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蜂蜜有白色结晶物怎么办?

首页 阴茎有白色物

蜂蜜有白色结晶物怎么办?

蜂蜜有白色结晶物怎么办?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9-05 05:48:24
           蜂蜜结晶是在食用蜂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延长及气温的变化,往往蜂蜜会从液态变为结晶状态,颜色由深变浅。蜂蜜的这种变化常常会引起一些人的误解,认为这是由于蜂蜜掺入白糖而造成的。其实这是蜂蜜的自然变化,不是掺糖的结果。 
                             
        蜂蜜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葡萄糖、果糖过饱和溶液。
      由于葡萄糖具有容易结晶的特性,因此分离出来的蜂蜜,在较低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葡萄糖就会逐渐结晶。其结晶的速度与其含有的葡萄糖结晶核、温度、水分蜜源有关。 蜂蜜中的葡萄糖结晶核非常细小,存在于花蜜中和贮存过蜂蜜旧巢脾中。
      在一定条件下,蜂蜜中的葡萄糖就围绕这些细小的晶核长大结晶。蜂蜜内含有结晶核越多,结晶的速度就越快。 蜂蜜结晶速度的快慢也受到温度的影响,在13——14℃时最容易结晶。若低于此温度,由于蜂蜜的粘稠度提高,致使蜂蜜结晶迟缓;若高于此温度,由于提高了糖的溶解度,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也使结晶变慢。
      因此在保存蜂蜜的过程中,就要控制好温度以延缓蜂蜜结晶的过程。 蜂蜜的结晶还与蜂蜜的种类、含水量有关。如紫云英蜜、刺槐蜜、枣花蜜则不易结晶;而油菜花蜜、野坝子蜜、棉花蜜、向日葵蜜就易于结晶。
      全部结晶的蜂蜜,一般含水量较低,宜长期保存不易变质。含水量多的未成熟蜂蜜由于溶液的过饱和程度降低,结晶速度也会变慢或不能全部结晶。使结晶的葡萄糖沉到底部,其它稀薄的蜂蜜浮在上层,这种半结晶的蜂蜜其营养成分也未发生变化,只是未结晶蜂蜜含水量相应增加,因此这种蜂蜜不宜长期保存。
       总之,蜂蜜结晶是蜂蜜的一种物理现象,其化学成分、营养价格都未发生变化,更不会影响蜂蜜的质量。结晶的晶体是葡萄糖,并非蜂蜜中掺入了白糖,其实真正掺入白糖的蜂蜜不易发生结晶现象,易于结晶的蜂蜜才是纯正的蜂蜜,结晶并不影响质量。
         将柠檬片放入蜂蜜容器中,如此就会很不可思议的让白色结晶溶解。

    b***

    2006-09-05 05:48:24

其他答案

    2018-11-16 11:57:13
  • 蜂蜜号称唯一不会变质的食品,目前最早的蜂蜜一保存3300多年了。结晶是蜂蜜的糖化现象,不影响食用。

    王***

    2018-11-16 11:57:13

  • 2006-09-07 08:45:05
  • CCTV-1曾经支招:用70度热水蒸一下就可以了,不影响质量的,以后也不会结晶了。

    毛***

    2006-09-07 08:45:05

  • 2006-09-06 22:36:00
  • 将已结晶的蜂蜜放在玻璃容器中,然后再将放有蜂蜜的玻璃容器放在稍热的水中,过一会儿结晶的蜂蜜就会慢慢融化。

    宝***

    2006-09-06 22:36:00

  • 2006-09-06 18:01:45
  • 只要是真蜂蜜就没关系,白上白色结晶是蜂蜜中的糖处于饱和状态析出变成的结晶

    f***

    2006-09-06 18:01:45

  • 2006-09-06 17:38:22
  • 蜂蜜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葡萄糖、果糖过饱和溶液。由于葡萄糖具有容易结晶的特性,因此分离出来的蜂蜜,在较低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葡萄糖就会逐渐结晶。其结晶的速度与其含有的葡萄糖结晶核、温度、水分蜜源有关。 
    蜂蜜中的葡萄糖结晶核非常细小,存在于花蜜中和贮存过蜂蜜旧巢脾中。在一定条件下,蜂蜜中的葡萄糖就围绕这些细小的晶核长大结晶。蜂蜜内含有结晶核越多,结晶的速度就越快。 

    氓***

    2006-09-06 17:38:22

  • 2006-09-06 17:29:12
  • 楼上的说能那么复杂谁愿看呀,我想蜂蜜结晶是在食用蜂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延长及气温的变化,往往蜂蜜会从液态变为结晶状态,颜色由深变浅。蜂蜜的这种变化常常会引起一些人的误解,认为这是由于蜂蜜掺入白糖而造成的。其实这是蜂蜜的自然变化,不是掺糖的结果。希望我说的这些能够帮到你,祝你好运!

    杨***

    2006-09-06 17:29:12

  • 2006-09-06 17:28:15
  •       我是大山区出身,老家在海拔850米 ,山林多田少,田离村有7里路的山下,在我的村里只有12户人家,每户都养有蜂,把很多空蜂箱放在山林里等待野蜂,很原始,都是野蜂采野花酿成蜜,蜜蜂的产量很低,我村里人长期食自产的蜂蜜 ,因此我对蜂蜜有比较了解。
       蜂蜜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葡萄糖、果糖过饱和溶液。由于葡萄糖具有容易结晶的特性,因此分离出来的蜂蜜,在较低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葡萄糖就会逐渐结晶。其结晶的速度与其含有的葡萄糖结晶核、温度、水分蜜源有关。蜂蜜结晶速度的快慢也受到温度的影响,在13——14℃时最容易结晶。
      若低于此温度,由于蜂蜜的粘稠度提高,致使蜂蜜结晶迟缓;若高于此温度,由于提高了糖的溶解度,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也使结晶变慢。因此在保存蜂蜜的过程中,就要控制好温度以延缓蜂蜜结晶的过程。蜂蜜结晶是在食用蜂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延长及气温的变化,往往蜂蜜会从液态变为结晶状态,颜色由深变浅。
      蜂蜜的这种变化常常会引起一些人的误解。蜂蜜有结晶是正常的,结晶并不影响蜂蜜的质量 只要是真蜂蜜就可以放心吃。下面介绍几种真假蜂蜜的鉴别方法: 1。看:其色,纯正蜂蜜是浓厚、黏稠的胶状液体,光亮润泽,真蜂蜜在气温较低时,容易呈细腻的结晶状,假蜂蜜或无结晶,或结晶呈较硬的沙砾状。
      从外观来看,假蜂蜜亮度差,较混浊。劣质蜂蜜混浊而有杂质。 2。尝:其味,蜂蜜是清爽甘甜的,绝不刺喉,优质蜂蜜芳香甜润,入口后回味长。造假的蜂蜜口尝虽甜,甜味平淡,对喉部无刺激感,但在口中回味时间短,有蔗糖的味道。而真蜂蜜有花香味,甜度大,稍微对喉部有刺激感,回味时间长。
      蜜加开水略加搅拌即溶化而无沉淀者为好蜜;劣质蜜不易溶化,且有沉淀。 3。蘸:用筷子插入蜜中,可以看出真蜜滴的速度慢,成丝或直线,假蜜滴的速度快,由于粘性小,不易成丝。 4。滴:纯正蜂蜜滴在白纸上不易渗出,而掺水的蜂蜜则会逐渐渗开。
      优质蜂蜜成珠形,不易散开;劣质蜂蜜不成珠形,容易散开。 纯正蜂蜜浓度高,流动慢。 5。闻:真蜂蜜在采收后数月便能散发出特有的蜜香,香浓而持久,开瓶便能嗅到;或把少许蜜置于手掌,搓揉嗅之,有引人入胜的蜜香。 6。化学检验:掺有淀粉的蜂蜜加入碘液颜色会变蓝,掺有饴糖的蜂蜜加入高浓度乙醇后出现白色絮状物,掺有其他杂质的蜂蜜,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铁丝上附有粘物,如系纯蜜,则铁丝拔出后十分光滑,。
       7。冷藏结晶检验:蜂蜜在4至14摄氏度的环境下保存一段时间后会变成固体,这是蜂蜜的一种物理现象,真蜂蜜其结晶体的透明度差,结晶层次较松软,用手指捻无沙粒感;结晶体用筷子一扎一个眼,很柔软,假蜂蜜扎不动。真蜜用手捏,其结晶体很快溶化。
      假蜜有硌手的感觉,溶化慢或不溶化,真蜜结晶体用牙咬声音小,而假蜜结晶体则清脆响亮。 8。蜂蜜兑水煮沸,冷却后滴几滴碘酒,如蜜中掺有淀粉,则会变成蓝色。 另外,蜂蜜贮藏最好不要用透明容器,应避光,否则易发酵变质。 。

    开***

    2006-09-06 17:28:15

  • 2006-09-06 16:58:44
  • 经常会有人问:“蜂蜜为什么会从液态转变为粘稠态或固态?”我们知道,蜂蜜是人们利用 离心作用从蜂巢内取出的,因此任何蜂蜜最初被蜂农获得时,均呈现为液态,只是伴随着 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才逐渐转变为粘稠态或固态,这是蜂蜜发生的物理变化,属正常现象!

    t***

    2006-09-06 16:58:44

  • 2006-09-06 16:47:02
  •       我曾上山捕蜂驯养过,还阅读过不少专业书刊。这里我也说几句。
        结晶是蜂蜜的一种常见现象。纯蜂蜜 结晶后,除视观和口感稍有不同外,其品质、营养价值、食用安全性都不会掉价,并且更耐储藏。
        纯蜂蜜夏天也会结晶,但气温低时更易结晶。
      但结晶的因素,更要取决于蜜源,不同的花蜜和结晶度相差很大,结晶体的颜色和粗细也大不相同 纯蜂蜜的鉴别: 现在,造假技术越来越高,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老百姓,仅仅凭视觉来分辨实在是太难太难的事。“纯正优质的新鲜蜂蜜是黏稠、透明或半透明的胶状液体,味甜。
      。。。”“好蜂蜜一般有以下特点:水分含量少,有油性,稠如凝脂,用木棒垂直提起时,蜜丝下滴牵延不断成堆叠状”。。。。等等,这些眼观的方法不要用,假蜜也有这些“特性”。 “真蜂蜜味道纯正、清香,没有杂味、异味,没有杂质,只有蜂蜜的特有性质。
      。。。。”这真是废话加笑话!真蜂蜜当然味道纯正、清香,没有杂味、异味,这还用说吗?可是,我们的专家每每谈到何如鉴别某种东东的真假时,老是说这样的废话!请问,我们一个老百姓,怎么才知道什么是“味道纯正”呢?是咸的算纯正?还是苦的?酸的?什么叫“没有杂味”呢?荔枝花香算是杂味?还是乌臼花香杂味?“杂”的标准是什么?——现在的专家都是坯! 不扯远了。
       楼上有“竹筷鉴别法”,是挺好的一招;除此之外,依我看,作为非专业人士,只能亲自用嘴尝过才知道真伪了。去超市,选几个有名的牌子,买小瓶装的,回来吃过了,觉得真的好之后,再确定以后买哪一种。

    黄***

    2006-09-06 16:47:02

  • 2006-09-06 16:06:46
  • 蜂蜜结晶的本来面目是葡萄糖和果糖。
    白色的结晶是优质蜂蜜的证明。
    优质的天然蜂蜜或早或晚会出现白色结晶。结晶时间因蜂蜜的种类和季节而异。结晶是由葡萄糖以蜂蜜中所含成分之一花粉为中心而形成的。因此根据葡萄糖所含比例的高低,容易结晶的程度也就不同。例如,紫云英蜂蜜等葡萄糖含量较高的蜂蜜容易结晶,而洋槐蜂蜜等果糖含量较高,所以具有不易结晶的性质。
    如果把结晶的蜂蜜装在容器中放入热水里烫(注意不要超过45度,否则会损害其成分),结晶就会溶化,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过一段时间又会结晶。

    紫***

    2006-09-06 16:06:46

  • 2006-09-06 16:02:59
  • 是蜜蜡,不影响食用,但要放在冰箱中.

    y***

    2006-09-06 16:02:59

  • 2006-09-06 15:00:28
  •   蜂蜜有结晶正常,槐花蜜椴树蜜都会有结晶。放心吃!!!

    a***

    2006-09-06 15:00:28

  • 2006-09-06 14:03:49
  • 蜂蜜有白色结晶物一般是蜂蜜放置的时间较长,引起水分蒸发,造成结晶。另一种就是蜂蜜本身波美度较高造成的,不影响食用。(其他原因造成的结晶不敢恭维)。
    我国的蜂蜜品种较多,一般都是以花的专项采集而得名。比如洋槐蜜就是在洋槐树开花时进行的专项采集,又如枣花蜜就是在枣树开花时进行的专项采集的等等。但有些名字叫XX蜂蜜里面因添加了一些辅料而起名叫XX蜂蜜。现在国家规定在蜂蜜中加入辅料的蜂蜜,不允许再叫蜂蜜,而应冠以其它的名称。请购买时给与关注。

    f***

    2006-09-06 14:03:49

  • 2006-09-06 13:46:38
  • 我来回答,那是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不一样的.
    动物激素对人体有害的.谢谢!

    齐***

    2006-09-06 13:46:38

  • 2006-09-06 13:39:50
  •   好蜂蜜一般有以下特点:水分含量少,有油性,稠如凝脂,用木棒垂直提起时,蜜丝下滴牵延不断成堆叠状,味甜而纯正,无异味,无杂质。有些假蜂蜜主要成分是淀粉糖浆、蔗糖、色素、香精等,对于这类假蜂蜜,可以用嗅、看、尝三种办法进行鉴别。嗅:真蜂蜜具有天然的蜜香,假蜂蜜或无味,或有淀粉糖浆味,或有人为添加的香精味等等;看:真蜂蜜在气温较低时,容易呈结晶状,假蜂蜜或无结晶,或结晶呈较硬的沙砾状,从外观来看,假蜂蜜亮度差,较混浊。
      尝:品尝时,真蜂蜜甜度大,对喉部有轻微的刺激感,假蜂蜜甜味平淡,对喉部无刺激感。      某蜂业有限公司经理姜干福介绍说,有的消费者看到蜂蜜中有白色的结晶,就认为是假蜂蜜或掺假的蜂蜜,这是一种误解。结晶是蜂蜜的固有现象,除了极少数种类外,绝大多数蜂蜜都会结晶,这属于蜂蜜内的葡萄糖过饱和结晶,并非掺假或变质。
      
      但有的假蜂蜜中所加入的白糖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在瓶底形成沉淀。真蜂蜜的结晶和假蜂蜜的沉淀很容易区分,蜂蜜结晶较为松软,用筷子能很容易插入,放在手指上能很容易捻化。而假蜂蜜析出的白糖沉淀较为致密,用筷子不容易插入,放在手指上捻时,有沙砾感。 。

    t***

    2006-09-06 13:39:50

  • 2006-09-06 13:03:01
  • 那就是葡萄糖!!

    小***

    2006-09-06 13:03:01

  • 2006-09-06 12:50:27
  • 尽快吃光,虽然无害可是看着就不舒服

    m***

    2006-09-06 12:50:27

  • 2006-09-06 12:45:12
  • 当气温低度的时候,容易结晶,没关系正常现象不影响质量。

    方***

    2006-09-06 12:45:12

  • 2006-09-06 12:43:20
  • 一般蜂蜜在低温下就会有结晶,主要是含有葡萄糖,含有结晶的蜜是真蜜,有时在打蜜时巢脾内的花粉和巢腊少许落在蜜中,会加速结晶,这些都是对人体很有益的物质.亦不会影响蜂蜜的质量和口味.放心吃吧.

    最***

    2006-09-06 12:43:20

  • 2006-09-06 12:25:21
  • 蜂蜜中有白色晶体,对蜂蜜没有影响,那是蜂蜡

    c***

    2006-09-06 12:25:21

  • 2006-09-06 12:03:50
  • 蜂蜜结晶是在食用蜂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延长及气温的变化,往往蜂蜜会从液态变为结晶状态,颜色由深变浅。蜂蜜的这种变化常常会引起一些人的误解,认为这是由于蜂蜜掺入白糖而造成的。其实这是蜂蜜的自然变化,不是掺糖的结果。 
    

    j***

    2006-09-06 12:03:50

  • 2006-09-06 11:48:53
  • 是天然葡萄糖结晶,有结晶才是好蜂蜜哦!

    白***

    2006-09-06 11:48:53

  • 2006-09-06 11:30:12
  • 从外观上观察,纯正优质的新鲜蜂蜜是黏稠、透明或半透明的胶状液体,味甜,具有较浓郁的花的香味。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或者蜂蜜放置时间过长,容易形成固态结晶。蜂蜜由于蜜源种类不同颜色差别很大,由水白色(几乎无色)至深色(暗褐色)。往往是颜色浅淡的蜜种,其味道和气味较好。因此,蜂蜜的颜色,既可以作为蜂蜜分类的依据,也可作为衡量蜂蜜品质的指标之一。 
    其次,查蜂蜜中的异物。异物容易引起蜂蜜变质,产生异味或发醇、发酸。
    蜂蜜结晶是蜂蜜的一种物理现象,其化学成分、营养价格都未发生变化,更不会影响蜂蜜的质量。结晶的晶体是葡萄糖,并非蜂蜜中掺入了白糖,其实真正掺入白糖的蜂蜜不易发生结晶现象,易于结晶的蜂蜜才是纯正的蜂蜜,结晶并不影响质量。但有一些出现结晶或沉淀,是因为加糖了,当温度降低后就出现结晶。不过,出现结晶现象,就要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能看得出来是真是假了。
    

    x***

    2006-09-06 11:30:12

  • 2006-09-05 17:29:44
  •   一,据知情者介绍,目前市场上的所谓“野蜂蜜”,都是用白糖加小苏打熬制而成。在熬制过程中,高温下的白糖和小苏打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大量或者长期服用,对人体有害。
      知情者说,为了能让“野蜂蜜”更像真的,加工者对其伪装的方法有三种:一是从野外采集绿色藓苔后,将熬制出来的糖液浇在上面,冷却后形成了粘有藓苔的“野蜂蜜”;二是从药店买来名为“露蜂房”(俗称野蜂窝)的药材,将其放入液态糖里,凝固后形成了带有蜂窝的“野蜂蜜”;三是加工者根据白糖与小苏打在加热冷却后会出现中间泛红、四周发白这一现象,采用多次凝固的方法,加工出多层红白相间的“野蜂蜜”,将白色部分称之为营养价值极高的“蜂腊。
      不知楼主买的可是假冒的“野蜂蜜”? 二, 网友] 爱谁是谁: 蜂蜜我有发言权!我做了10年的蜂蜜检验员。 刚送来的就结晶(我们叫结晶),那一定是油菜蜜,用手捻应感觉是细腻的,如果结晶颗粒很粗糙且硬,就肯定是假蜜了。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由果糖和葡萄糖组成。其中葡萄糖含量高的话就容易结晶,结晶体是葡萄糖颗粒。含葡糖高的主要是油菜花蜜。果糖含量高的最主要是洋槐蜜,不易结晶,一般第2年才结晶,颗粒比油菜蜜颗粒细腻的多。洋槐蜜以山东河南山西见优。它那里产的蜜含的果糖高出地产近10%。
      果糖不让人发胖哦。 3楼的朋友说槐蜜是栗克色,你说错了!真正优质槐蜜各位可能没见过,如同白开水一样,也叫水白色。一等蜜,大部分出口创汇去了。你说的叫琥珀色,等而下之。 浓度越高越好保存,波美度达40。3以上为成熟蜜(天然成熟不经浓缩),不过价高点。
      低于38度夏天就会发酵起泡味变酸了。 奉劝各位,千万千万别买自行车推着卖的,他们总搭个棚子作幌子,说自产自销,流蜜期已过,哪来得蜜源?一些蜜源还不够蜂子填肚子的。上次有朋友买后说便宜让我鉴定,我都不知现在他们怎样造假了。我会很多鉴别方法。
      我劝他扔了不要拿自己身体开玩笑,他不舍得,每天在家捏着鼻子喝蜜水,还劝他孩子:乖,眼一闭喝下去。喝完还夸大本事。真的蜂蜜有那么难喝?! 回应:蜂蜜成猪油状是什么原因? ID:334056  [网友] 香辣姐: 谢谢各位。我还是不放心,我婆婆这次送的蜂蜜怎么看怎么不象真的。
      在此之前我所喝的蜂蜜是整个瓶子上部1/3处或者1/2是水状,瓶子下部为结晶体,并且有香味,而这次的蜂蜜是整个瓶子全部为冻猪油状,无论是什么温度下它丝毫不动,对不起昨天也许我没有描述清楚,香辣姐在此谢谢了! 回应:蜂蜜成猪油状是什么原因? 三,鉴别方法: 看:纯正蜂蜜是浓厚、黏稠的胶状液体,光亮润泽,各种蜂蜜有固定的颜色,如椴树蜜为浅琥珀色,清澈半透明,向日葵蜜为琥珀色,杂花蜜的颜色不固定,一般为黄红色。
      用筷子在蜂蜜中用劲搅几圈,提起筷子在光亮处可观察到纯正的蜂蜜光亮透明,而掺假蜂蜜混浊不清。真蜂蜜透光性强,颜色均匀一致;劣质蜂蜜混浊而有杂质。新蜂蜜以浅琥珀色而透明为正品。蜜加开水略加搅拌即溶化而无沉淀者为好蜜;劣质蜜不易溶化,且有沉淀。 闻:真蜜甜香,假蜜无任何气味。
      掺有香料的蜜有异常香味。真蜂蜜在采收后数月便能散发出特有的蜜香,香浓而持久,开瓶便能嗅到;或把少许蜜置于手掌,搓揉嗅之,有引人入胜的蜜香。 尝:优质蜂蜜芳香甜润,入口后回味长。掺假的蜂蜜没有花香味,有的假蜜有熬糖味,细品有白糖水味。纯正蜂蜜入口结晶会很快溶化,有较浓的花香味;掺假蜂蜜结晶入口不易溶化,有异味。
      蜂蜜是清爽甘甜的,绝不刺喉。 化学检验:掺有淀粉的蜂蜜加入碘液颜色会变蓝,掺有饴糖的蜂蜜加入高浓度乙醇后出现白色絮状物,掺有其他杂质的蜂蜜,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铁丝上附有粘物。 冷藏结晶检验:蜂蜜在4至14摄氏度的环境下保存一段时间后会变成固体,这是蜂蜜的一种物理现象,真蜂蜜其结晶体的透明度差,结晶层次较松软,用手指捻无沙粒感;结晶体用筷子一扎一个眼,很柔软,假蜂蜜扎不动。
      真蜜用手捏,其结晶体很快溶化。假蜜有硌手的感觉,溶化慢或不溶化,真蜜结晶体用牙咬声音小,而假蜜结晶体则清脆响亮。 另外,纯正蜂蜜滴在白纸上不易渗出,而掺水的蜂蜜则会逐渐渗开。纯正蜂蜜浓度高,流动慢。以一滴蜂蜜放于纸上,优质蜂蜜成珠形,不易散开;劣质蜂蜜不成珠形,容易散开。
       这么多方法,我常用的是用筷子搅和最后一个。对于超市买蜂蜜,大概只能认牌子了,因为现在做假都做得非常像。什么牌子的买回去用上述方法试一下,好的话下次再买就行了。 另外,蜂蜜最好不要放在玻璃容器里,在玻璃容器里比较容易发酵。 蜂蜜是一种极好的食品和医疗保健品。
      但是,目前市场上蜂蜜品种繁多,对于消费者而言,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很难辨别蜂蜜的真伪、优劣。笔者在这里介绍一些鉴别蜂蜜品质的小常识。 首先,从外观上观察,纯正优质的新鲜蜂蜜是黏稠、透明或半透明的胶状液体,味甜,具有较浓郁的花的香味。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或者蜂蜜放置时间过长,容易形成固态结晶。
      蜂蜜由于蜜源种类不同颜色差别很大,由水白色(几乎无色)至深色(暗褐色)。往往是颜色浅淡的蜜种,其味道和气味较好。因此,蜂蜜的颜色,既可以作为蜂蜜分类的依据,也可作为衡量蜂蜜品质的指标之一。 其次,查蜂蜜中的异物。异物容易引起蜂蜜变质,产生异味或发醇、发酸。
      下面几种简单的方法可以检验出蜂蜜中的杂质: 掺入杂质的检验:取少量蜂蜜放入试管中,用蒸馏水稀释溶解,静置后观察,若产生沉淀,则说明混有杂质。 掺入淀粉的检验:若蜂蜜中掺入淀粉,混匀后,外观看上去透明度很差。也可以取蜜样少许,加入5倍蒸馏水,煮沸,冷却,加碘液1~2滴,呈蓝色则说明有淀粉。
       掺有明矾的检验:可用氯化钡溶液检验,在试管中加入一份蜂蜜,用等量的蒸馏水稀释摇匀,再滴入20%BaCl2溶液数滴,如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有明矾掺入。 蜂蜜是否被重金属污染的检验:可用茶水一杯,倒入适量蜂蜜,用筷子搅匀,如茶水保持原色不变,证明蜂蜜没有被污染;如果茶水变成灰色,证明被污染,颜色越深,污染越重。
       掺入饴糖、葡萄糖的检验:这两种糖浓度高,黏度大,即不似流体蜂蜜,也不像结晶蜂蜜,掺有这类糖的蜂蜜,用筷子搅动,阻力较大。 掺有铵盐的检验:取蜂蜜2g加入试管中,用等量的蒸馏水稀释,再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2ml,摇匀,立即将一片湿润的pH试纸放在试管中,如果试纸变蓝,表明掺有铵盐。
       掺有糊精或米汤的检验:掺有这种异物的蜂蜜,极易生霉发酵,闻之酸臭,味馊。 四,哪种品牌的蜂蜜质量好呢? 1。肉眼观色浅白色质地为好。    2。取一干净玻璃杯,放少量蜂蜜,加5倍温开水充分搅拌,无沉淀物为优    3。
      滴入90%浓度酒精无白色絮状沉淀物,则没含饴糖。    4。含水应在17--18%左右。  一是“尝”。造假的蜂蜜口尝虽甜,但在口中回味时间短,有蔗糖的味道。而真蜂蜜有花香味,甜度大,稍微对喉部有刺激感,回味时间长。   二是“看”。
      真蜂蜜在气温较低时,容易呈细腻的结晶状,假蜂蜜或无结晶,或结晶呈较硬的沙砾状。从外观来看,假蜂蜜亮度差,较混浊。   三是“蘸”。用筷子插入蜜中,可以看出真蜜滴的速度慢,成丝或直线,假蜜滴的速度快,由于粘性小,不易成丝。   另外提醒想购买蜂蜜的读者,假蜂蜜一般造价低廉,卖价也会较低,因此面对低价蜂蜜,更要留心。
       鉴别蜂蜜真伪的简单方法   ①将蜂蜜滴于白纸上,纯正蜂蜜不会渗开,而掺有水的蜂蜜则会渐渐渗开。渗开速度越快,则掺的水分越多。②将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如系纯蜜,则铁丝拔出后十分光滑,不附有杂质。③蜂蜜兑水煮沸,冷却后滴几滴碘酒,如蜜中掺有淀粉,则会变成蓝色。
         现代的科学研究表明,每100克优质蜂蜜中约含水分18克、果糖39克、葡萄糖34克,此外还含有少量的蔗糖、蛋白质、矿物质、有机酸、酶、芳香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等。到目前为止,蜂蜜中已经鉴定出的物质有180多种,这些物质及其含量可因蜂蜜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即使同一种类的蜂蜜也会因来自不同的地区而极少出现相同的分析结果,这主要是受气候条件和土壤性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蜂蜜质量可以从色、香、味、浓四方面去辨别:   色。真蜂蜜透光性强,颜色均匀一致;劣质蜂蜜混浊而有杂质。新蜂蜜以浅琥珀色而透明为正品。   香。真蜂蜜在采收后数月便能散发出特有的蜜香,香浓而持久,开瓶便能嗅到;或把少许蜜置于手掌,搓揉嗅之,有引人入胜的蜜香。
         味。蜂蜜是清爽甘甜的,绝不刺喉。蜜加开水略加搅拌即溶化而无沉淀者为好蜜;劣质蜜不易溶化,且有沉淀。   浓。上等蜂蜜浓度高,流动慢。以一滴蜂蜜放于纸上,优质蜂蜜成珠形,不易散开;劣质蜂蜜不成珠形,容易散开。 。

    今***

    2006-09-05 17:29:44

  • 2006-09-05 01:56:54
  •   我国生产的分离蜜,分为单花蜜和杂花蜜(混合蜜)两类。能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单花蜜品种约20余种。 
    1。油菜蜜 
       浅琥珀色,略混浊,有油菜花的香气,略具辛辣味,贮放日久辣味减轻,味道甜润,但不太适口,极易结晶,结晶后呈乳白色,晶体呈细粒或油脂状 
    2。
      紫云英蜜 特浅琥珀色,微显青色,气息清香,味道鲜洁,甜润且不腻,不易结晶,结晶后呈乳白色粒状。 3。柑桔蜜 柑桔品种繁多,柑桔蜜的色泽也有深有浅,自白色至浅琥珀色,味甘甜微酸,鲜治爽口,结晶细腻,呈油脂状。 4。荔枝蜜 浅琥珀色或略深,气息芳香馥郁,带荔枝果酸味和荔枝花香味,味道甘甜而略有辣感,结晶粒稍粗,色微黄。
       5。龙眼蜜 琥珀色,气味浓郁,有龙眼干香气,味甘甜,容易结晶,结晶粒细。 6。刺槐蜜 又称洋槐蜜或槐花蜜,水白色或白色,蜜液清彻透明,气息清香,酷似槐花香味,味道鲜洁,甜而不腻,不易结晶或不结晶,若结晶呈细粒或油脂状,较其它单花蜜的透明感强。
       7。乌柏蜜 又称桕子蜜,琥珀色,存放时间延长色泽略加深,气息浓香,有轻微的酵酸味,口感甜而稍酸,回味较重,润喉感较差,容易结晶,结晶粒粗,色黄而略暗。 8。白刺花蜜 又称狼牙刺蜜,浅琥珀色,味甘甜芳香,结晶粒细腻、质硬、近似白色。
       9。桉树蜜 深琥珀色,桉醇味较浓,味甜腻辣喉,稍带咸味,适口性较差,容易结晶,结晶粒较粗,色暗黄。 10。苕子蜜 感官品质酷似紫云英蜜但略差,特浅琥珀色,味清香甜润,较易结晶,结晶粒细腻而洁白。 11。枣花蜜 琥珀色,质地浓稠,气味浓香,味道甜腻,略感辣喉,不易结晶,结晶后呈粗粒状。
       12。紫首蓿蜜 色泽因产地不同,自白色至琥珀色,气息芳香,味甜润适口,不易结晶,结晶后呈细粒或油脂状,呈白色。 13。草木樨蜜 浅琥珀色,气息芳香,甜而不腻,结晶粒极细,呈乳白色。 14。椴树蜜 白色至特浅琥珀色,具浓郁的玫瑰香气,味道甜润适口,较易结晶,结晶后呈细腻洁白的油脂状。
       15。荆条蜜 特浅琥珀色,新鲜蜜色较浅,渐向橙红包转变,味稍带荆花芳香,不易结晶,结晶粒细腻、较白。 16。芝麻蜜 浅琥珀色,气息淡香,味甜而微酸,结晶后呈乳白色或浅黄色。 17。向日葵蜜 又称葵花蜜,浅琥珀色至琥珀色,气息芳香,味甘甜适口,容易结晶,结晶后呈细粒或油脂状,浅黄色。
       18。野坝子蜜 浅琥珀色,具清香味,极易结晶,有两种结晶状态:一种结晶粒较粗,似砂糖,称为“砂蜜”;另一种结晶细腻,似油脂状,称为“油蜜”。结晶后呈乳白色,因质地坚硬,故有“云南硬蜜”之称。 19。棉花蜜 浅琥珀色,带有乳酸气息和蔗糖味道,不成熟的棉花蜜稍有涩口感,极易结晶,结晶粒呈白色粗粒。
       20。老瓜头蜜 浅琥珀色,蜜液浓稠,气息芳香,味甘甜,略有饴糖味并稍感口,结晶后呈乳白色。 21。荞麦蜜 深琥珀色,味甜而腻,回味重,有浓烈而刺激的气息,易结晶,结晶粒粗。 22。胡枝子蜜 又称百苕蜜,浅琥珀色,味道淡爽口,结晶粒细腻,洁白如脂。
      
       23。柃蜜 又称山桂花蜜或野桂花蜜,水白透明,气息清香,味道鲜洁甜润,非常爽口,不易结晶,结晶细腻,乳白色。 24。鹅掌柴蜜 又称鸭脚木蜜,浅琥珀色,苦味较浓,贮久逐渐减轻,结晶粒细,呈乳白色。 由此可见,蜂蜜自身大多容易结晶,若有白色结晶沉淀,属正常物理现象,可以50℃左右水浴中溶解后食用。

    g***

    2006-09-05 01:56:5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美食/烹饪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