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有谁知道这个是赣州的什么寺庙呀?着急找人。谢谢!

首页

有谁知道这个是赣州的什么寺庙呀?着急找人。谢谢!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1-09 02:22:57
  • 卧佛寺.。。。。。。。。。。。。。。。。。。。。。。。。。。。。。。。。。。。。。。。。。。。。。。。。。。。。。。。。。。。。。。。。。。。。。。。。。。。。。。。。。。。。。。。。。。。。。。。。。。。。。。。。。。。。。。。。。。。。。。。。。。。。。。。。。。。。。。

    白***

    2018-01-09 02:22:57

  • 2018-01-09 01:22:57
  • 天龙山那边

    毛***

    2018-01-09 01:22:57

  • 2018-01-08 23:22:57
  • 大圣禅寺位于兴国县城,汐水江边,滨江大道东侧,南距319国道兴国将军桥1公里,北离红军桥200米,距兴国火车站4公里,交通方便,汽车可直达寺内。

    袁***

    2018-01-08 23:22:57

  • 2018-01-08 22:22:57
  • 赣州的马祖岩山顶上可以下去卧佛寺
    在马祖岩的半山腰上

    f***

    2018-01-08 22:22:57

  • 2018-01-08 21:22:57
  •   普照禅寺位于县城西北20华里的如日山。如日山原名高寨,山顶原名高灵峰。后因传说山顶庵中有一玉牌(日晷)能随日而转,故而更名。该山地处石城与宁都交界处,其北、东、南三面属石城,分别为原琴江镇桐坪、丘坊和沙塅辖地,西面为宁都县田埠乡金钱辖地。  高岭峰上古有佛寺,名高灵峰庵。
      清乾隆十年(1745)《石城县志》载:“高灵峰庵,城西二十余里高寨,明万历间僧性期开创,国朝(清,下同)康熙十七年(1678)僧寂俦重建,雍正九年(1731)僧照苏募新”。道光四年(1824)《石城县志》亦载:“城西二十余里高寨,明万历间僧性期赁桐坪白十三郎之基建造,国朝雍正九年山主白姓重建”。
      康熙至雍正间又建一道观,有大师余本来在此修炼传教,一时门徒甚众。多次修建,佛道同存,故有上、中、下三寺庙之说。  明清以来,该处曾出过惠显、了凡、德勤三为佛门宗师,正静、慈惠、法登、修城等名僧曾先后在此担任主持。清末民初,一度为罗祖教染指,后经能良、能祥等高僧拨正,并更名如日庵,重为佛寺。
      新中国成立后,寺中仍有常住数人,耕田自给,护持香火。“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僧尼被逐下山,佛寺被毁。“文革”结束后,宗教活动逐渐复苏,1979年7月石城名僧仁善法师率众徒来此,结茅而居,设坛弘法,同时四出奔走,广集资金,重建佛刹。1980年建成大殿及生活用房数间。
      1984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开放寺院。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为题写“如日山普照禅寺”寺名和“大雄宝殿”匾额。在此期间,接受外地捐助,寺院得以开展大规模建设,1982年冬,上海余启鸿捐资安装山下桐坪至寺电路,提供了寺中照明、施工用电。
      1984年新加坡佛协总会会长宏船法师、陈丽华居士、香港大屿山宝莲禅寺圣一大和尚等先后捐巨资扩建寺宇。1986年赣州地区交通局支持修通桐坪至寺公路。翌年,上海郑颂英居士提议创办图书室,并首披捐书100多种。随后广东何泽霖、福建广化寺、上海寺佛协、香港智恒法师等亦纷纷捐赠,乃建成藏书300多种的图书库。
      寺内藏有“大藏经”2部,一为民国时印慈法师引入,一为解放后仁善法师请入。同时香港邬觉宽居士、果慧法师等又助资修建了大殿前水泥地面与六角砖坪。后又经几年陆续改建、扩建,先后建起天王殿、地藏殿、大悲殿、毘卢殿、卧佛殿、藏经阁、法堂、钟鼓楼,遂成一座规模宏伟、气势恢宏的大寺院。
      寺中常住多至60余人。  建寺之初1981年,在仁善法师主持下,即在寺中开始传授三坛大戒。此次授戒未有张扬,然闻讯前来参加者达数百人。1984年经江西省政府批准,再次传授三坛大戒,全国有3个直辖市、17个省、80余县(市)的诸名山长老、四众弟子1000余人参加,受戒弟子921余人。
      1988年5月10日省佛协一届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此召开。12至15日,省宗教事务处在此召开“全省寺庙生产自养会议”,省佛教协会会长、庐山东林寺果一大和尚,副会长、云居山一诚方丈暨全省名山长老,地、县(市)统战部、佛协首长均前来参加。会议由省宗教事务处主任董剑波主持,会朝三天。
      同年冬,举办复寺七周年纪念暨大雄宝殿佛像开光大典,有杭州、广州、香港及赣闽各名山长老、四众弟子,石城、宁都两县政府首长及有关单位人员前来参加,云集1000余人。香港悲原法师、美国洛杉机了知法师等外地名僧,亦题赠、捐款表示庆贺与支持。  经仁善法师十数年苦心经营,如日山佛寺名声大振,附近信众前来进香拜佛者络绎不绝,邻近省、地、县(市)亦常有人慕名驱车前来朝拜。
      香火之盛冠于一方。  1990年仁善法师离寺赴宁都天池岩静养,翌年释耀云接任方丈,释常兴当家,共掌其事。1998年释常有接管佛寺,另有首座、都监、监院、维那、知客、殿堂职事参加和协助管理。  1997年度调查,寺中有砖木结构宫殿式法堂9座,宿舍、起居、接待等用房64间,厨房、膳厅各2间,功德堂一幢4间,普同塔1座,各种木雕四大天王、十八罗汉、观音、地藏、文殊、普贤、弥勒、韦驮、伽蓝等数十尊。
      寺中有稻田12亩,自耕3亩,其余出租;又有山岗一片约100亩,可收木材、茶果之利。因近年佛事日少,僧尼星散。是年登记常住23名,其中比丘9人,比丘尼4人,沙弥2人,沙弥尼1人,居士5人。当家僧释常有。  该寺本为曹洞宗,后接云门宗法,禅净兼修。
      寺中有陶缸一口,系明末清初道士余本来坐化缸,1981年出土。出土时有盖,后毁,现缸仍存寺中,当代新修《石城县志》、《石城县文物志》及县博物馆均有记载。

    控***

    2018-01-08 21:22:5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