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空不亦色"这句话,那谁能说出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首页

空不亦色"这句话,那谁能说出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我想大多数人都听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这句话,那谁能说出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5-17 20:04:08
         通俗些讲就是:我们所听到的哭或笑,看到的美或丑,想到的喜或悲,或者闻到的尝到的,等等,所有一切,都是我们凭想象而制造出的,是虚幻的,不真实的,都是妄想痴念的结果,它真实的一面是没有表象的,好比:木桌或者木椅,它原来是木头,是根据我们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原来没有桌子椅子,只有木头,加了念想,便成了桌椅了。
      。。所以说你看到的不是真实的,真实的是抛开所有执着后的"觉",我们对生活的真相不了解,因此就常常看做和想错,于是就做错了,做错的结果就苦了。。。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看到的、想到的、做到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虚妄,不真实,其实都是空,而因为有了我们的痴妄和欲念,就有了这所有的“相”,所以不要留连表相,离苦得乐,所以佛教在我们世间的目标就是:断烦恼,出三界。
       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做到"不住于相,如如不动",抛开执着,了断贪、嗔、痴、慢、是非、人我、烦恼……当然,如果是世间之人,无法释怀,很难做到,但只要秉承随遇而安,有一颗宽容的心,有厚道的性格、善良的品质和平和的心态,也可感受到佛教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微妙,贪婪和欲望是牵拌,痴心和执着是锁链,色,包括“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只有“不取于相”“不住于相”,不被这些表象所纠缠,才可觉悟,得大智慧。
      …阿弥陀佛。

    紫***

    2005-05-17 20:04:08

其他答案

    2005-05-22 22:29:46
  • 首先你理解错色了,色是指一种表面现象,不是什么好色的色

    守***

    2005-05-22 22:29:46

  • 2005-05-20 17:40:31
  •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我认为是肤浅的认识。

    天***

    2005-05-20 17:40:31

  • 2005-05-18 22:26:11
  • 我信孔老夫子说的:食色性也

    棒***

    2005-05-18 22:26:11

  • 2005-05-18 08:43:16
  • 阿弥陀佛!
    这是见到“真性”的境界,也就是说,这就是我们的本性。在我们的本性里,本来是空寂无物的,可是由于一念无明烦恼生起,于是变现出眼前的这些境界。所以山河大地,宇宙万物皆是依妄念而住。佛在《华严经》里告诉我们,一切唯心造。我们耳闻目睹,均是虚幻不实的,如梦幻泡影。佛教导我们,不要执着于幻境,被这些所迷惑,而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造业又要受报,从罪业里又变现种种苦报的境界,苦不堪严。因此,佛教导我们,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的烦恼,从而得到解脱自在。
    南无阿弥陀佛

    m***

    2005-05-18 08:43:16

  • 2005-05-18 08:37:31
  •   《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
    行识,亦复如是。”说的是人的色身与空性如来藏的关系。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意思就是说:“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
    不异空,空不异受”。“想、行”也一样,到最后一个识蕴则是:“
    识即是空,空即是识;识不异空,空不异识。
      ”所以讲“亦复如是” 嘛!意思就是告诉你:我们的色身就是空性如来藏,因为你的色身是 从你的如来藏制造出来,而且由它所执持的,所以你的色身就是如来 藏的一部分嘛!既然你的色身是如来藏的一部分,怎么可以说色身不 是空性如来藏呢?在这一段文里的“空”性,就是讲第八识如来藏。
       譬如明镜上的影像,应该说也是明镜自体的一部分,影像并没有离开 明镜而现行啊!不应该说镜上所现的影像不是明镜啊!又譬如你的手 臂是从你的身体长出来的,并且不能分离而运作,必须依附在你的身 体上才能运作,根本就是你的身体的一部分啊!怎么可以说手臂不是 你的身体呢? 识阴总共有七个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再加上恒而不断、时时思量 而处处作主的末那识,共有七识。
      这七识心跟空性如来藏有没有什么 不同?《心经》中说:这七识就是空性如来藏,空性如来藏就是这七 识,因为空性是与它所出生的这七识及身根、器世间万法相依,才能 在三界中现行运作的,空性心并没有离开这七识心啊!空性心如来藏, 不能离开这七识心而在三界中独立现行运作啊!七识妄心也不能离开 空性如来藏而独自现行运作啊!这个就是“不一不异”的道理。
       (摘编自萧平实居士的著作《心经密意》 〕。

    1***

    2005-05-18 08:37:31

  • 2005-05-17 21:20:12
  • 阿弥陀佛

    d***

    2005-05-17 21:20:12

  • 2005-05-17 19:17:32
  • 阿蜜脱佛,施主,此乃佛家骗人之术语,施主不必当真,想怎么色就去做吧。

    不***

    2005-05-17 19:17:3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