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作者描写了两次在壶口瀑布看滴景象,两次描写的角度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首页

作者描写了两次在壶口瀑布看滴景象,两次描写的角度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作者描写了两次在壶口瀑布看滴景象,两次描写的角度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10-23 06:01:20
  •   从不同季节的角度描写: 
    第一次,写的是雨季的壶口瀑布,看瀑布着重写瀑布的雄伟磅礴,从听觉、视觉等角度整体上展现瀑布的壮美。第二次描写的是枯水季节的瀑布。这是文章的重点,作者全方位描绘了壶口瀑布的特点,写得十分细腻。
    第一次着墨较少,作者着眼于从总体上表现瀑布的雄伟磅礴。
      因为正好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所以“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便匆匆逃离”。第二次是枯水季节,作者从从容容地把壶口瀑布看了个够,所以,对壶口瀑布的描写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也是十分细腻的,瀑布的各种姿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效果是:作者第一次看瀑布,初步勾勒了壶口瀑布壮阔的气势和令人惊心动魄的形象,给后文详写第二次观看作了铺垫,雨季的壶口瀑布和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两相辉映,壶口瀑布的形象就立体起来。

    问***

    2017-10-23 06:01:20

  • 2017-10-23 06:01:20
  • 提问题要有连贯性,不可断章取义,让人摸棱两可不知所云

    明***

    2017-10-23 06:01:2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