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指数是什么

首页

指数是什么

股票指数只的是什么  上证指数 深证指数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2-10 18:44:52
      一、指数的定义 
    股票指数即股票价格指数。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指示数字。由于股票价格起伏无常,投资者必然面临市场价格风险。对于具体某一种股票的价格变化,投资者容易了解,而对于多种股票的价格变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胜其烦。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务机构就利用自己的业务知识和熟悉市场的优势,编制出股票价格指数,公开发布,作为市场价格变动的指标。投资者据此就可以检验自己投资的效果,并用以预测股票市场的动向。同时,新闻界、公司老板乃至政界领导人等也以此为参考指标,来观察、预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形势。
       这种股票指数,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变动情况的价格平均数。编制股票指数,通常以某 年某月为基础,以这个基期的股票价格作为100, 用以后各时期的股票价格和基期价格比较,计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该时期的股票指数。投资者根据指数的升降,可以判断出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
      并且为了能实时的向投资者反映股市的动向,所有的股市几乎都是在股价变化的同时即时公布股票价格指数。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由于上市股票种类繁多,计算全部上市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的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因此人们常常从上市股票中选择若干种富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并计算这些样本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用以表示整个市场的股票价格总趋势及涨跌幅度。计算股价平均数或指数时经常考虑以下四点:(1)样本股票必须具有典型性、普通性, 为此,选择样本对应综合考虑其行业分布、市场影响力、股票等级、适当数量等因素。
      (2)计算方法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对不断变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应的调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数或平均数有较好的敏感性。(3) 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和手段。计算依据的口径必须统一,一般均以收盘价为计算依据,但随着计算频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时价格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计算。
      (4) 基期应有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上证指数和上证新综指从编制方法上来说都属于“综合指数”,就是将指数所包含的成分股的总股本进行加权计算。上证指数包含的成分股为所有上交所的股票,新综指的成分股是所有已股改的股票,就是G股。由于A股股权分置的原因,综合指数最大的缺陷就是失真(因为是以总股本为基准而不是流通股所以有“权重杠杆效应”、再有新股上市第一天记入指数等),所以综指在严格意义上来讲对于研判市场的真实走势是有一定误导性的。
      对于以上两者而言,新综指于年初面世,由于股改的历史进程,有逐渐替代上证指数的趋势,包括今后将要出现的指数衍生金融产品也不太可能会基于上证指数。当然具体的应用不这么简单,上证指数作为大多数人关注的指数具有强烈的心理效应,而市场行情的心理色彩相当严重,所以对于两者在实战中的应用是见仁见智的。
       深证指数和深证成指介绍 发布时间: 2004-01-09 1. 指数种类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有: (1) 综合指数:深证综合指数,深证A股指数,深证B股指数 (2) 成份股指数:包括深证成份指数、成份A股指数、成份B股指数、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金融类指数、地产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企业类指数。
       (3)深证基金指数 2、基日与基日指数 (1)深证综合指数以1991年4月3日为基日,1991年4月4日开始发布。基日指数为100。 (2)深证A股指数以1991年4月3日为基日,1992年10月4日开始发布。基日指数定为100。
       (3)深证B股指数以1992年2月28日为基日,1992年10月6日开始发布。基日指数定为100。 (4)成份指数类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1995年1月23日开始发布。基日指数定为1000。 (5)深证基金指数以2000年6月30日为基日,2000年7月3日开始发布。
      基日指数定为1000。 3、计算范围 (1) 纳入指数计算范围的股票称为指数股。 (2) 综合指数类的指数股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全部股票均用于计算深证综合指数,其中的A股用于计算深证A股指数;B股用于计算深证B股指数。
       (3) 成份股指数类的指数股(即成份股)是从上市公司中挑选出来的四十家份股。成份股中A股和B股全部用于计算深证成份指数,其中的A股用于计算成份A股指数,B股用于计算成份B股指数。成份股按其行业归类,其A股用于计算行业分类指数。 4、计算方法 (1)综合指数类和成份股指数类均为派氏加权价格指数,即以指数股的计算日股份数作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
       (2)两类指数的权数分别为: 综合指数类:股份数=全部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数 成份股指数类:股份数=成份股的可流通股本数 (3)指数计算公式是 即日指数=(即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 (4)指数股中的B股用上周外汇调剂平均汇率将港币换算人民币,用于计算深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指数。
      深证B股指数和成份B股指数仍采用港币计算。 (5)每一交易日集合竞价结束后,用集合竞价产生的股票开市价(无成交者取昨收市价)计算开市指数,然后用连锁方式计算即时指数,直至收市。 每日连锁计算公式: 今日即时指数=上日收市指数×(今日即时指数股总市值/经调整上日指数股收市总市值) 指数股总市值=指数股A股总市值+指数股B股总市值。
       指数股A股总市值=∑ (指数股A股股价×指数股A股之股份数)。 指数股B股总市值=∑ (指数股B股股价×指数股B股之股份数)×上周外汇调剂平均汇率。 (6)基金指数的计算方法与成份股指数计算方法相同,以在深交所直接上市新基金单位数(即可流通基金单位数)为权数。
       为保证成份股样本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成份股不搞终身制,深交所定期考察成份股的代表性,及时更换代表性降低的公司,选入更有代表性的公司。当然,变动不会太频繁,考察时间为每年的一、五、九月。 根据调整成分股的基本原则,参照国际惯例,深交所制定了科学的标准和分步骤选取成份股样本的方法,即先根据初选标准从所有上市公司中确定入围公司,再从入围公司中确定入选的成份股样本。
       1. 确定入围公司。确定入围公司的标准包括上市时间、市场规模、流动性三方面的要求: (1) 有一定的上市交易日期,一般应当在3个月以上。 (2) 有一定的上市规模。将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占市场比重(3个月平均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累加,入围公司居于90%之列。
       (3)有一定的市场流动性。将上市公司的成交金额占市场比重(3个月平均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累加,入围公司居于90%之列。 2.确定成份股样本。根据以上标准确定入围公司后,再结合以下各项因素确定入选的成份股样本: (1) 公司的流通市值及成交额; (2) 公司的行业代表性及其成长性; (3) 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考察过去三年); (4) 公司两年内的规范运作情况。
      对以上各项因素赋予科学的权重,进行量化,就选择出了各行业的成份股样本。 参考资料: 。

    乐***

    2007-02-10 18:44:5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数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