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么训练跳远?

首页

怎么训练跳远?

提供一些训练方法吧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5-05 19:02:07
  •   一、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 
    助跑的任务是发挥速度和准确地上板、并为起跳创造好有利的蹬伸条件。起跳的作用是改变人体运动的方向,获得尽可能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从助跑最后一步到起跳是互相衔接的,这种跑跳结合的紧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跳远成绩。
      
    助跑速度和助跑距离:助跑速度,决定着腾起初速度的快慢。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跳远运动员的短跑技术水平有关。此外,助跑速度的发挥又与运动员的快速起跳能力,以及助跑距离具有一定的相关联系。通常,优秀运动员的助跑距离为40~45米,跑18~22步。
      初级和中级水平运动员的助跑距离大约在25~42米,跑14—20步。
    助跑的起动方式:助跑的起动方式,有静止状态起动和行进间起动。静止状态起动一般采用近似站立式起跑的姿势。由于开始几步助跑的步幅和速度都容易控制,因而有利于运动员提高助跑的准确性;行进间起动一般采用走、慢跑或垫步的方法,踩上助跑标志后开始启动。
      由于开始几步的动作比较自然、放松,因而有利于发挥助跑速度。
    助跑的加速方式:助跑的加速方式,有逐渐加速和积极加速两种。在逐渐加大步长的基础上提高步频的逐渐加速方式,比较适宜于发挥速度慢,以及一开始就快跑容易引起动作紧张的运动员;助跑一开始就迅速起动,这种积极加速的方式,比较适宜于速度快、协调性较好的运动员。
      
    助跑的准确性和最后几步助跑节奏 :助跑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助跑最初几步的稳定性和使全程助跑节奏的变化不超过3%的能力。因此,在助跑中应保持步长的稳定性,并应在助跑的最后几步跑出高步频的最大速度。这种高步频的助跑节奏,可通过保持步长相对稳定,同时加快步频的加速节奏来实现,或采用步长相对缩短,同时步频明显加快的加速节奏来达到助跑的最高速度。
      
    起跳动作的协调配合:起跳力量的大小,首先取决于起跳腿用力肌肉群在上板时被拉长的速度和强度,还取决于全身力量的发挥。这就要求全身各部分正确协调的配合。第一,起跳腿上板时应以大腿带小腿积极下压,并尽可能以全脚掌同时着板。同时,摆动腿应以髋带腿迅速前摆。
      两臂的摆动是助跑中两臂自然摆动的延续;第二,在积极蹬伸起跳腿时,还要强调腰背肌的积极用力和胸部的上挺,以反射性地引起支撑力量的加强,并使支撑反作用力通过身体重心;第三,当摆动腿和手臂快速摆动到接近水平位置时,要提高制动的速度,以加速身体重心的向上运动。
      
    二、腾空和落地技术
    人体离开地面后的空中腾越阶段,叫腾空。腾空后的任何动作都不能改变身体重心的抛物线轨迹。如果能在落地时高抬两腿并向前伸展,则可延缓落地的时间,从而增加落地的距离。
    腾空步和空中动作技术:起跳结束瞬间基本保持起跳结束时的姿势,这种腾空初期的过渡动作叫腾空步(图4-1-3)。
      这一姿势是正确起跳后自然产生的动作。腾空步后的空中动作有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三种。蹲踞式技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单脚跳跃动作的自然发展。其技术特点,是在完成腾空步后双臂前上举的同时,起跳腿迅速前摆向摆动腿靠拢,从而使双膝接近胸部成蹲踞姿势这种技术动作简单易于掌握。
      但在于空中把身体屈成一团,容易造成身体向前旋转,从而使两腿过早的落地。挺身式技术的特点,是在腾空步后摆动腿大腿积极向下、向后下方弧形摆动,并与起跳腿靠拢使髋关节伸展。同时,两臂随摆动腿大腿的下放向两侧振摆或上举成挺身姿势。这种展身动作,可减缓因起跳引起的向前旋转动,从而有利于提高空中动作的稳定性。
      
    落地技术:良好的落地技术,是在控制好躯干稍有前倾的同时,使两腿高抬和向前伸展,并一直保持到脚跟即将触沙前,而当脚跟一接触沙坑,膝关节就要弯屈缓冲髋部前移,两臂由后向前摆动,使身体重心尽快移过落地最近点。落地的方式可采用侧倒或向前跪出等方法。
      
    三、跳远练习方法

    (一)掌握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技术

    1、练习方法
    (1)模仿起跳时的手臂、躯干、髋和腿部动作。
      
    (2)在跑道上或跳跃区进行不同距离的助跑起跳腾空步练习。例如,连续进行6~8步助跑起跳,交替进行助跑和助跑起跳,用更快的速度进行起跳等练习。
    2、练习要求
    (1)为有效地衔接助跑与起跳,首先可从原地起跳开始过渡到短程助跑起跳体会助跑的节奏,然后逐渐增加助跑距离掌握助跑起跳节奏。
      对初学者来说,以加速的节奏完成最后几步是十分重要的。
    (2)助跑与起跳技术结合的好坏,主要体现在练习者能否在快跑中完成有效的起跳动作,从而获得尽可能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因此,要控制好助跑的速度和节奏,使助跑速度与起跳能力相适应。
      
    (3)在最短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起跳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练习者应掌握好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手臂和躯体等环节与起跳腿蹬伸动作的协调配合。
    学练提示:
    助跑速度是决定起跳腾起初速度大小的重要条件,而助跑距离是决定助跑速度大小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保证助跑起跳训练的质量。
    (二)掌握蹲踞式、挺身式和落地技术动作

    1、练习方法
    (1)按跳远的完整技术要求进行模仿空中技术动作的练习,并逐渐加快动作的练习节奏。
      例如,从原地做腾空步后下放摆动腿成挺身式的模仿练习,过渡到助跑起跳腾空步后下放摆动腿成挺身式的模仿练习。
    (2)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蹲踞式或挺身式跳远练习。例如,以不同的助跑速度进行完整的技术练习或利用助跳板进行蹲踞式或挺身式跳远练习。
      

    2、练习要求
    (1)起跳过程中的支撑转动,是引起腾空后身体前旋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维持好身体的平衡,必须在正确地完成起跳动作的基础上,在腾空中充分利用双臂和腿的伸展来最大限度地控制身体的向前转动。
      
    (2)在完成腾空步时,要特别强调腰部的紧张和向前送髋,以减少身体的前旋。
    (3)蹲踞式跳远的最大弱点在于身体的各部分环节重心比较靠近髋横轴,使得旋转半径较小易产生向前旋转。因此,在腾空中应通过较长时间地保持平稳的腾空步姿势,以及加大上肢的上举幅度来加大旋转半径以来控制身体的前旋。
      
    (4)挺身式跳远可以使身体各部分环节重心远离髋横轴,从而有助于控制身体的向前旋转。因此,在腾空步后摆动腿应积极下压,使小腿呈弧形后摆并与起跳腿靠拢,同时两臂向两侧振摆或上举形成送髋挺身姿势。
    (5)落地技术的关键是控制好身体的前倾和使两腿高抬并向前伸展。
      如果过早地做屈体动作,会使双脚过早地落地。
    1、练习方法
    (1)在跑道上或跳跃区进行或交替进行全程和超全程助跑起跳练习。
    (2)有系统地进行短距离的速度训练。例如,30~60米的加速跑、行进间跑、顺风跑等。
      
    (3)利用助跑速度进行各种跳跃训练。例如,助跑单脚跳、助跑单脚起跳触高跳等练习。
    (4)进行全程助跑跳远练习和参加跳远比赛。

    王***

    2018-05-05 19:02:0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