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何为菩提?何为明镜?

首页

何为菩提?何为明镜?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这句话包含了什么哲理?什么叫菩提?什么叫明镜?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6-25 03:32:46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小***

    2008-06-25 03:32:46

其他答案

    2008-06-28 06:11:28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深刻内容是和禅宗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的。如果了解了这段历史,就可以准确理解这个偈子的含义。
    这本来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偈子,一般学者认为这个偈子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佛教在中国已经彻底实现了中国化,并且把佛教推向了最高阶段。
      换句话说,佛教是通过禅宗实现了最高阶段的发展。 禅宗在发展过程中,在如何成佛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上发生了分歧。这个分歧就是以神秀和慧能分别代表的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 神秀所代表的观点,以偈子的形式说就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神秀把人的身躯比作树,把人的心比作镜子。神秀认为人的身躯要不断修炼,心要时刻反思,去掉那些如同灰尘一样的不良观念。 归纳神秀的观点,他实际认为,在实现佛教的最高目标涅磐的修炼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人本身,而人本身的关键是人的心。
      因此修练要修心。 神秀这一派的观点实际上已经是佛教史上的巨大进步。因为我们知道,在佛教历史上,对如何实现涅磐这个问题上,佛教不同派别提出了不同方法,其中包括苦行,吃素把斋,行善积德,禁欲等各种修炼方式。而禅宗提出了修行要修心的思想,排除了其他方式对实现涅磐的干扰。
       神秀的观点应该说继承了释迦牟尼佛关于"佛者,觉也"的思想,并把心的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对佛教思想的一个创造性的发展。 但六祖慧能所代表的一派并不完全认可神秀的观点。他们认为,神秀虽然把心的问题提了出来,但还不彻底。慧能评价神秀的偈子"了则未了"。
       所以慧能提出自己的观点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是说,不错,对于实现涅磐来说人是主要的,心是关键的,但你说还要对心进行修炼就不对了。这说明还是没有脱离成佛要艰苦修行这个思路。因为不论你修哪,你还是要修啊。
      但如果你没有这个东西,你实际上就不用修炼了,就已经是佛了。 慧能的观点实际上是强调了"顿悟"的思想。应该是彻底的阐明了释迦牟尼佛关于"觉悟"的根本含义。后来有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俗语应该就是这种观点的一个社会诠释。 相比之下,慧能的观点确实比神秀的观点更彻底。
      因此慧能把禅宗推向了佛教历史的高峰。慧能之后到现在,还没有人能超过他。 。

    朝***

    2008-06-28 06:11:28

  • 2008-06-25 21:51:30
  • 哲理-显露本性。菩提-明了自性并生起妙用。明镜-比喻人的真心本性状态。    肤浅的说就是这样吧。

    阿***

    2008-06-25 21:51:30

  • 2008-06-25 16:38:12
  •   ──五界──
     
    *依楞严经08-12~16及楞严经09 -01~05∶
    欲界	地狱、恶鬼、畜生、人、阿修罗	人在欲界、色界
    阿修罗在欲界、色界、无色
    界
    色界	人、天人、阿修罗	
    无色界	阿罗汉、阿修罗	
    由内在光、内在音的不同可判定灵魂/意识的等级在第几界∶  
    1.第一界--物质的世界、阿修罗的世界,有一百五十几个星球,天堂,地狱也都在此,可修到各种神通,如天耳通〔顺风耳〕、天眼通〔但看不到过去未来,千里眼也〕、他心通、神足通,隐身术,分身、出魂,撒豆成兵,呼风唤雨。
      像目犍莲、孙悟空、戴维魔术、瑜珈行者都是。特点为∶ a.阿修罗感情特别重,权力心重,喜欢控制人、绑徒弟、抓亲人。 b.名利心强,注重物质、科技、学问、经典的成就〔经典是物质的东西,无法成就超物质的功德〕。像未跟老子修之前的孔子、神秀都是。
      成就愈大,我执可能愈大,我执最喜赞叹,而不容易修到正法。爱出风头,爱诤(好辩)。 c.执着于看得到的神通,〔用欲界的肉体只能修到物质的神通〕,有治 病的能力。喜好灵疗、符咒、山医命卜相。 d.注重臭皮囊,喜欢练气脉、呼吸法门、可练成长命千岁的仙。
       e.有些人动物的质量很强,就很凶恶且好色。 点→阿修罗境界--情关难闯∶or ◆圣经:“你们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财神。”就是要我们不要执着物质的享受,才能超物质,直达五界。 ◆圣经:“除非你变成小孩,你无法进入天国”,意思是要我们清除所有先入为主的偏见、我执,清除一切渗透在头脑、身体和情感里的累世业障。
      印心会场上,可以看到很多外表不起眼的同修等级反而比那些上流社会者高很多。 ◆老子也说:“我们应该返老还童才能得‘道’。” ◆明师最少是由五界下来的,祂认识各界教主,所以可以带我们上去,阎罗王也管不着我们。 ◆明师就像总统,祂的徒弟就像是总统钦点的行政首长,不必像公务员那样经过层层考核升级却永远也无法当部长。
      请参考录像带#158【明师才是一位最伟大的国王】 2.第二界--因果的世界、心智的等级,印度称此等级为菩提。没有欲界的执着。自认为活佛。特点是∶ a.辩才无碍; b.有宿命通,看得到三世因果〔与耳报公、乩童、通灵、养小鬼之类 的不同〕。
      吃肉喝酒只能修到第二界,释迦牟尼说吃肉喝酒顶多只 能当魔王(第三界之王)。 。 。 。 超世界的奥秘 ●无相的层面 or 。

    安***

    2008-06-25 16:38:12

  • 2008-06-25 05:52:57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从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参考资料: 

    b***

    2008-06-25 05:52:5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宗教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