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出自何处?

首页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出自何处?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出自何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2-16 21:34:45
      论语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ZZ) 
      说明学问的道理,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作人处世。
         孔子说生活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与“乡党篇”孔子自己生活的态度,作人的标准是相通的。   “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
         “敏于事而慎于言”,包括了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敏捷——马上做。“慎于言”,不能乱说话。   “就有道而正焉”,这个“道”就是指学问、修养。那么那里叫“有道”呢?古人的书本,书本上就是“有道”,从书本上去修正作人做事的道理,这个样子就叫作好学。
       感想: 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的教育制度现在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娶美女(帅哥?)买房买车”,这也是现实的,能拿在手里的。这可并不是孔夫子古板,而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的一生,终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
      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并不是把两方面矛盾起来,而是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烦恼。 我们从小到大,都知道何为道德何为不道德,佛法教育更让我们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实际上,我们会说:那是多高的境界,我们做不到的。
      不对!你相信这个道理吗?如果你说你信,你相信道德,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现在马上做,马上放下,那些烦恼不是马上就没了吗?这就是“当下即是”的道理。你能马上放下了,就能够时时放下,因为你已经领会到放下的快乐。这就是“敏于行而慎于言”的道理。学问,只有学之而正己行,马上、时时修正自己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学问,才是人生进步与升华之路,否则明白再多道理,也只是头脑里的逻辑思维,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一切学问并没有什么高明,用在自己身上,“知行合一”。
       。

    l***

    2007-02-16 21:34:45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