10:41:57
  • 相敬如宾:出处《左传·僖位公三十三年》臼季(编者注,即晋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之,敬,相待如宾。>释义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相敬如宾说的是春秋时一个叫冀芮的人在田里除草,他的妻子把午饭送到田头,恭恭敬敬地双手把饭捧给丈夫,丈夫庄重地接过来,毕恭毕敬地祝福以后再用饭。妻子在丈夫用饭时,恭敬地侍立在一旁等着他吃完,收拾餐具辞别丈夫而去。这件事被当时晋国的一个大夫看见了。左传记载了这段故事。
    【解释】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待宾客一样。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
    【示例】夫耕于前,妻耘于后,同甘共苦,~。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鸾鸾传》
    【近义词】相亲相爱、互敬互爱
    【反义词】敬而远之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清***

    2007-01-05 10:41:5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美食/烹饪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