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介绍泰山的宗教文化?

首页

介绍泰山的宗教文化?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3-26 12:42:18
      泰山的民间宗教文化
     
                                                                
        泰山民间宗教带有明显的原始宗教特点。影响最大的当属泰山石敢当和泰山老奶奶。泰山石敢当信仰体现了泰山的威严和力量,泰山老奶奶崇拜又使泰山极具亲和力。
       泰山石敢当    泰山石敢当是远古人们对灵石崇拜的遗俗。山石被神话为人格,是我国流传较久远、影响地域广大的典型民俗现象,属于中国的镇物(避邪物)文化。其民俗事像的特点是:以有形的器物表达无形的观念,帮助人们承受各种实际的灾祸危险以及虚妄的神怪鬼崇带来的心理压力,克服各种莫名的困惑与恐惧。
      镇物民俗文化具有神秘的俗信气息和浓厚的迷信色彩。    除了西藏和新疆,泰山石敢当习俗遍布全国各地,并且流传到东南亚各国以及朝鲜、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的唐人街。    史书中最早记载石敢当的是西汉《急救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
      ”宋代在福建莆田曾发掘出一块唐代大历五年的石刻,上有“石敢当,镇百鬼,压灾秧,官吏福,百姓康,同教盛,礼乐张。”王渔洋在《茶香室从钞》记载:“齐鲁之俗,多于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当五字。”    石敢当本是一种信仰,明清以来,石敢当与泰山联系在了一起,借助泰山的神威,石敢当加重了分量,并被人格化。
      在民间传说中,石敢当被说成是一位善良、勇敢、力大无比的勇士,到处驱妖拿邪、治病救人。因此,家家户户或砌于屋墙、或立于街口、或置于房顶,鬼祟见之不敢接近,石敢当成为老百姓的保护神。    石敢当最初起源于山岳崇拜和灵石崇拜。古人有祭石风俗,把石头当山神膜拜。
      而各地的山神都是镇神,镇守一方。泰山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配天作镇”的,东岳庙里的东岳大帝手里所执的就是作镇之圭。而且泰山之镇与其它山岳不同,它威力无比,镇的是乾坤,因此有“泰山安则天下安”之说。由于泰山有镇乾坤之威力,因此取泰山上的一块小石头来镇宅安宅,当然会鬼邪俱逃。
      石敢当与泰山联系在一起,盖因如此。    由泰山石敢当不难想到“重于泰山”、“稳如泰山 ”、“安如泰山”和“泰山压顶”这些成语的内涵,并由此增加几分对泰山的敬意。泰山以其无与伦比的的悠久历史和雄伟高大形象,成为全中国的镇山。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一种神奇的信仰使泰山的每一块石头都禀赋着正义的力量,成为中国家庭的保护神。
      可以说,泰山的名字就是一种象征:它是和平安宁的承诺,是富足繁荣的的象征。 。

    霞***

    2007-03-26 12:42:18

其他答案

    2007-03-26 13:40:35
  •    泰山学派,是北宋庆历(1041~1048)前后理学开始崛起超期出现的一个学派,对理学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泰山学派的创始人是孙复与石介。石介是孙复的弟子,所以泰山学派以孙复(参见本书“孙复”条)为主。孙复是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曾长期客居泰山讲学,学者称其为泰山先生,其学派由此得名。
         孙复是北宋前期与胡瑗齐名的教育家和经学家,他所创立的泰山学派,对北宋理学的兴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清代全祖望曾这么说:“有宋真、仁之际,儒林之草昧也。当时,濂、洛之徒方萌芽而未出,而睢阳戚氏(同文)在宋,泰山孙氏(复)在齐,安定胡氏(瑗)在吴,相与讲明正学,自拔于尘俗之中。
      ”(《宋元学案》卷三《高平学案》王梓材引)这里所说的戚同文实际影响并不大,主要是胡瑗和孙复两个学派在濂学、洛学、关学出现之前影响很大。   孙复是北宋庆历之际经学变古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尤其是他的《春秋》学研究,抛弃了传统的《三传》,以自己的主观理解释经,他的学风对后世影响颇大。
      程颐在《回礼部取问状》上记:“孙殿丞复说《春秋》,初讲旬日间,来者莫知其数。堂上不容,然后谢之,立听户外者甚众。当时《春秋》之学为之一盛,至今数十年传为美事。”(《二程集》)这充分说明了当时学者对其学风的认同。孙复开风气之先,治《春秋》的学者相继效法,宋代治《春秋》出名的学者如孙觉、刘敞、瞿子方、叶梦得、吕本中、胡安国、高闶、吕祖谦、程公说、张洽、吕大圭、家铉翁等等,他们的《春秋》学在内容上固然与孙复多有不同,但舍传求经、变专门学为通学这一特点是完全一致的(参见皮锡瑞《经学通论》四)。
         泰山学派的传人不少,其中著名的有石介和刘牧。石介是当时排佛道、斥时文的健将(参见本书“石介”条);刘牧是宋代《易》学中“图书”一派的早期传人。泰山学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推胡安国。胡安国师承孙复弟子朱长文,是孙复的再传弟子,胡安国的《春秋传》,被列为元、明两代科举取士的法定读本。
      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对孙复的评价也很高,认为孙复治《春秋》,“推言治道,凛凛然可畏,终是得圣人个意思”(《朱子语类》卷八十三)。 。

    1***

    2007-03-26 13:40:3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宗教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